乐府文化的《中国故事》,游走在抄袭和缺德边缘
作者:胡晓江
前因:中国版“格林童话”,只是一个货不对板的中国谎言
前段时间,中信出版社、一条和乐府文化联合推出的,堪比格林童话的中国故事,主打亲子教育牌,在网络以众筹的方式段时间募集到33万善款,这原本是如今随处可见的情怀贩卖案例,似乎也不值得特别去关注,但因为营销方刻意删差评引起了我的好奇。
在中国,赚老人和孩子的小钱是最容易的,前者有保健品养生文,后者有绘本热奶粉荒。为了孩子的教育(自己绕了一辈子磨盘,根本不知道跑道在哪儿,却美其名曰要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一掷百万的学区房都买了,当然不会抠门在区区童书上,短短几年,大大小小出版社都设立了童书部,可见残汤里的剩肉能喂饱多少人。
商业嗅觉敏锐的新媒体们,如一条,更是把大量资源用在了童书营销上,隔三岔五推出洋童书(进口奶粉),结合亲子教育把中国人的文化自卑感,正面吃一遍,间隙推出中国故事这种土童书(祖传奶粉)调剂,结合亲子教育把中国人的文化自卑感,反面吃一遍,不亦乐乎。这种情况下,乐府文化、一条、中信出版社选择这本《中国故事》,可以说是饥不择食,看重的只是显而易见的卖点,内容再差也是要挣这轮热钱的。
——————-分隔线——————-
我和策划人涂志刚的共同朋友曾劝告我,说这本书是涂涂的第一本书(其实是第二本),第一本就被下架的话,所有书都泡汤了。这种说法引发了我一时的同情,但随着乐府文化第二篇酸臭难当的檄文出炉,就烟消云散了。涂志刚先生创办的乐府文化准备出一系列以故事为名的书,《中国故事》打了头阵,值得一提的是,他计划出版的第四本,作者就是本次泣血帮闲的文棍常立(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如此紧密的利益捆绑,无怪如此。
在此事中,被迫为一苇版背书的中国民间故事泰斗刘守华老师是最值得同情的。
中国社会应该建立诚信系统,参与出版营销中国故事的所有机构,以及不正面讨论却以阴阳怪气来支持一苇文本的行内人,乐府文化、中信出版社、一条,涂志刚、常立,都应该被列入信用打折的名单。不是说犯了错就得一棒子打死,而是编辑涂志刚和他的文棍帮闲常立,丝毫没有探讨文本的诚意,亦没有接受批评的胸怀,连篇累牍体现的是对我本人和对微信号做书的恶意,继续在小圈子内营造受害者形象,将一苇文本吹捧为国王新衣。这种坦然无耻,显然是社会诚信缺失现状下的有恃无恐了。
——————-分隔线——————-
在个人眼里,中国故事对以下机构和个人信用产生了负面影响。
A,信用破产者
涂志刚, 原新京报书评周刊主编 ,和他创办的乐府文化。在整个过程中,给大家一个思考题,他真的看不出一苇老师水准差吗?也许他真心喜欢改写版的不劳而获中彩票者范丹,在其中暗暗投射了自我,但真心推崇这个文本是不可能的。因为整件事闹得沸沸扬扬之际,他连夜炮制两篇极长的怼文,卖尽情怀,耍尽无赖,极尽代原作者发声之能事,文章里却完全没有原作者一苇的反应,这就很耐人寻味了,一苇不是不想发声,实际上她努力过了,却得不到涂涂的认可,未公开发布,在这位张嘴就是毒鸡汤的图书策划眼里,整个营销案中原作者一苇被抬得极高,只是做一个丧夫明志的空壳,实际地位却是很低的。
常立(changli),复旦大学文学博士, 童话作家。这位前黑蓝文学的作者转入童书行当,就像转行做生意的诗人,我不推测他具体内心有什么转变,但在格外无底限这一点上确实是赢了。他的长篇怼文前言不搭后语,为表现文学和自由身体力行,极尽腾挪之能事,猴子一般上蹿下跳,很像九品芝麻官里那个喊打我啊打我啊的诉师方唐镜,愿常威少爷的乐府文化不至于快速倒闭,能挺到给他出书的那一刻。
