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呦呦搅乱院士大选? ——写在两院院士增选前夜
作者:黄安
每两年的10月,以往的中国科学界的大事应该是两院院士增选的最后结果。
2015年,一位中国女药学科学家屠呦呦的出现,让院士增选成为次要的媒体报道,实际上是搅乱两院院士的增选,乃至是对整个“两院院士的评选标准、方法和程序”的质疑。
缘由是屠呦呦多次无法被增选为科学院院士,却成为我国自然科学领域第一个诺贝尔奖获得者。
已经有很多媒体借此次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质疑院士增选,但10月底的院士选举不会因为此闭幕,可以预见的是,院士的增选依然如旧,院士的称号依然吸引众多人士。
某工程院院士候选人(以下简称某候选),被认为是中药资源学的继承人,候选5次院士,很多人认为屠呦呦的获奖可能会对其产生正面的影响。
亦有资深院士强烈反对,认为某候选根本是利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司副司长、中国中医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的职务优势,将集体荣誉纳为己有,这可能是其候选多次无法成功的主要原因。
某候选的支持者认为,屠呦呦的获奖说明了中医药的伟大胜利,应该也必须继续扶持中医药的发展,有更多中医药领域的院士。
某候选的反对者认为,屠呦呦的研究根本不是中医中药理论研究体系,青蒿素实际上是从黄花蒿里提取的单体成分,正因为将中药“去特色化”,把其中所蕴含的药理转换成全世界都能理解的语言,才得到了西方医学界的高度评价。
诺奖委员会成员汉斯在面对记者“能不能说这是你们第一次颁奖给中医”的提问时,也特别强调,“我们不是把本届诺奖颁给了传统医学”,“我们是把奖项颁给受传统医学启发而创造出新药的研究者”。
已有媒体对屠呦呦无法成为两院院士做出比较准确的分析:
“从理论上来说,屠呦呦仍然有可能评上两院院士,真正对她起到阻碍作用的,是她在中医科学院内的尴尬处境:一方面,中医科学院对屠呦呦的研究存在十分迫切的需求,这样一来,在科学话语占据主流地位的医学大环境之下,中医就可以获取一定程度的正当性;另一方面,中医科学院对屠呦呦的研究又不得不刻意保持距离,原因在于,屠呦呦的研究无法纳入中医理论体系,为了维护中医的正统性,屠呦呦处于事实上的边缘化状态,“2011年拿拉斯克奖之前,她基本上是被冷落的,没有什么事情可做,拿了拉斯克奖以后,稍微好了一点儿,但是,很多事情还是不让她经手”。屠呦呦落选院士的遭际,从深层来看,源于这种正当性与正统性的冲突——中医研究院更名为中医科学院,正是这种冲突的体现。
目前中医药领域共有如下两院院士:陈可冀、李连达、程莘农、王永炎、石学敏、吴以岭、张伯礼。这些两院院士的一大特色,是致力于将中国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相嫁接,如中医领域唯一的中科院院士陈可冀就是第一代中西医结合专家,又如工程院院士程莘农曾长期进行针灸基础理论研究,并主持多个有关针灸的科研项目,编写针灸教材。与这些院士相比,屠呦呦是极其缺乏中医特色的,这也是不少中医药人士共同的看法。”
屠呦呦的诺贝尔奖对两院院士选举,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解析:
院士的增选,不应该是权力集中者的盛宴,不应该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等等管理机构的“近水楼台先得月”,“边缘化”地区的科技工作者应该得到尊重。
院士的增选,应该更关注科学家的原始创新,“把其中所蕴含的东西转换成全世界都能理解的语言”,而不是自吹自擂。
院士的增选,更应该是像青蒿素的发现一样,“对人类健康作出巨大贡献”,而不是高大上的CNS级别论文。
不管怎样,屠呦呦的诺奖,希望对两院院士选举产生积极的影响,而不是如复旦大学教授严锋在微博上所感叹的:“看到屠呦呦教授荣获诺贝尔奖的特大喜讯,非常激动,同时也预感到江湖上一场血雨腥风空前惨烈的超级大撕即将拉开序幕。”
(XYS2015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