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理工学院职称晋升的奇葩规定
作者:阿拉伯小弟
厦门理工学院职称晋升要求中有一条“45周岁以下教师,无企事业单位(事业单位不含学校和科研院所)工作经历或工作经历未满一年者,须赴企事业实践锻炼”。具体要求如下:
一.理工类教师须至少完成(①-⑦)工作实绩项中的1项: ①获得实践单位横向科研项目的立项到校经费5万元及以上; ②促成科研成果在实践单位的应用转化,到校收入达5万元及以上; ③获得实践单位在我校设立的培训项目立项,到校经费达5万元及以上; ④与实践单位合作申报成功1项省级及以上纵向科研项目或科研成果奖(我校教师为项目/成果负责人,或学校列申报单位前两位;学校排名第二的,项目到校经费占总经费的40%及以上); ⑤与实践单位合作申报成功1个市级及以上科研(或教学、创业)创新平台或创新团队(我校教师为负责人,或学校列申报单位前两位;学校排名第二的,平台到校经费占总经费20%及以上); ⑥促成实践单位在学校设立5(万元/年)及以上的奖(助)学金等专项基金; ⑦完成应用型专业教材1部。 二.文经管类教师须至少完成(①-⑦)工作实绩项中的1项: ①获得实践单位横向科研项目的立项到校经费3万元及以上; ②促成科研成果在实践单位的应用转化,到校收入达3万元及以上; ③获得实践单位在我校设立的培训项目立项,到校经费达3万元及以上; ④与实践单位合作申报成功1个市级及以上科研(教学、创业)创新平台或创新团队(我校教师为负责人,或学校列申报单位前两位;学校排名第二的,平台到校经费占总经费20%及以上); ⑤促成实践单位在学校设立3(万元/年)及以上的奖(助)学金等专项基金; ⑥获得厅市级及以上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或被厅市级及以上单位以文件方式采纳; ⑦完成应用型专业教材1部。 三.思政类、艺术类、公体类、公共基础课类等教师须至少完成(①-⑦)工作实绩项中的1项: ①获得实践单位横向科研项目的立项到校经费1万元及以上; ②促成科研成果在实践单位的应用转化,到校收入达1万元及以上; ③获得实践单位在我校设立的培训项目立项,到校经费达1万元及以上; ④与实践单位合作申报成功1个市级及以上科研(或教学、创业)创新平台或创新团队(我校教师为负责人,或学校列申报单位前两位;学校排名第二的,平台到校经费占总经费20%及以上); ⑤完成应用型教学案例讲义或出版的教材1部; ⑥获得厅市级及以上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或被厅市级及以上单位以文件方式采纳; ⑦与实践高校合作申报成功一项省级以上教研教改项目的立项到校经费0.3万元及以上
学校定位应用型大学,鼓励广大教师学以致用是好的,但是,不是每一个人每一个专业都可以和企业合作的,而且,学校在这个过程中什么事情也不做,就等着老师自己做。大部分老师为了职称只好自己掏钱给学校,就当横向项目了。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奇葩决定?领导以为老师是万能的,只要给点压力什么都可以做,领导在没做领导之前一般是不会这样做的,但是做了领导就不一样了,就会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了,都是“屁股决定脑袋”。为什么教师晋升需要这个?你们领导晋升就不需要?你们领导给学校带来了多少横向项目?这就是官本位思想,小学校的领导没见过世面,不知道什么是科学研究,只想着自己的乌纱帽,只是对上负责,下面老师死活管他们什么事情?
