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受不了《流浪地球》里的那些重卡
作者:笨狸
《流浪地球》戴着科幻片的帽子,已经被网友吐槽了很多基本性的科学错误。但《流浪地球》中最大的笑话,就是那辆落后的重卡。别说未来,现在我国都已经发了多少自动驾驶卡车路测牌照了。在《流浪地球》电影里,重卡是为了给地球发动机运石头用的,在这么简单的两点一线场景里,根本不需要幻想,目前的自动驾驶技术就已经完全可以应对了。
是的,无论是高速公路,还是港口码头,现在的物流自动驾驶解决方案已经可以商用。如果缺乏想象力,保守设计的话,直接用现在的技术都不至于让人受不了。而且还能让人们了解一下现在物流自动驾驶的现状。其实,在物流自动驾驶场景里,由于路线简单重复,应该算是自动驾驶领域里最容易落地的技术。而重卡作为地球发动机动力原料的运输工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所以那个时候的科技树发展不可能对这么一个运输工具视而不见。
那么,什么样的重卡才是《流浪地球》中应该呈现出来的呢?
首先就是自动驾驶部分,既然是科幻,那么就是全能的自动驾驶了,就是出了故障也能自己修复的那种。这部分都不需要想象,就是完美驾驶就对了。然后,在极低温的环境中,轮胎行走的方式已经不适合了,可以直接抄袭已经被幻想了几百遍的气垫的悬空方式。这能应对复杂的低温路面状况,而且,气垫行走也让电影里那个可笑的3D轨迹球有了存在感。就是切换到人工干预操作的时候,轨迹球能控制车辆上下左右的方向。不过说实话,这个轨迹球实在太笨了,操控工具还是用飞机上的好了。如果要突破一下想象力,不用气垫,也可以搞出一群小短腿在路上狂奔,这会比较萌。要硬派而不想萌的话,可以设计成能变形的履带。
在动力设计上,既然地球发动机都能吃石头了,干脆让重卡也直接吃石头得了。这种超越了现在动力模式的幻想也许有点耍流氓,并没有对现有的动力技术进行延伸性想象,但结合了地球发动机这个基础设定,也算是合理的。
汽车内部,必须是能360度无死角能观察到车外环境,需要的时候,还能对局部环境进行放大观看,也能随时显示各种环境数据。这里可以对摄像头、传感器和柔性屏进行华丽的演进幻想。这种站在现有技术上进行演进表达的内容,不仅仅是娱乐性的,还有一定的科普价值。
至于那个落后得奇葩的身份ID卡就不能要啦,现在都可以用指纹和脸部识别,未来汽车肯定自己一看,就知道是谁上车,同时知道他有没有切换人工干预模式的权限。
哪怕切换到人工干预的模式,自动驾驶的辅助功能肯定也都还在的啊,哪里还能去撞别人的车呢?一定要撞的话,估计也得安排一个二次确认。人工干预下的操作,也得非常简洁,而不能像电影里手忙脚乱的,过去的重卡都没那么复杂,现在的重卡生产商看了都要骂人。
当然,在外观上,基本保持现有的设计也没毛病,最多加一些除障机械臂作为辅助,那样更酷。
科幻电影既然科字当头,一些基本的设定就得符合科学这两个字。最好的科幻设定,是站在现在的基础上,去幻想技术的进化。如果是跳开现有技术,凭空搞出新的科技来,也得符合基本的科技原理。如果没有做到这一点,那构不成一个科幻的题材。没依据瞎想的话,最多,也就是一个玄幻而已,哪有什么科幻可言。
对于《流浪地球》这部电影来说,不仅仅是重卡,整个影片几乎任何一个要素都没有站在现有的科技上进行演进推断,全部都是跨越的,而且跨得都很不科学,把这样的电影称之为科幻是不合适的。
(XYS20190211)
◇◇新语丝(www.xys.org)(newxys.com)(xys10.dxi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