我摘一段给你们看看,常立的原文:我很快就要在清华出版社出版“XX的故事”,其中XX是个叫化子,XX是个流浪艺人…..这样一些奇奇怪怪的家伙可以成仙吗?作为一个写作者、一个儿童文学研究者、一个现当代文学博士,我都可以负责任地说:他们当然可以成仙,我乐于见到他们成仙,就像历史上中国民间也乐见他们成仙一样。
B,信用岌岌可危者
黄俏燕(一苇),结合她与刘守华老师的通信来看,她自欺颇深,是个贪心懒惰的笨人,陶醉于悲情和勤勉的自我塑造中不能自拔,她没有认真检视过自己的投机心理。往好处说,希望这次风波能让她戒除浮躁,好好做你那份很有前途的小学语文老师工作去吧。
颜小鹂,蒲公英童书馆总编辑,儿童图书资深出版人。这应该是一位亲子教育出版业的既得利益者,基于合作的利益捆绑站队不奇怪,但即使是他,在明显的文本对比中,也只能曲线维护,无脸说出一苇版就是好就是好。但他在大夸一苇文本的常立文章下积极站队了,这显然是好吧既然有人更不要脸我就跟一下的态度。这样只分亲疏,无视文本优劣的总编辑和资深出版人,童书界的整体水准值得打一个问号。小孩子不懂表达,家长又往往没文化没审美,童书这碗饭看来是太容易吃了。
C,信用受损者
蔡朝阳(阿啃),《新童年启蒙书》作者。支持一苇文本, 为常立助威 。
王洁,童话作家,代表作《小石匠与冰淇淋公主》。为常立助威。
一条、中信出版社。不复赘述。
彭懿,教育学硕士,绘本研究者。即使我这样对绘本无兴趣的人,也看过彭懿老师推介的绘本,出现在这个名单里是令人遗憾的,但他只是在朋友圈发表了私人意见,对一苇版给予了鼓励。而我的观点是,仅仅基于营销文案上宣传的情怀和苦劳,就对中国故事如此赞许,恰当吗?我当然不信彭懿老师这么天真,营销写什么他都信,作为前辈,为了照顾对方的面子和人情,讲几句和缓的空话,大概很正常吧,但同样无视文本优劣,这实际拉低了整个童书界的level。
D,被动信用受损者
格林兄弟,卡尔维诺,叶芝。不复赘述。
刘守华老师,民间故事研究领域的资深前辈。
先看乐府文化是怎么消费刘守华老师的:民间文学前辈、年届8旬的著名学人刘守华,便是其中之一。刘守华先生对一苇热诚相助,赠书借书,数次与一苇书信商讨,他和一苇几次至关重要的通信,指示了《中国故事》在学术上的价值。
被动为一苇版背书的刘守华老师,真的指示了《中国故事》在学术上的价值吗?这部分我会在篇尾详细分析。
——————-分隔线——————-
一苇版中国故事是否适合儿童阅读,以及故事弘扬的善是什么,通过五个版本的对比一目了然。
一苇原话是这样说的:我去查各种各样的资料,并专门针对一个故事做笔记,我抄下不同文本的精彩部分,慢慢揣摩,试着把故事的鳞爪整合起来。果然,这么一来,故事有了内在的完整,这时,我再次述写它,发觉它在我的笔下活了过来。
1,方城故事版
范丹从小是孤儿,人却很有志气,他不偷不窃,不乞不讨,凭力气开荒种田 →→ 白老鼠偷米时说他:命里只有八合米,走遍天下不满升 →→ 范丹不知走了多少天多少夜,路上得到三次帮助和三个委托 →→ 佛祖给出别人事和自己事的二选一考验,范丹经过思想斗争选择了别人事 →→ 娶妻成家,生活富庶。
2,诚意爸说故事版
范丹起早贪黑的帮财主干活,可家里还是穷的叮当响 →→ 疑惑自己命运时,白老鼠说:想要知道答案,就去西天问佛祖嘛 →→ 走呀走呀,终于走到了西天,路上得到三次帮助和三个委托 →→ 佛祖不在,给出别人事和自己事的二选一考验,范丹选择了别人事 →→ 三次推托,回家成亲。
