堕落的韩寒
作者:何仁勇
写这篇评论是需要勇气的,因为一周前,我还在麦田质疑韩寒有一支“代笔团队”时,写过一篇评论《韩寒跟麦田认真就输了》,旗帜鲜明地支持韩寒,也因此被不少网友赐以“韩粉”的帽子——如你所知,这帽子前多半还有一个形容词“脑残”。
但互联网世界就是这样诡谲多变。几天后,韩寒在博文《正常文章一篇》中回复麦田,顺便把一边看热闹的方舟子筐进来。这下好了,随着麦田的高调道歉,麦韩之争迅速演变成一场更激烈的方韩之争。
必须指出,方舟子在介入之前是有失误的。比如,他在微博中指出“韩寒把从2006年12月13日到2007年9月18日长达9个多月的博客文章全删了。”由此评论,“一边重金悬赏,一边销毁证据,更让人觉得悬赏没诚意。”事实上,韩寒删除文章发生在2008年,而不是在“重金悬赏”的2012年。
方舟子不是韩寒的读者,对他关注较少,发生这种误解虽然令人遗憾,倒也情有可原。毕竟方舟子并没有打算介入麦田韩寒之争。他两次回复网友均表示,“对韩寒不感兴趣”。可就因为这个失误,导致愤怒的韩寒把方舟子拉进了战团。韩寒在《正常文章一篇》对此进行了解释之后,指责方舟子“要么不够严谨,要么别有用心。”
继而韩寒又解释了“回应郑钧的文章在郑钧发表文章之前就发表了”一事,洋洋洒洒数百言。可是,这话方舟子从未说过。不仅如此,也许韩寒在写作这篇博文时已经出离愤怒了,他对着电脑敲出了这些文字:“方舟子先生,你为了查资料进行科普和打假,你电脑前一坐就可能到凌晨三四点,但我要是一口咬定你有个利益团队,并假装说好像听圈子里的朋友说过,又说好似曾经和你辞退过的枪手吃过一次饭,那你这辈子都说不清楚,请问孤独坐在电脑前的你,你为了你的事业45岁头发就秃了,我给你这么来几句,你他妈的会不会胸闷。但我不会这么做,因为这是最下流的招数,利用作家职业无法自证的特殊性,披着质疑的外衣,干着诽谤的勾当。作为半个同行,你推己及人,我他妈的无数次一个一个字敲到凌晨,敲了十三年,我他妈就不胸闷吗。”
事实上,至少在韩寒这篇博文发表之前,方舟子并没有质疑韩寒背后有“写作团队”—— 在这之后,方舟子也仅仅讥笑韩寒有一个“错别字团队”,这可是韩寒自己都承认了的。方舟子只是在别人讨论这件事的时候,多了两句嘴(其中一句话因为不知情说错了),韩寒就毫不留情地问候了他的母亲。当然,韩寒是聪明的。为表示“公允”,他在问候方舟子母亲之后,也顺便问候了自己的母亲——据此我相信,至少这篇文章是韩寒自己写的。
好吧,战事就这样爆发。
韩寒和方舟子都是我欣赏的公众人物。因此,不愿意看到他们因为琐事而起干戈。不过,既然已经发生,就好好欣赏一场网络上难得一见的“华山论剑”。正如网友“启风居主人”所言,“方舟子之前所有的对手绑一块,也不会比韩寒聪明;韩寒过往全部的论敌加在一起,也没有老方执著。”如果双方能够上演一场精彩的网络论战,倒也为春节的到来增添一丝乐趣。
应该说,在战事发生之初,我是比较倾向于韩寒这边的,还多次在微博中批评方舟子以韩寒的粉丝说事儿。因为每一个公众人物的背后,都有一群默默骂娘的粉丝。韩寒如此,方舟子本人也不例外(评论员李铁就多次把方舟子的粉丝当做方舟子本人的“罪状”)。公众人物并没有教育粉丝的义务。拿此说事,比较没品。不过,韩寒在论战中的表现实在令人失望。没有严谨的逻辑,没有清晰的证明,没有详实的证据——全篇都是小丑般的插科打诨加流氓似的人身攻击。就是这样的垃圾文章,新浪总编辑老沉居然拍手称好;敢情新浪流行审丑了?
韩寒的论战套路基本上就是:
一、避实就虚。韩寒没有开微博,他主要在博客上活动。而方舟子是又开微博又开博客,两边都跑。由于字数所限,重要评论文章都发表在博客上。韩寒无视这一点,专门引用方舟子发表在微博上的140字评论,然后指责方舟子“断章取义”。
二、无中生有。就是把方舟子根本就没有说过的话,强加在他头上,然后巴拉巴拉一顿批判。在不知情的人看来,那自然是英勇神武,百战百胜。其实,还是先射箭,再在墙上画圈的把戏。
三、只问不答。所谓论战,一般都是有问有答。韩寒不是这样,他只问不答。比如,他在《人造方舟子》里向方舟子“咆哮”了五个问题。方舟子在博文“造谣者韩寒——答韩寒《人造方舟子》”中已经做了回答,而且给予了反问。但韩寒无视这一点,自顾自地在那继续“咆哮”……
总之,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就是韩寒在那满地打滚,不停撒娇:你断章取义你偷梁换柱你误导你造谣你传谣……“pia pia pia”清脆的响声之后,抚摸着红肿的脸庞继续又:你断章取义你偷梁换柱你误导你造谣你传谣……
在那著名的“中国人素质低,不配有民主”的韩三篇之后,韩寒就彻底堕落了。与方舟子的论战,更清晰地显示了这一点——当然,也许是我表错了情,没准这才是他的本色演出呢。
(XYS201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