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发明人之争5
作者:棒棒医生
书归正传。
先总结一下前四回已经基本弄清楚的结论。
三氧化二砷治疗白血病的发明人之争,得分两部分来说:发明亚砷酸(三氧化二砷)注射液这个药物是一回事,发明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有粒细胞白血病的疗法又是一回事。所以,要让药师的归药师,让医师的归医师。
医师的功劳,药师抢不去;药师的功劳,医师你也不要抢。
关于药物的发明,事实其实是很清楚的:受治疗癌症和淋巴结核等病的民间偏方的启发,哈医大一院药师韩太云独立自主(不是受任何医师的指导)地进行了相关药理实验,去掉了偏方中的蟾酥和大部分的轻粉,发明了以三氧化二砷为主要成分,含微量氯化亚汞的癌灵注射液;因为研制成功的时间是1971年3月,所以又叫713注射液。
癌灵注射液发明后被用于各种实体瘤和白血病,在临床医生的长期探索下,逐步确定了最佳用法、疗程和适应症。而药师韩太云为代表的药剂人员则进一步改良药物,大约于1988年左右,去掉了其中的轻粉,成为单纯含三氧化二砷的注射液,仍然叫“癌灵注射液”。这个改良过程可能也有临床医生的合理建议,只是缺乏确切的证据。
值得说明的是,可能因为长期接触砷、汞、苯等有毒物质,哈医大一院药剂科多位药师英年早逝,他们是:程丽珍34岁、侯国平43岁、韩太云57岁、潘忠普58岁。
没有韩太云的发明,就没有后来的一切;当然,仅有韩太云的发明,也是远远不够的。韩太云的发明相当于电脑硬件,而临床医生则起到软件的作用。软件的升级换代更为复杂、精彩。
关于疗法的发明,必须集中到一点,即三氧化二砷对M3的治疗。如果扩大到其他白血病的话,则一百多年前就有了,那没有原创的意义。哈医大一位前辈医生说过,如果不是针对M3,则三氧化二砷几乎无意义。
是什么时候,是谁发现三氧化二砷对M3有特效的呢?这又得分三拨来说。
第一拨无疑是哈医大一院的中医科。
中医科是一个集体,贡献最大的是谁呢?
目前,获得荣誉无数的是张亭栋,饶毅认为他的功劳最大。理由是,他最早开始砷治疗白血病,最早发现三氧化二砷对M3最有效,最持久地开展了临床探索和研究。
但仔细研究张亭栋发表的论文,我认为这些理由都不成立。
1973年,张亭栋、张鹏飞、王守仁、韩太云的《癌灵一号治疗白血病6例初步临床观察》,这篇虽然是国内最早的癌灵注射液治疗白血病文章,但治的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且2例还同时用了标准化疗药物马利兰,而疗效评价只是外周血象的不同程度缓解,没有达到CR。与国外1930年代的同等研究相比远远不如,没有原创的意义。
1979年,张亭栋和荣福祥的《癌灵一号注射液与辨证论治治疗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被饶毅认为是关键的一篇。文章中有两个重要结论:癌灵一号对急粒有一定疗效,对早幼粒白血病更为适宜;有效成分是三氧化二砷。但这篇文章存在严重的数据造假,其纳入自1973年-1978年共55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其中1973年-1974年的23例在作者1974年发表的文章《癌灵一号注射液与辨证论治对17例白血病的疗效观察》中显示23例中有完整资料的仅17例,而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仅5例。则,其55例急粒的真实性大为可疑。而作者提供的个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却又隐瞒了同时使用化疗的事实(有其他文章和病历为证)。作者也没有任何证据支持他有效成分是三氧化二砷的观点,事实上,以后的十年中,他的文章中用的始终是包含轻粉的砷汞混合制剂。可见,这个结论也是无本之木。所以,虽然有观点,却无论据。
1981年《癌灵一号结合辨证施治治疗急性粒细胞型白血病73例临床小结》纳入的是1973年-1981年共73例白血病,其中M2 69例,M3 4例,这个数据显然不可靠,急粒中怎么可能只有M2和M3两种亚型呢?应该还有M1、M4、M5、M6嘛。最后的CR率仅24.66%,且死亡率高达43.8%,远远低于化疗的疗效。这像是负向的证明。
1984年,张亭栋、李元善发表《癌灵1号治疗急性粒细胞白血病临床发现和实验研究》,纳入1972年-1984年的82例急粒白血病,CR率27.2%。这个CR率也远远低于化疗,关键是,文章也完全隐瞒了同时化疗的事实。
1986年,张亭栋、李元善、李成文、马玲发表《AOAP方案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观察》,纳入1985年住院病人27例。结论是,癌灵一号和化疗结合提高了疗效,CR率达到37.03%。但是,这个CR率同样远远低于单纯化疗;而且,所用的化疗是急淋而不是急非淋的基本方案,作者竟然搞错了化疗方案。
