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沃森生命科学中心”
作者:未言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引进人才不遗余力。 很多海归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生物界王晓东就是一个典范。
同时很多在国外穷途末路的“学者”也纷纷放弃“高薪”回国行骗。 国家为此承受巨大损失。像“汉芯”这样的损失可以计算。但生物学界的骗子给国家造成的损失就不好估算了。
起初技术员都可以回来骗个教授。后来越来越不好骗了。现在回来的真有不少海外教授。可惜还是有不少是快失业的教授。今天没有真才实学的想回来玩个大的是很难了。
最近有人玩起了诺贝尔奖获得者。网上报道,美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沃森来深圳和南方科技大学等合作办“沃森生命科学中心”。
这个真让我吃惊。但好像网上都是一片赞美之词。
这位老兄,60年前对生物学做出重大贡献。后面几十年在冷泉港做管理。基本已经不在科学前沿。前几年言论不当,丢了饭碗。为生计变卖诺贝尔奖章。基本就是当代的孔乙己。已经快90的人了,在美国是不可能有哪个单位投资他。这不,来咱们国家凭着诺贝尔奖光环,还是可以吃香的,喝辣的。说不定政府投资很多亿都有可能。
我很纳闷这个老头在哪里偷师学的,不知道是不是和最近回国的傅新元教授有关。
傅教授当初CUSBEA出国,确实了得。但从他的学术史看,他并不是王晓东施一公那些专注科学的学者,更像一个投机者。他在洛克菲勒大学博士后时,赶上学运。他可能觉得机会来了,马上弃生物从政,当上一个民运组织的头子,摇旗呐喊。他的老板James Darnell 教授对他网开一面,保留他的位置,工资照发。后来看到民运没有前途,傅教授又回实验室,做出杰出的工作,在Mount Sinai 医学院拿到了位置。傅教授成名心切,拿着在Darnell实验室的数据发表文章,撇开老板把自己作为唯一的作者。Darnell 教授怒不可遏,从此两人形同末路,科学界很多人都愤愤不平。
有了好文章,傅教授跳到耶鲁。这时国家开始引进人才,傅教授马上回清华办实验室。当时他清华的网站上说他是耶鲁副教授(Tenure Expected)。意思是终身教授十拿九稳。可是老天没有眼,在傅教授晋升终身教授时,学界大佬纷纷来信,控诉傅教授关键文章的结果不能重复,浪费他们时间。然后傅教授就去了Indiana大学。基金也就困难了。
这时赶上新加坡生物大跃进,傅教授立马去那里搞了个系主任。可惜这么些年折腾下来,江郎才尽,没有什么拿出手的东西了。回美国肯定是没有可能。但到中国还是可以。这不就去南方科大搞了个精准医学研究所所长。实在讲,傅教授一辈子就是和试管打交道,我觉得真对不起“医学”两个字。医学研究所所长总应该懂点医学吧。
有王晓东施一公这些货真价实的学者在,估计傅教授想骗大钱有困难。联系这些,我怀疑沃森是不是傅教授忽悠来骗政府的。毕竟傅教授一辈子都是要玩大的。
但愿我在瞎猜。但我真心希望政府不要投钱给沃森这个90岁的孔乙己。国家伤不起!
(XYS2017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