3,河南民间故事版(这里面的许多句子表明,几乎就是一苇的照抄删节版)
范丹从小是孤儿,住在破庙里,靠乞讨为生 →→ 白老鼠偷米时说:你命里只有八合米,不能让你积满升 →→ 趟七七四十九道河,翻九九八十一架山,得到了三次帮助,三次委托,还变成了老头 →→ 佛祖给出别人事和自己事的二选一考验,范丹经过思想斗争选择了别人事 →→ 返老还童,散金给穷人,献宝珠给皇帝。这个版本的特色是把范丹去西天处理成了梦一般的时间之旅。
4,花子神范丹版(一苇发表于杂志和天涯的初稿,照抄了先见漂亮哑女的桥段,可惜抄前忘后,这个版本的哑女说话不是靠见面触发,而是靠范丹朝她吹了口气)
范丹是孤儿,以仁义闻名乡里,一边读书一边讨饭,留下点吃的,大多分给了揭不开锅的穷人 →→ 太昊伏羲梦中指责他屯米,派朱襄来偷米不让他满升 →→ 今夜去陈州北一里太昊伏羲陵,沿路受到三次委托 →→ 太昊伏羲老祖点化范丹,范丹笑盈盈说道:“雨是龙绞的,谷是地长的命是天赐的,范丹的米讨来是舍给穷人的。” →→ 范丹点化三个有罪之人,造福百姓,自己继续做叫花子,老百姓爱戴他,死后把他当成神供奉。这个版本最奇幻有趣,既针砭时弊,又不落窠臼。
5,一苇中国故事版
范丹从小是孤儿,乞讨为生,长到十八岁,想通过讨饭存米来娶妻生子 →→ 白老鼠偷米时说:你命里只有八合米,不能让你积满升 →→ 走呀走,终于走到西天,得到了三次帮助,三次委托 →→ 佛爷设下陷阱,没告诉他考验内容,直接三题答完收工 →→ 人财兼收,买房买地,幸福一生 →→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佛爷会赐福给心怀善念的人,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分隔线——————-
如果以三观来讲,虽然是传统民间故事,不乏落伍于时代之处,但前四个版本明显都做到了三观正,范丹的善是经过了考验的,也体现在细节之中,只有一苇版独树一帜,从想靠乞讨来娶妻生子,到最终不劳而获买房买地,很中国梦,一气呵成,价值观扭曲到底。
感想,一苇老师的创作实在便捷,只要把各个版本的优点删掉,拼凑组合,全然不管这些老先生讲述时自身故事的完整性和内在逻辑,硬生生要成就自己的一版。全部特色只靠黑风山、吱吱呜、瘦肉粥。故事哪里是活了过来,分明是驴唇配马嘴的尸体拼贴,死得不能再死了。这种明显是速成的创作,有存在的价值吗?
然而,从一条发起众筹开始,这件事就已经尘埃落定,书已经做好了,也进了印刷厂,所谓众筹只是变相预售,而且和乐府文化的第一本书一样,出版方并不打算经受口碑的检验,定向销售的这一波卖完就算瞒天过海投机成功了。而看完才华横溢的情怀营销案就掏腰包的中国家长是绝大多数,至于那篇现原形的拙劣试读,小学语文老师一苇已经把中心思想放在了文章最后,这是家长们在学生时代就熟悉无比的,自然脑子纹丝不动,直接就对标准答案乐享其成了。
——————-分隔线——————-
我怀着极大兴趣,浏览了一苇老师和刘守华先生的通信,这是乐府文化公开发布在微信号的内容。
乐府文化说:民间文学前辈、年届8旬的著名学人刘守华,便是其中之一。刘守华先生对一苇热诚相助,赠书借书,数次与一苇书信商讨,他和一苇几次至关重要的通信,指示了《中国故事》在学术上的价值。
有耐心读到这里的,可以带着疑问读下去:刘守华老师真的指示了《中国故事》在学术上的价值吗?
