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寒门与周老虎事件

韩寒门与周老虎事件

作者:杯中窥仁

韩寒代笔门事件越演越烈,随着方舟子等人的介入,真相已经越来越接近。我花了5天时间,大体浏览了网上能找得到的资料和视频,我虽然觉得一个7门功课挂红灯的16岁的小孩写出像“杯中窥人”、“三重门”这样的作品的可能性很小,但哪怕是这个可能性只有万分之一、百万分之一,我们也不能冤枉一个人。就像很多善良的人,包括给《三重门》写序的曹文轩先生认为的,韩寒就是韩寒,他是独一无二的。由于方舟子怀疑韩寒的文章可能是他的父亲韩仁均代笔,而韩仁均毕业于华东师大中文系,又自幼喜欢写作,并在文化站工作,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但韩寒一直强调他的父亲只写关于农村题材的短文,而且根本不懂英文,不可能写出韩寒风格的作品。为了验证韩寒父亲到底有没有能力写出韩寒的作品,在网上找到了韩寒父亲韩仁均的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2400797.htm#2),知道了韩仁均从小喜爱写作,工作期间写了大量的文章,从1980年到1999年,几乎每年都有作品获奖。而1999年韩寒的《三重门》发表后,仅42岁的韩仁均就从此封笔。一个这么热爱写作的人没有特别的原因突然就不写作了,这是非常非常不寻常的,可以说是毫无可能的。唯一的解释就是韩仁均一直就没有停止写作,只是把自己的作品以韩寒的名义发表而已。从此一个会写作的韩仁均消失了,一个不学无术、7门功课挂科的叛逆少年韩寒一夜成为天才少年作家。现在我的想法就像方舟子一样,韩寒的作假机率是100%,而不是99.999%。

随着事件的展开,事件的意义和走向已经成为讨论的焦点。关于事件的意义,目前大概有三种看法。其一是青少年韩粉和挺韩作家,这些人认为即使韩寒的作品有人帮助修改、润色,也不能怀疑韩寒的能力,方舟子应该停止打韩。其二是以人大教授张鸣为代表的一大批人,认为文学创作的东西你可以虚构,你不可能找到证据可以100%地证明韩寒的作品存在造假,哪怕可以证明到99.9%也不能说明问题,因为人家相信韩寒就是少有的天才,所以打假没有意义,最后肯定是不了了之,还不如关心一下其他事情。其三是方舟子本人的观点,方舟子认为至少韩寒早期成名作有人代写的可能性很大,正是早期的作品使他成为天才少年作家,而天才作家的头衔是韩寒能够成为所谓的意见领袖的基础,所以韩寒走上神坛是一个骗了13亿人13年的大骗局,打假很有意义。但可能是出于方舟子的善良吧,说到打假的目标,他多次提到,只要韩寒承认自己少年时候犯下的错误就不再追究,而且自己只是分析韩寒的作品,让更多的人了解真相,只是争取所谓的骑墙派,对所谓的韩粉,方舟子认为是不可能改变他们的观点的。

韩寒事件不禁使人想起2007前的周老虎事件。韩寒事件和周老虎事件都是由网民发起的,通过网络平台的全民揭假运动。周老虎事件由于网民的坚持,最终使造假者周正龙受到应有的惩罚,也极大地威慑了当地政府的造假行为,为我国的社会体制健全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周正龙造假只是被一个县政府利用,借此向国家骗一点钱而已,即使造假得逞,造成的影响也没有多大。而韩寒造假造成的影响不是一个数量级的问题。如果造假事件属实,我相信不仅张鸣不会答应,就是最忠实的韩粉也不会答应。我和方舟子观点不同的是,打假的目的就是要在弄清事情真相的基础上,要么证明韩寒没有造假,还韩寒一个清白;要么彻底证明造假属实,不仅要改变骑墙派的观点,更加重要的是要使被蒙骗的广大青少年彻底醒悟,认清骗子的真面目,彻底消除由此产生的不良影响。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我想韩寒事件将是方舟子打假生涯的最大贡献,对重建我国社会被扭曲的诚信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下面是假设韩寒的早期作品是其父韩仁均或其他人代写为真的前提下,就韩寒事件几个具体问题提出我的看法。