现在学校又要出台政策,达不到要求的老师要职称降级,我们来看一下:
- 校领导和职能部门“双肩挑”人员减免100%,二级单位“双肩挑”党政负责人减免80%、副职“双肩挑”人员减免60%。 2. 我们以(一)教学科研型为例 设置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等四个岗位,具体职责如下: 2.1.教授 (1)承担的教学工作量不低于300 学时/年; (2)每年至少作1 次公开教学学术讲座; (3)负责1 个专业或1 门主干课程; (4)完成40 分/年的教学研究工作量; (5)指导青年教师工作和实验室建设; (6)聘期内完成1000 分的科研工作量。 2.2.副教授 (1)承担的教学工作量不低于300 学时/年; (2)每年至少作1 次公开教学学术讲座; (3)负责1 个专业或1 门主干课程; (4)完成40 分/年的教学研究工作量; (5)指导青年教师工作,负责实验室建设; (6)聘期内完成800 分的科研工作量。 2.3.讲师 (1)承担的教学工作量不低于300 学时/年; (2)每2 年至少参加1 次学科专业交流研讨会或教学竞赛或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会; (3)完成30 分/年的教学研究工作量; (4)协助教授、副教授指导助教工作,并担任班主任或学生导师(含本科生导师、指导学生学科竞赛、指导学生社团活动等,下同)工作,参与实验室建设; (5)聘期内完成500 分的科研工作量。 2.4.助教 (1)承担的教学工作量不低于300 学时/年; (2)每2 年至少参加1 次学科专业交流研讨会或教学竞赛或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会; (3)完成30 分/年的教学研究工作量; (4)担任班主任或学生导师或第二课堂教学指导等学生工作; (5)聘期内完成300 分的科研工作量。
按照新的文件,一篇SCI,SSCI文章算200分,也就是说教授在四年聘期内完成5篇SCI,SSCI文章。厦门理工学院2018年全校发表SCI,EI等文章200余篇,全校有1100位教师,高级职称占55%,人事处定的标椎远远大于实际情况。还有就是,领导干部几乎没有任务,工作量基本全是一线教师完成,他们只需嘴巴动一下即可。如果一个教师只是刚刚完成教学300工作量,年底是没有绩效分配的。而对于行政人员,不管做的好坏,他们可以拿到教师平均值的80%。同样是干活,两种结果。
我们来看一下学校给领导们的任务要求:
二级学院院长 1.领导和主持学院行政工作,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与学校的决定、指示、规章制度,组织全面落实学校下达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及其他任务,完成《目标管理责任书》相关工作任务。 2.要有开拓创新谋发展,主动作为创佳绩的精神,依据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长远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制定学院发展规划和学科建设规划,把握学科专业发展方向,持续推动学院内涵提升和整体发展。 3.坚持和完善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负责主持以行政工作为主的党政联席会议,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讨论和决定本单位“三重一大”事项及其他需要集体决策的工作事项。 4.建立健全学院的教学、科研、管理等各类规章制度,不断完善科学管用、系统衔接、运转协调的管理、监督、检查机制,确保各项工作高效、有序、规范推进,层层落实到位。 5.组织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质量,打造一流专业、一流课程、一流本科教育,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6.作为学科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学院学科建设,推动学院的学科建设和学术梯队建设,统筹抓好硕士点申报及建设工作。 7.负责师资队伍建设。根据学校定编定岗定责要求,紧密围绕学科发展方向和紧缺专业急需,科学合理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每年引进计划,积极引进有影响力的高端领军人才和产业人才,着力培养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水平。 8.负责学院教职工岗位聘任、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考核及有关评优、奖惩等工作;组织系、研究所、实验室对教学及教辅人员进行业务培训;配合学院党委做好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教职工的政治业务素质。 9.加强产学研融合,推动与学科相关产业的合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服务;组织学院教师开展高质量、高水平学术研究,对接国家战略以及地方建设需求,深度融入厦门“两高两化”城市、闽西南协同发展区、新福建建设,积极争取获得省部级以上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成果,并力争国家级有所突破。 10.建立和完善本院经费的使用和管理办法,管好、用好各项经费。拟定学院教学设备、实验设备、行政办公设备和图书资料等申购计划,做好学院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充分发挥资产的使用效益。 11.配合和支持学院党委共同做好思政宣传、意识形态、精神文明、党风廉政建设、招生、就业等工作。协助学院党委做好各种安全隐患排查和矛盾纠纷调处,维护正常的教学和管理秩序。 12.负责组织开展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活动,做好德育教育教学工作,师德师风建设和学风建设,支持工会、二级教代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众组织按照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 13.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对本单位的党建思政工作、意识形态工作、党风廉政建设、安全稳定工作承担责任;每学期至少与班子成员谈话2 次,与各系、各科室负责人谈话1 次;做好院务公开工作。 14.完成学校交办的其他工作。
我们可以看到全是宏观的叙述,没有定量的要求,而且在学校各项文件中没有说领导完不成任务会有什么结果,普通教师如果完不成那就是降级。厦门理工的领导好做啊,有的就是在混日子,学院发展如何对他们个人没有什么影响。
最后,附上打油诗一首:
厦门理工好风光, 领导想啥就是啥。 屁股坐稳最重要, 管他单位与教师。 一线教师好辛苦, 勤勤恳恳卖命钱。 任劳任怨做牛马, 哪有我的话语权?
(XYS2020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