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发现青蒿素归功于谁想到的

由发现青蒿素归功于谁想到的

作者:邕生

最近,网上因本土产生了第一个诺贝尔奖,从而围绕屠呦呦的青蒿素的发现,热议这一成果到底是是偶然还是必然,功劳属谁?这使我想起儿时的一件事。

念初中的某一天,我在公社(相当于现在的乡镇)粮所花生油榨车间玩耍,看到几名工人在修理榨油机器,忽然一名工人发觉拆下来的钢珠(花生粒大小)少了一颗,在地面搜寻未果,于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了机器下方的花生桶里,这只大木桶里约有二百斤煮熟的当天待榨的花生。这颗钢珠如果混在花生当中,一旦随花生进入运转中的机器里,则会卡住机件造成损坏, 从而影响榨油生产, 后果很严重。 于是几名工人只好一起开始在这只大桶里上下左右地翻扒寻找失落的钢珠,众人围在大桶边翻找了一会儿,忽然有人大叫:真笨,这样找是很难找到的!众人也笑了:是啊,这样胡乱的翻扒,就算有钢珠也会被翻乱。不得已几名工人只好分工包干了在这桶花生中寻找钢珠的任务,每人一份(约40斤),各自把翻寻过的花生摊在一边, 逐一分区搜寻。二十多分钟后,其中一人在自己的任务包中找到了钢珠,从而解除了隐患,这时其他人也结束了搜寻工作,如释负重地舒了一口气。

在这一事例中,找到钢珠的工人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人们也并不认为其立了功,只不过是像其他人一样干好了自己份内的工作,从中我们得到一个启示: 如果把寻找钢珠的任务看作是一项集体项目的工程,则每个人之间都是分工合作的关系,没找到钢珠的人并不比找到钢珠的人贡献小,只能说明找到钢珠的人运气好。在整个工程中,工人们选择用排除法寻找钢珠,如果有人先完成了自己的任务没找到,就会报告结果,并缩小了寻找范围,但其他人还得继续寻找,直至找到为止,否则这桶花生就不能放进榨油机。

再回头来看发现青蒿素事件,青蒿素是文革期间集中全国力量为了寻找抗疟药用人海战术研发出来的。动用了数十个单位的500多名科研人员,用5年的时间筛选了4万多种化合物和草药,最后才很偶然地发现了青蒿素。因此,青蒿素的发现是也集体分工合作、相互竞争的结果,但究竟谁的功劳大,至今争论不休。不过,大家都公认屠呦呦起到的关键作用就是发现青蒿素受热就失去活性,想到了要用乙醚提取。屠呦呦称,她是在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一书中看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说法,才恍然大悟不能加热青蒿(由于传统中药一般都是“水煎内服”,所以用水煮沸会造成青蒿素失效),如果论功行赏只奖励一个人的话,自然就应该是屠呦呦了。

上述两件事共同之处在于:他们都是集体项目,目标一致地分区拉网式的搜寻,但必须讲究工作方法, 特点就是分工合作。不同之处在于:钢珠是真实存在的,即这是个有答案的作业,而寻找抗疟药却是一个想象中的愿望,能否得到答案是个未知数,也就是说这样的结果没有必然只有偶然。假如屠呦呦没有在众多的古药方书中看到《肘后备急方》,或者是《肘后备急方》的“任务包”指派给别人却被忽视了,或者“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的记载有误,则我们就与“发现青蒿素”这一诺奖级科研成果失之交臂了。

引文自:方舟子《屠呦呦获诺贝尔奖说明了什么》

(XYS2015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