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理解确实是个大问题——就贾湛与一木的辩论也想插几句嘴

阅读理解确实是个大问题——就贾湛与一木的辩论也想插几句嘴

作者:宇筠锋

贾湛先生说:“……学校要加强阅读理解训练。对一篇文章的理解程度,受阅读者的原有知识的限制。所以看后与他人讨论可以减少自己的误解,参与争论也是减少误解的好办法……我们的大圣人孔子非常强调要耳顺,汉语的贬意词太多了,太容易在讨论中感情冲动,所以中国的教育更要从小就要加强阅读理解训练,并要求学生学会善于与他人讨论。一个人若善于在批评中忽略能引起情绪反应的词汇,从批评中发现逻辑,就能进步比别人快。虽然批评意见本身很容易错,但你把批评当成恶意攻击就破坏了整个学术环境。”我觉得这说的很好。阅读理解确实是个大问题,我感觉意气用事和误解错判的情形实在太多,大家真的需要尽量摒弃情绪性用词来好好讨论讨论。  1)

对于贾湛先生曾说过的下面这句话——“中国第一个诺贝尔科学奖竟然给一个三无水平的一个集体代表,不觉得是外国人在施舍吗?把这种施舍也引以为荣还不觉丢尽中国人的脸?”,我个人的理解是这句话基本可以等价于下面这句话——“中国第一个诺贝尔科学奖竟然给一个三无水平的集体代表,我(贾湛先生)觉得是外国人在施舍,把这种施舍也引以为荣我觉得是丢尽中国人的脸,各位读者你们又怎么觉得呢?”而一木先生的理解却是:“屠呦呦得诺奖是外国人的施舍,中国人都应该感到丢脸,否则就是不知羞耻。”

各位不觉得我的理解更符合贾湛先生的原意吗?按一木先生的逻辑,我其实是在说:各位都应该感到我的理解更符合贾湛先生的原意。可我认为我的本意还真没那么霸道。

到底是表述上有问题,还是阅读理解上有问题呢?或者,贾湛先生的原意其实是介于我的理解与一木先生的理解之间的某个中间位置——贾湛先生的原意既没有一木理解的那样显得“霸道”,也比我理解的更“强硬”一些?这是语言的微妙之处?还是仅仅只是我个人的错觉?

2)

一木先生说:“贾先生还说‘科学本来就不是一个人的事,它是一个集体的事业。’按贾先生的逻辑推论,要么不应该颁发诺贝尔奖,因为它只奖励个人,而科学却是一个集体事业;要么屠呦呦老师获得诺奖很正常,虽然她的工作是集体事业中的一部分。请问,有多少获得诺奖的成果是一个人独立完成的?这样的工作在诺奖中占的比例有多大?”我觉得这样理解有问题。

打个比方:有位学霸独自做对了一道奥赛难题。他做出这题真的只靠他自己吗?不是!这里涉及许多前人的知识积累,让这位学霸学到了许多解题思路;应该还有好多老师甚至同学的功劳,老师曾经的点拨、与同学切磋时获得的启发等等都会增强他的解题技巧……说“科学是一个集体的事业”就类似于说“学霸做对那道题离不开许多前人、老师、同学等的贡献”,说“诺奖可以奖励给个人”就类似于说“那位学霸可以独享奥赛奖牌”。

再打个比方:同样那道奥赛难题,五百位勤奋但普通的同学终于花了五年的时间合力将其攻克,但只其中一位同学独享荣誉。这种奖励的不合理性与“勉强”就类似于一木先生所说的贾湛先生的本意——“屠呦呦获得诺奖是‘勉强争取’来的”,也类似于方舟子先生曾说过的“青蒿素的发现得诺贝尔医学奖没有问题,是否由屠呦呦一人代表那么多参与者获奖会有争议”。

3)

顺便再说两点:

一、贾湛先生提到的“信息道德”令我印象深刻,很有启发性。中国学界确实特缺这个!

二、关于屠呦呦的贡献及品行,我觉得方舟子先生的下面两篇文章写得很是有理有据——

屠呦呦获诺贝尔奖说明了什么? 2015.10.6  屠呦呦为何篡改《本草纲目》? 2015年10月12日

(XYS2019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