1990年,李元善、李成文、张亭栋发表《AOAP方案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110例临床观察》,纳入的是1986-1989年的病例,一如既往的是癌灵一号结合错误的化疗方案治疗所有的急非淋,CR率达到68.2%,终于接近单纯化疗的效果。但是,作者加了一句对M3效果最好,却是莫名其妙。因为文章所提供的数据(CR率)显示,效果最好的是CML急变和M6;M1 、M5 和M3 差不多;仅比M2、M4强。这篇文章应该代表了张亭栋退休前对癌灵一号治疗白血病的最高认识,即,必须结合化疗,对所有类型的白血病都有效,不知道三氧化二砷只对M3有特别效果,癌灵也没有去除轻粉。
中医科另一个争议人是孙鸿德,他和张亭栋因为癌灵一号专利权的官司曾打到最高法。
目前,国内外提到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早白(APL),引用的第一篇文献就是孙鸿德为一作(另三个是马玲、胡晓晨、张亭栋)的1992年的文章《癌灵一号结合中医辨证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32例》。这篇确实是公开发表的最早的单独针对APL的文章,是回顾分析1974年至1985年中医科所收治的全部APL,去掉了其他的类型,CR率达到59.4%。真的很不容易,中医科在黑暗中摸索了十年左右,回头一看,才恍然大悟,癌灵一号对APL才可能有最好的疗效。但是,这篇文章同样有重大的造假嫌疑,因为,从以前中医科发表的各种文章看,自1974年以来的各型白血病,均同时使用了化疗药物,文章却一字不提。如果把化疗加上去,就很难得出癌灵一号对APL特别有效的结论。比如,张亭栋1990年的文章中,对APL就不是效果最好的。更何况,文章还在坚持中医辨证,焉知不是辨证论治的功劳呢?
中医科第三个争议人是胡晓晨,他生前是很低调的,去世后学生为之大抱不平,提供了一些不为人知的资料,在这里再强调一下。
1983年,胡晓晨、张鹏飞在黑龙江省急症研讨会上发表《癌灵一号注射液治疗急性粒细胞白血病完全缓解四例报告》。虽是个案报道,但这是第一次真正单用癌灵一号,且4例中有3例是APL。这才是最早发现癌灵一号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有特别效果的文章。可惜的是,只是一篇会议文章,没有在业界产生影响。
大约1991年后,张亭栋退休,胡晓晨主持中医科工作,他开始恢复单用癌灵一号治疗白血病的探索,不仅挽救了濒于停产的癌灵一号注射液,也逐渐真正认识到对APL的特殊疗效。积累到1995年,他在全国中西医结合大会上发表了一篇报道《713注射液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110例临床观察》,单用砷剂治疗APL,CR率达到80%。这无疑是标志性的文章,可惜也只是会议摘要,写的太简单了,没有产生应有的影响。而与此同时,哈医大一院血液科的西医们也参与了进来,他们的出手可不是这么简单(下一篇详说)。
胡晓晨的工作也引起了上海瑞金血研所的注意。1997年,胡晓晨为一作在世界中西医结合大会上发表了一篇《亚砷酸注射液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244例临床与实验研究》。临床病例是胡晓晨团队的,上海方面做的实验研究,张亭栋虽然退休多年了,仍然是“指导”。这篇文章是后来专利申请文件中临床应用病例的唯一佐证。
然而,同样题目和内容的文章,张亭栋却单独署名在1999年再发表一次,把两个团队近十位作者的劳动据为己有,这有点不厚道吧。
所以,胡晓晨可能才是最早单用癌灵一号针对性治疗APL取得显著效果(有临床数据支持)的人,他在药物的用法和疗程,并发症的防治等方面都有创造性的贡献。他的成功主要在于,他不囿于中医辨证论治(张亭栋、李元善、孙鸿德等都无法摆脱辨证论治的限制),采取纯实用的态度。他的贡献之所以被漠视甚至忽略,主要是因为他的论文发表的档次较低,影响不大,加上为人低调不争之故。
但是,作为历史,他的贡献又怎么能视而不见呢?我要为这个老中医说一句公道话。
总之,三氧化二砷注射剂,药物的发明和改良,主要是韩太云的功劳;临床应用早期是哈医大一院中医科全体医生的功劳,其中突出者是胡晓晨,在药物用法、疗程、单用、针对APL等方面卓有贡献。
但中医科也许可以更早做出成果来,如果他们及时摆脱辨证论治局限、摆脱对化疗的依赖、不进行数据造假的话。这当然是事后的旁观者的轻松评论,一个重大的原创发明,也许注定要经历这些坎坷和磨难吧。
1992年,第二拨,西医开始介入,事情就发生了质变。欲知端的,且看下回分解。
(XYS20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