★ 第一封信的往来:
俏燕(一苇)的来信(节选):记得去年我第一次读到您的书,只觉得眼界大开,获益匪浅。那天我买到您的《中国民间故事史》,读得忘记了备课,那是我寻觅已久才终于找到的书。读了您的书,整理中国民间故事这件事才有了脉络和架构。当晚我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梦,梦见一只青蛙从井里跳出来,眼前是一个开阔的荷塘,睡莲花开遍水面。那种井底之蛙骤见荷塘的喜悦,我至今仍然深深记得。
(2015年5月24日,这是一苇老师极恭敬有礼却又活泼的第一封信开头。套近乎无可厚非,但你并非自己极力扮演的那个虚心受教、知情达理、俏皮又有天赋的女学生啊。)
刘守华老师的回信(节选):你寄来的那几篇由你改写的故事都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口头转述给学生听是完全可以的。但如作为你个人的文学成果正式发表出版(如同你的《一苇童话》那样),那还要作进一步的努力。民间故事虽是集体创作和传承的口头文学,可是我们见到的故事文本,都是有口述人和记录整理人的,这就有一个尊重保护著作权问题,只是和普通的小说著作权有所不同罢了。现在通行的作法是在故事末尾注明口述人,采录人,这是科学性的体现。你把原作进行适当加工写出来,我赞成用“整理编写”来标明,但须注意,除确有自己的适当加工改写之外,还应注明原作出处为好,我自己选编的故事书就是如此。
中国民间故事以丰富优美闻名于世,可惜至今还没有一本如同《格林童话》那样的书流行。你有志填补这一空白,我十分赞赏。此书决不能粗制滥造,急功近利。
(2015年6月1日,刘守华老师真是慧眼如炬,第一封信就反复叮嘱,开书单,让一苇老师仔细读书,不要急功近利,更一眼识破了她自身创作力不足,意欲将中国民间故事据为己有的贪念。当然这是我的个人理解,无关刘老师的本意。时至今日,粗制滥造、急功近利的评价对《中国故事》真是一语成谶。)
★ 第二封信的往来:
一苇的来信(节选): 自从收到您寄来的信与书,我一直在看《童话的魅力》;也许我应该把它复印下来再寄回给您,但我采取了一向以来笨拙的方式,像学生时代一样边读边做笔记,我几乎把整本书抄了下来,因而也就不需要复印了。
(这样说我就明白一苇老师耸人听闻的写满几十本笔记是怎么来的了,怪不得和韩寒的小说底稿一样,几乎连涂改痕迹都几乎没有,原来是抄写啊,一苇老师的所谓苦劳,看起来更像是在繁忙的语文老师课业后,为了放空大脑而进行的抄写练习吧。)
格林是把他们采录到的故事当作真正的作品来创作的。所以可以这样理解:故事属于民间,但格林兄弟所写下的版本,它们属于格林兄弟。于是我也解开关于这件事的疑窦:我所整理编写的中国故事,它们属于中国,但我所写下的版本,它属于我。
(我们已经看到一苇老师是怎么把四版甚至更多范丹问佛打碎照抄,前言不搭后语,拼凑成一个所谓的独创文本来据为己有的。属于你未必,属于中国就更加呵呵。)
我也希望能有机会到乡村去听乡间的故事家的故事,有可能的话,搬个小凳子坐在您面前,听您讲故事,一定很有意思。
(小聪明都用在这上头了)
我觉得,故事是在被讲述这个过程中活着的,如果不再被讲述,它们会死去。到小学来工作的这一年虽然工作琐碎繁忙,但我也有重大收获,我在班上设了一节故事课,真刀实枪讲述这些故事,我发现了讲述的奇迹:故事以其自身的力量复活,变得鲜活、生动、迷人。故事本身强大的生命力让我震惊,我愿意向它们臣服,用农夫般的劳作,使它们丰饶。
(2015年6月12日,一苇老师说漂亮话的才能,远胜于她讲故事的才能,她把大把精力用来自我感动,却不管那个虚构的美好人设并非她自己。)
刘守华老师的回信(节选):你写出的那几篇故事都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和书市上流通的出自编写的那些故事书并不逊色,至于将它口头讲述给孩子们听,那当然是很好的,但和你所期望的还有很大距离,作为具有独特风格的故事书正式出版,还要同有关出版社合作,作进一步努力。
(很大距离,刘老师太有涵养了,委婉恳切。)
我今天给你寄来我们这里选编出版的《民间故事经典》一册,另复印俄罗斯阿·托尔斯泰的序文一篇,请你仔细研读领会。我以为你现在不必急于改写故事,要先认真读书,除《故事学纲要》外,最重要的有这篇阿·托尔斯泰的序文, 《意大利童话》的作者伊·卡尔维诺的序言,董均伦、江源的故事集序言等,好好研究领会一下他们怎样进行这方面的工作(要联系作品来领会),同时也要广泛阅读中国精选的故事书,深入领会它们的民间口头文学特质与艺术魅力,再来作改写改编活动,不能只是简单地找几篇故事来拼合。向孩子口头转述这些故事是一回事,将它们改写成为文学创作成果出版(即你说的如《格林童话》那样)又是一回事。所以这是要作较长时间的学习磨炼才能实现的。这些话不是给你泼冷水,是就你期望达到的高标准来说的,望你能冷静对待,踏实前进,欢迎及时联系,共祝教师节快乐!