韩寒事件的性质:对韩寒事件性质的认识关系到对韩寒事件意义的正确认识,如果对韩寒事件的意义认识不清,就有可能不了了之,整个事件成为张鸣等人认为的无聊的事情。对韩寒事件目前有代笔说、修改说和造假说等。有些人认为代笔是很正常的,比如大多数领导人的报告,文章都有秘书代笔,韩寒有人代笔也无所谓,根本不需要认真。根据这种讲法,那么韩寒事件实际就没有任何意义。修改说认为,韩寒的早期文章也可能主要还是韩寒写的,他的父亲只是帮助了他,如帮他构思、修改、润色等。如果是这样我想也是无可厚非的,只要韩寒说清楚哪些部分是他爸爸的贡献就可以了。如果像方舟子和网友推断的那样,韩寒参加新概念作文竞赛的文章完全是韩父事先写好的,最多就是修改一下变成是像韩寒写的,那么这是彻头彻尾的造假,而不是简单的代笔、捉刀润色等。如果说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可以用别人写的东西冒充自己写的不是造假的话,那么我高考找人替考也不是造假了。如果造假成立,整个韩寒事件就是建国以来最大的大骗局,不仅是在文坛。

韩寒事件的意义:中国社会最终需要走向更加文明、更加民主,而诚信体系是文明、进步、民主的基础。人们对伪劣商品、假药、地沟油、官员造假等深恶痛绝,对周正龙造假深恶痛绝,人民需要真相。韩寒造假如果被证明是真的,揭露他的意义绝不是揭露普通作家造假那么无足轻重了。如果说韩寒靠新概念作文大赛只是取得复旦大学的破格录取的好处,那也还是一件小事,问题是韩寒现在已经在前期作品造假的基础上,成为意见领袖、青年榜样,他对社会造成的影响不是一千个、一万个周正龙可以相比的。韩寒靠造假取得的成功是对社会公平体系的极大破坏,尤其对青少年造成极大的不良影响。揭露造假,并根据法律给予相关当事人应有的处罚,可以完全消除韩寒事件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对重建我国被破坏得体无完肤的诚信体系也有深远的历史意义。让真相大白于天下对倒韩派,甚至骑墙派的意义都不是很大,应为这些人对韩寒神话本来就不相信,或者不太相信,或者是不敢相信(因为韩氏父子的双簧实在太低级了,正常人的良心是绝对不敢相信的。)。韩寒事件如果能真相大白的话,最大的意义在于它能使广大的对韩大神盲目崇拜的青少年彻底觉醒。只有这些人彻底觉醒了,韩寒事件造成不良影响才可能基本消除。

打假的最终目标:鉴于上述分析,韩寒事件具有重大意义。打假的目标只有两个,要么证明韩寒没有造假,方舟子道歉,还韩寒父子清白,韩寒成为名符其实的天才作家、继续充当意见领袖,只要他自己愿意;要么证明韩氏父子造假属实,依法给予当事人相应的法律处罚。这里提的是法律处罚,周正龙靠造假获得区区几千元的利益要受处罚,韩氏父子及利益集团的造假收入岂止万倍,为何就不要处罚?方舟子实在是太仁慈了,只需要韩寒承认错误就可以放过他,广大网民答应吗?法律允许吗?韩寒自己在呼吁民主、自由,难道只有你有造假的自由,周正龙就不行呢?所以韩寒也不会同意。所以,打假的目标只有二者居其一,任何居中的结果都是失败,打假就毫无意义,就成为一些人讲的一场闹剧。

