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看郭沫若,近看是李敖
作者:易道禅
远看郭沫若,近看是李敖!
李敖去世,在网上掀起了口水激战。总体来看,反感和不屑的要偏多一些。我以为,这是一种人文的进步,更是一种思想的进步。
不过,我发现竟有不少以理性和思考擅长的人士,为李敖作不能自圆其说的辩解。
有人说李敖过去那样犀利的反抗强权争取自由,著作等身,不能因此简单否定这个人。
说得对,我从不否定这个人,我只是鄙视。
那么我们来对比一下郭沫若吧。郭的早年也反极权争自由,郭与李敖一样,都骂蒋介石,都骂美国。都赞美领袖,赞美专政社会。郭是同路人,赞美是发自内心,虽然后期写的诗太烂太恶心,但同一阵营的人这样大唱颂歌尚可理解。而李是反独裁斗士,为什么后期自我洗脑,变成极权吹鼓手?
你们因此全盘否定郭沫若,却对李敖极力辩护,难道他俩本质上不是一回事吗?早期都是志士、是勇士、是斗士,晚年都是文痞、文鬼、文丑。
依我看,李敖还不如郭沫若。郭沫若一生写过大小二十部剧本,仅靠“三个叛逆的女性”三剧和“春夏秋冬”四剧(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就可以奠定文学家的地位。“春夏秋冬”四剧主题是反暴政反极权,崇尚自由和正义的作品。试问李敖有什么此类作品拿得出手?《北京法源寺》惨不忍睹,白话文第一高手更是自吹,80卷作品只以议论取胜,作为文学家尚不能立足。很多人,可以称为作家,但不能称为文学家。李敖便是其一。
李敖当年痛骂郭沫若为大陆“四大不要脸”之一,为什么不要脸,就是因为睁眼说瞎话闭眼说胡话,有愧于一个五四新文学开拓者之一的称号。李敖骂得很对!然而看看李的近十年言论,你不得不感慨,此李比彼郭还要郭沫若!所以,坊间有句话叫做:远看郭沬若,近看是李敖。
我为什么说李敖比郭沬若还要不可原谅,原因就在于,郭是体制中文人不得不为,李是体制外文人完全可以不为而偏偏主动而为。
李敖有80卷著作又怎样?晚节污了,若能用早期的作品清洗干净,那么谁都可以自贱人格扭曲灵魂,照此逻辑,郭沬若也可以用早期作品清洗晚节了。
远看郭沫若,近看是李敖!
李敖一生从不出国,睁眼不看世界,只骂台湾和美国,从来不骂大陆。而且对专制体制敬仰到跪舔的地步。他的危害性远远胜过郭沬若。
李敖一生只在台湾、香港、大陆转场,捞话题。坚决不去美国、日本、欧洲。这样一个人,他能有多了解这个世界?
他跟郭沫若一样,写文章引经据典旁征博引,历史知识都很渊博,学养也很深厚。但那只是针对历史而言,而且是针对书卷中的历史。一旦触及到现实,除了他的阅历对他而言具有一种复仇心理似的报复快感,骂人、骂人、第三个还是骂人,那么社会与时代仿佛对他而言是脱节的。也即除了蒋家政权与他的关系属于现代个案,看不出李敖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一个作者。他是活在意境中的一个人。对了,是臆境,不是意境。
所以,李敖是了解历史但不了解现实。李敖是了解台湾而不了解世界。
“他身处民主社会,本不必如此奴颜媚骨的。”我绝对赞成刘原先生对李敖的如此评价——这是指他的晚年时代。李敖晚年所处环境要比郭沬若晚年所处环境要安全得多,郭讲了许多阿谀奉承的话和写了不少恶心的赞美颂歌,因为身处体制内这样不要脸面还情有可源,李在开放民主的环境下却一反常态开始更不要脸面的阿谀奉承集权政权,这就更加不可原谅。
远看郭沫若,近看是李敖!
有人曾誉李敖为当代鲁迅。李敖并不领情,自认为鲁迅比他李敖差远了。他是五千年来白话第一人,鲁迅只是文法上的过去式。姑且种说法成立吧,但李敖口风一变,开始攻击鲁迅:“鲁迅只是说中国人怎样怎样却从来不指名道姓是谁谁谁?也不指名道姓骂当时那个坏政府。”从一点看李敖这位号称读破世界万卷书的人,根本就没认真看过鲁迅作品,或蜻蜓点水看了看,并未读多少鲁迅的书。鲁迅不仅指名道姓骂人,比如留在大陆的郭沫若、梅兰芳、李世光,跑到台湾的胡适、林语堂、梁实秋,都曾直接点名痛骂。而且还指名道姓骂政府,比如北洋军政府、东北张学良“政府”、国民党的国民政府。稍微花点时间看看《鲁迅全集》就可以不要这么任性地乱开黄腔。
李敖一生最佩服的是胡适。过去我喜欢李敖,也是因为李敖欣赏胡适。他与胡适的关系成了他骄傲的本钱。这诚然值得炫耀。然而胡适的一生,除了研究学问,大部分时间都在呼唤一个自由宽容的社会空间和民主法治的普世价值。可李敖又做过什么呢?从监狱出来之后,特别是可以游走于香港与大陆之后,除了骂人逗趣,他阐述过普世价值吗?呼唤过自由民主吗?李敖在他的前半生倒是有一些鲁迅的文风和胡适的理性,鲁迅对人生的冷峻和胡适对世界的热情,李敖在骨子里都学了一点皮毛。如果坚持得好,李敖完全有可能将二人的精髓集于一人。不幸的是,李敖后来从根本上不屑鲁迅,又从意识上自觉远离胡适,却逐渐逐渐从精神层面靠近郭沫若。虽然他嘲笑过郭沫若,可却万万没有料到他自己会变成郭沫若。
远看郭沫若,近看是李敖!
所以,还是那句话:远看郭沫若,近看是李敖。
(XYS2018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