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级发现”磁场受体今何在?

“诺奖级发现”磁场受体今何在?

作者:科学印赛德

2015年在中国科学界曾经发生过一起轰动性事件,即清华北大关于抢发“动物磁感应受体蛋白”论文,其中涉及的人物有清华的张生家、鲁白和北大的谢灿。当时争论的核心焦点是关于张生家抢在谢灿前面在《科学通报》上发表论文,还有鲁白要求担任通讯作者但是张生家不同意,导致被鲁白扫地出门的后果。北大清华联名要求《科学通报》撤稿但是未被采纳。整个过程是一地鸡毛。新语丝曾经发表过一篇澎湃新闻的报道(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dajia16/zhangshengjia.txt)。

本文不打算对谁是谁非做任何评价,只是想追踪当年事件的后续发展。谢灿发现MagR的文章发表在2015年11月的Nature Materials上,这个MagR其实不是什么新蛋白,而是铁硫簇组件 1(iron-sulfur cluster assembly 1)蛋白改名而来,最早在2004年就发表了。这种操作在生物学领域并不少见。当发现一个蛋白的新功能或者真正的重要功能后,是可以将该蛋白的名字进行更改的,同行是否承认就是另外一回事了。谢灿的文章发表后很快就有同行对其进行评价,有赞的也有踩的,其中维也纳分子病理学研究所研究磁感应的神经科学家David Keays的评价最为突出:“如果MagR是真正的磁场受体,我把我的帽子吃掉。” 6年过去了,MagR的研究活跃度可以在Pubmed上查到,输入magnetoreceptor后可以看到,2017年到2021年每年发表的文章数是17,11,10,7,3。这个数字还不都是MagR的文章,而是所有与磁场感受相关的文章。再看一下谢灿现在的工作单位和最近发表的文章就更清楚了。

谢灿,2009年结束哈佛大学博士后研究回国,加入北大生命科学学院,关于磁场受体的文章被评为“2015年度中国生命科学领域十大进展”。后离开北大,于2019年11月加盟中科院合肥强磁场科学中心。有意思的是,谢灿去了强磁场中心,但是他现在做的东西似乎也与MagR没有关系了,2020到2021年发表的文章都不是磁场受体相关的研究。

鲁白,2016年1月被免去清华大学生命科学与医学研究院副院长职务,仍担任清华大学教授。现在同时创建了一家生物制药公司并担任董事长,进行神经系统相关的药物研究。

张生家,2014年从挪威科技大学莫泽诺奖实验室结束博士后回国,受聘于清华大学。因“抢发”事件离开清华大学后加入位于重庆的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新桥)医院神经外科,继续进行MagR相关的研究,最新一篇研究文章与其学生龙晓阳发表在Cell Research上。

整个过程似乎没有饶毅的参与,但是谢灿是在2009年加入北大生命科学学院,当时饶毅是生命科学学院的院长(任期:2007 - 2013),毫无疑问,谢灿是饶毅招到北大的。

至此,磁场受体的纷争似乎已经告一段落了。所有新的发明或发现是否真实最好的检验就是时间。科学家能否在自己开创的领域持续性走下去,而且不断有推进,这其实是科学领域最艰难的事情。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研究其实是最容易的。让我们继续等待时间的检验。

(XYS2021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