打假成功的可能性:今日的韩寒已不是昨日的韩寒,从这点来说打假已经成功了。但我这里定义的成功是青少年韩迷的倒戈,韩寒被彻底拉下神坛,还原他本来面目。也许只有这样韩寒可以再也不要“装逼”,真正地活一回自己了。确实,凭目前的证据,让青少年韩迷倒戈是不太可能的事情,这就决定了打假成功的困难。但打假成功也不是不可能的。首先方舟子和广大网民已经找到了许多证据,在这些证据面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相信韩寒造假无疑。只要继续努力,找到更多的证据,就可以争取更多的人。其次,韩寒自己已为自己挖了很多大坑,这成为倒韩成功的一个非常有利条件。如韩寒说自己没有团队,自己的作品都是独立完成的,甚至找出一行是别人代写的就奖励2000万,这就是一个大坑。因为,如果韩寒面对质疑说他的早期作品确实受到父亲的帮助、博客也有朋友帮助修改,那么你指正他造假就十分困难。现在我们只需要证明一行以上的文字确实不是他写的就可以了。韩寒父子要起诉方舟子,在我看来他是自己要往自己挖的坑里跳了。如果真要打官司,对韩寒提供的证据进行司法鉴定,我几乎可以肯定可以找到韩寒造假的证据,而且这个证据是铁证,他是无法辩驳的。从韩寒两次起诉,又马上撤诉的情况分析,韩氏父子已经没有胆量再继续起诉了,否则对他自己确实不利。其三,青少年韩粉和其他挺韩派人士也不是铁板一块,大多数人在越来越多的证据面前还是会恢复理性的,即使是目前看来的死硬派,他们的不承认,实际上也只是不敢承认而已,其实他们心里也一直在打鼓,会不会有诈呀。因为人们太善良了,根本不肯相信世界上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我相信,一旦找到铁证,给现在的死硬派激起来的愤怒绝对不会亚于骑墙派的。其四,网民有周老虎的打虎经验,随着事态的发展,国家机关有可能介入,一旦进入司法程序,离真相就可能不太远了。

打假策略的调整:麦田最初对韩寒的质疑是有理有据的,但在证据方面存在一些漏洞,结果被韩寒抓住,马上反击,导致麦田很快缴械投降。如果没有方舟子和广大网友的加入韩寒这次就可能逃脱了。方舟子的举证是非常有说服力的,但仍然存在几个比较弱的推断的证据,也被韩寒抓住,作为反扑的理由。实际上现在已经找到的证据,已足以充分证明韩寒造假事实成立,但韩粉们不会用理性的心态耐心分析所有证据,当他看到某些不是很强的证据的时候,总可以找到各种理由否定它,会认为韩寒就是一个例外,即使只有亿分之一的可能,也可以产生韩寒。所以现在已经非常明显,打假成功最关键的就是要找到铁证。所谓的铁证就是只要是思维正常的人一看就不会有怀疑的证据,或经司法机关鉴定的证据。为了获得铁证,我觉得在打假策略上需要做两个调整。其一是从广泛收集证据调整为集中精力寻找突破口。在网友继续寻找更多证据的同时,从中抽出几条特别强的证据,呈现给社会,并要求韩氏父子回答,以期从1-2点开始突破。我相信,只要有突破口,韩粉集团就会土崩瓦解。其二是司法上从被动应战调整为主动出击。现在韩氏父子硬挺下去的底气恐怕不多了,很有可能不敢再起诉。如果最后司法不介入,很有可能韩寒事件的结果就没有周老虎事件那样的成功,甚至还会成为一场闹剧。要使司法介入,一方面需要倒韩团队再接再厉,进一步壮大声势,扩大影响;另一方面,可以以读者的名义把韩氏父子及利益集团拖入诉讼,参加新概念作文大赛的人也可以以比赛作假为由把韩寒和主办单位告上法庭。只有通过司法,才可能最后使韩寒出示的“呈堂供证”变为真正的呈堂证供。

