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大校长想到三十年前的福大校长
作者:黄明红
这些天北大校长因在120周年校庆上念白字而引发大范围的讨论。这让我觉得有必要说说另一位大学校长 - 我的父亲黄金陵 ,他大约在三十年前担任福州大学校长。
前不久和多年不见的老同学走在福大老校区的校园里,经过图书馆前的操场,老同学说:“我还记得多年前我们刚入学时我们坐在这操场上听你父亲在上面讲话,他提到他刚参加一个学术会议回来,感觉他意气风发。”
我说你还记得他讲什么啊,他说:“我记得。”
我父亲曾从1984年到1992年任福州大学校长八年,后又被任命为集美大学首任校长。同学的记忆是在1986年,当时我父亲作为会议组织委员会主席刚在北京香山主持有三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参加的国际分子结构学术讨论会,也亲自用英文作了一个学术报告,得到很高的评价,多年努力的成果和精神的满足让他意气风发。
在我年少的印象里父亲工作很忙,似乎常在想着问题,或在桌前伏案疾书, 和父亲的交流并不多。是到他退休后从和他聊天,以及从他出版的两本书《八年大学校长》和《反哺情怀》中才对他多了些了解。
当大家调侃着北大校长的秘书不对,没有帮校长注拼音时,我有点吃惊于大家对秘书写稿似乎非常习以为常,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我父亲的书中收录着他在当校长期间的一些讲话,无论全校学生大会讲话,对毕业同学的祝愿,校机关干部大会的发言,科技开发工作会议讲话,校庆讲话,新年贺词,班主任聘任大会讲话,整顿学风大会讲话,甚至整党学习所作的报告,无一不是他自己一字一句写下来的。现在,我们家里还保留着厚厚一沓的父亲作校长时的工作笔记。
当了解到林建华校长说他希望通过致词让大家理解的思想:“焦虑与质疑并不能创造价值,反而会阻碍我们迈向未来的脚步。能够让我们走向未来的,是坚定的信心、直面现实的勇气和直面未来的行动。” 我也是吃惊的。因为我父亲总是强调做学问要敢于质疑,科学常是在质疑中发展的。他在“和研究生谈学习”的文章中强调研究生应该做到“博,疑,思,创”四个字,即:广览博采,敢疑敢问,勤奋多思,追索创新。
或许,林校长是针对他说的现象“一些人变得焦躁不安,于是开始质疑新技术、质疑全球化、质疑一切,甚至质疑人类的未来。”而提出他的思想。可是,我们不是应该先了解为什么人们会焦躁不安,他们为什么质疑,质疑得有没有道理而不是直接否定他们吗?没有解决人们的焦虑和质疑,信心从何而来?勇气如何产生?
在我父亲当校长初期,学风堪忧,学生中搓麻将赌博,考场作弊,迟到旷课,打架斗殴成风,学生也一样焦躁不安。他深入了解情况,一点一滴做起,终于形成了良好的学风。比如,学生反映宿舍秩序太混乱,他就和几位干部一起在学生宿舍住半个多月,跟学生交谈,了解情况。脏乱差的宿舍情况让他为学生感到很痛心,下了决心,制定相关整顿措施。经过长时间的努力和坚持,终于让学生宿舍大为改观,当然学生的精神面貌也随之大为改观。有学生反映走读辛苦,他和办公室主任亲自五点多就早起去搭公共汽车体会学生的辛苦,后来作出决定把上课时间推迟到八点钟。
当校长能够和学生感同身受时,学生的焦虑自然也就少了。
三十年后,想来今天的北大学子也还会记得林校长,因着他读错的“鸿鹄志”。 (写于2018年5月7日)
(XYS2020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