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比赛两个特等奖,两个学校两个山寨

两个比赛两个特等奖,两个学校两个山寨

周末10月30号,在北京和无锡分别有两个国家级IT类竞赛进行颁奖。北京的名曰全国移动互联创新大赛,唯一的特等奖颁发给了北京邮电大学的“手语实时翻译系统”。 新闻链接为http://news.cyol.com/content/2016-10/31/content_14430260.htm

而同一天颁奖的全国高校物联网应用创新大赛,唯一的特等奖则颁发给了福州大学的“手语翻译社交手套”。新闻链接为http://wx.sina.com.cn/news/wxnews/2016-11-01/detail-ifxxfysn8342474.shtml

搜索一下就可知道 手语手套早就是网上山寨无数的开源智能硬件方案。即是在中国国内也早不稀奇。2011年就已经有了相关作品 。  http://www.bj.xinhuanet.com/bjpd-zhuanti/2011-04/22/content_22593352.htm  2012年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作品。  http://blog.sina.com.cn/u/2717951024  2015年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的作品。  http://news.subaonet.com/2015/0919/1551036.shtml  2016年韶关学院的作品。  http://www.arduino.cn/thread-22221-1-1.html

这是广技师2015作品的视频。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Y1MTY0NTI2OA==.html  这是韶院2016作品的视频。  http://v.youku.com/v_show/id_XOTQ0NzYwMzA4.html  以上开源方案,网上均有的是下载处和设计方法,电路图和报价。  http://www.cndzz.com/diagram/3979_3981/109229.html

因此,在国内外已有数十家开源方案的前提下,这两个特等奖能否说有了特等的创新,颇有疑问。哪怕是这两个团队在完成作品时,100%是闷头原创,丝毫没参考现有任何开源方案(这点颇为可疑)。其创新点充其量就是在已有的数十家方案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两个方案而已。

而这两个比赛既然冠名为创新大赛,就起码得考量一下,这两件作品和已有的数十家方案相比,创新在何处啊?你是体积小了?重量轻了?功耗低了?方便使用了?还是识别率高了?识别速度快了?

但从其作品现场表演的视频上来看,和已有的方案并无新奇,北邮的作品不如广技师的,福大的不如韶院的。这可能是现场表演不如精心拍摄的效果好的原因?

山寨的仿造货是否值得咱们新语丝来打一打,这个话题可能值得商榷。但其中的喜剧色彩却半点不比新语丝打过的任何假货少。冠名为全国创新大赛的两个特等奖作品,全是标准的山寨货。当然这或许更符合我朝以山寨立国的本意。但这两件山寨货却能在同一天获得南北两个创新大赛的特等奖,无数媒体为之吹捧,无数风投围着谈价,实在是引人发噱。媒体和投资人不是专业的,难道这么多评委也是见识少?这么多高校都没学过?手语手套类的作品这些年来早就是各类竞赛屡屡爆出的大路货作品。可能是因为这些比赛也是走走形式的过场罢了。

(XYS2016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