韩寒造假证据链分析和突破口:根据网友的分析资料,可以把韩氏父子造假的证据总结为几条证据链:1. 现有证据可以形成韩仁均父子造假动机的证据链。根据现有资料可以把韩仁均在造假事件中的心路历程推论如下。由于韩寒7门功课(包括语文)挂科无法升学,作为父亲的韩仁均需要给儿子寻找出路。他所擅长的只有写作,所以早已处心积虑地模仿儿子的身份写好《三重门》小说,以备不时之需。新概念作文大赛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居然能用自己的文章蒙混过关,还获得一等奖,并被复旦大学破格录取。由于韩寒的实际水平,到复旦必然露馅,所以选择退学。韩仁均借机通过媒体炒作,以韩寒名义发表《三重门》,获得成功。韩仁均虽然饱读诗书,也有一定的写作水平,但作为成人其作品质量不足以让他出名。如果是一个16岁的小孩能写出这样的作品,那他就是天才。所以父子合作,两个人的问题都解决了。于是韩仁均从此专职以韩寒的名义写作,甚至还提前退休。以上是根据现有资料所作出的唯一合理的解释。韩仁均无法解释在韩寒出道以后,他为什么就不再写东西了。因为他太贪婪了,他把所有的东西都给了韩寒,因为这样收入最大。请问哪位作家,你会由于你的儿子会写文章了,放弃你自己的写作吗?2. 《杯中窥人》现场作文造假的证据链。最初麦田以给韩寒出题的李其纲是韩仁均的大学同学有可能事先漏题为由质疑韩寒,由于证据不足遭到反驳。现在网上已有人找到《杯中窥人》的原文照片(局部),结合各当事人对韩寒参加那次复赛的回忆资料,已经可以形成完整的造假证据链。根据网友的分析,韩仁均不可能事先知道复赛的题目。韩寒那天上午没有去参加复赛可能确实是由于邮件没有送达,也许是由于复赛是现场作文,凭韩寒的水平,他根本不敢参加。(此地无银三百两,从韩寒在网上亮出家信以期证明真的是没有收到复赛通知这点来看,还真有可能这份信是造假的。因为没有人质疑韩寒没有收到复赛通知书,他为什么要去证明自己确实没有收到复赛通知书?)但不管是那种原因,不影响后面的分析。韩寒收到电话通知后打车去考场已近中午,由李其纲给他现场出题,以半杯水中放入一张揉成团的纸为题,要求写一篇文章。规定时间3个小时,结果仅一个小时,韩寒完成作文交卷,就是获得一等奖的奇文《杯中窥人》。网友根据作文内容、题目要求是纸,而作文中写的是布、监考只有一人、字迹比对、用笔颜色等证据还原了当时可能发生的情况。认为,李其纲在出题的时候,在附近的韩仁均可能看到了李其纲把一团什么东西丢进杯中,就大体猜到了题目,故借故给韩寒买中饭,找个地方用大约半个小时写就了这篇《杯中窥人》(原稿显示为《杯里窥人》)。由于监考只有一个人,韩仁均找机会把稿子交给韩寒。他的意思可能是让韩寒抄一遍,结果愚蠢的韩寒竟然拿到稿子后写上“上海市松江二中高一韩寒”几个字后就交卷了。原稿留有明显的破绽,因为韩仁均的字体和钢笔颜色与韩寒的明显不同,可是爱才心切的胡玮莳、李其纲等人居然没有发现,几个评委传阅后马上就认为是一篇难得的好文章,并马上授予了一等奖。推测《杯中窥人》的原文照片是展览期间有人拍下来的,那么这篇文章的原件应该还保存在新概念作文大赛的组委会。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原稿拿去做司法鉴定,一旦鉴定结果出来,就是铁证,那时韩氏父子怎么抵赖也没有用了。这是一个最好的突破口。 3. 韩寒的实际知识水平、认知水平、知识背景和作品的知识容量矛盾,以及和韩仁均背景符合形成完整的代写证据链。具体分析见网友的有关文章。4. 其他证据链。韩寒在《三重门》后的大量署名为韩寒的著作(书),大部分都会是韩仁均代笔的,需要进一步的分析。我想只要证明《杯中窥人》是韩仁均代笔就可以把父子俩抓起来,其他让他们自己坦白了。网络上的博客部分肯定也有韩仁均的份,不然韩寒也没有胆量悬赏2000万找代笔的人。有没有网友能通过技术分析,找出韩仁均电脑IP地址,进而分析韩寒博客和韩仁均的关系。

最后我希望有懂法律的网友参与进来,分析如何起诉韩氏父子,韩氏父子如果造假成立,根据法律应该接受怎样的处罚,如果政府不作为又应该如何应对。希望韩寒事件会有一个好的结果,会像周老虎事件一样取得网络民主的又一次胜利。

(XYS2012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