( 2015年8月30日,再次洞察了一苇的急功近利,冷静点,踏实点,老先生真厉害,心如明镜,却又谆谆教诲,可惜这些用心都被一苇老师浪费了。)
★ 第三封信:
刘守华老师的来信(节选):从前日的通话中得悉你出生于1976年,1999年自华南师大中文系毕业,一直在广东省东莞市从事中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从小在乡村里就喜爱听故事,当上语文老师后,也在讲台上给孩子们讲民间故事,后来改写民间故事,立志编写一部如同《格林童话》那样的故事书来献给中国孩子,由此同我联系交流。
( 2015年9月12日,步步紧逼的一苇,电话诉衷肠。刘守华老师对她的指点和所开的书目,学习过程太过漫长,她急不可待需要的是那个被认可的成果。于是有了刘守华老师的这第三封信,信很长,只摘选几段。)
你不仅读过我有关故事学的论著,甚至还将我借阅给你的《童话的魅力》一书埋头用笨办法抄写下来细读深研,我为你钟情于中国民间故事的执着精神所感动,不能不尽力相助。
(抄书却不学习,借书给你的人自然感动,但你以此混充诚意,不以为耻吗?)
(大量书单 略)诸多学人视作经典代表的故事约在百篇左右,你若能烂熟于心,不论讲故事或编故事,自能得其神韵。(大量前辈名字 略)民间故事的讲述也是有个性色彩的,我们改写故事并非要突显某种个性色彩,而是要懂得口语语言艺术风格样式的多样性,正如画家要懂得运用多种色彩作画一样。
(在这里,刘守华老师不厌其烦的列出了十多本书单,九位前辈,显然他认为一苇要走的路还很长,要学习的还很多,请问一苇老师,你这次怎么不抄书了?这些书抄完,得几百本笔记了吧。你等不了了,时至今日,你毫无愧色的将不学无术的大作挂上中国二字出炉,这些书读几本了?)
你在来信中讲到对《牛郎织女》的改写,“不是拿某个故事作为题材,写一篇用于表述我自己的小说”,而“应该使每一个故事成为它们自己”,即延续它们“自己的生命”,其中包括尊重、保留原故事所含习俗信仰根基。我很赞同你这一说法,只是要做到既不对原作生搬硬套又须保持原作(并非某一单篇文本)的生命神韵,实际上是比通常的“整理”或自己独立创作故事的工作更为繁难。我自己只有一篇《樵哥》,讲老虎报恩,是在湖北兴山县听人口述后来“整理”稍有文学加工构成的,见于《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湖北卷》中。我并不十分满意,但由此体验到这是一项既富有文学性又兼含学术探索性的工作,值得全力以赴。
(如此委婉:自己只有一篇还并不十分满意,你倒好,刷刷刷就干了三百篇,一苇老师,这话还要怎么说你才能听明白呢。)
这两本书到手后,我将赠送给你这个民间故事爱好者,希望你籍此走进一个无比美丽深邃的民间故事园地。(追忆前辈 略)我常用“水滴石穿,有志竟成”这几个字来勉励学生,现在也把它送给你。
(刘守华老师宅心仁厚,对后辈勤于指导,却不知道这个一苇只是学她笔下的范丹来问佛求财而已。)
(XYS2017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