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过韩寒与方舟子谈论现今的中国

透过韩寒与方舟子谈论现今的中国

作者:南溟鸟

全球最具影响100人(美国时代周刊),这样的荣誉不知要羡煞多少旁人,也要令多少80后的有志青年汗颜。韩寒做到了,用中国人的方式做到了。去谈论多少人帮助韩寒刷票而让其“黄袍加身”并无意义,而真正有意义的是去“学习”这“全球最具影响力的100人”怎样影响了中国。

我并未过多关注韩寒,也没有看过他的文学作品,因为根植在我脑海里的理念是,没有长时间的生活经历,也就是不够老,是写不出什么好的文学作品的。看看当代最具影响力之一的作家J.K.罗琳,闪婚闪离,依靠救济金独立抚养女儿。这会不会让人们想起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哈利波特系列相信对全世界都有广泛的影响,可是韩寒,这个“天才”作家,他带来的影响力究竟有几许?又到底影响了什么?

有人说韩寒的出现批判了中国当今的教育体制,是的,当年是这么回事,这样的“天才”确实让人眼前一亮,而他多门功课不及格使得广大群众对中国的教育体制产生怀疑。可如今,方舟子的推论正在使“韩寒并不是天才”这个推论成立的几率无限接近于100%,其实事情到现在已经基本结束了,虽然没有实质的证据,但韩寒的文章以及口供出现了太多疑点,这些疑点不能算是证据,可都是小概率事件,比如大部分人不会把作文题目里的纸改成布,大部分人不会称比自己年长5-6岁的女人为小姑娘等等(详见方舟子的博客),很多“韩粉”都说这都是有可能的,是有可能,可是概率很小,而这些小概率事件并在一起爆发于一个人身上,比你站在街上被闪电击中的概率还小,它会有可能发生,只是概率论会告诉大家,小概率事件=不可能事件(详见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所以真相在有些人眼里已经很清楚了,可另一些人就不一样了,他们就像赌徒,明知在赌场里十个人有九个都是输家,但这些赌徒永远心中坚信自己就是那十分之一。这样你也只能送出一句:GOOD LUCK。

奇迹就是小概率事件,天才也是如此。他们如此美丽如此让人喜欢也是因为不长有的缘故。韩寒这样“百年一遇”的天才当然会受到大家的喜欢和爱戴。可谁知到头来一切都是谎言,这些谎言欺骗了些许教授,些许名人和广大读者,但最重要的是这些谎言,欺骗了民众对中国教育的认知,他负面影响了青少年对学校和考试的态度,从这一点来说韩寒是有害的。

谎言和欺骗背后,就是利益。韩寒不是一个人,他背后是一个集团,是一个既得利益集团,不管是因韩寒挣到钱的,还是因认识韩寒而感到很有面子的,他们都属于既得利益集团里的一份子。他们支撑着韩寒,不愿韩寒倒下,因为韩寒一旦倒下,他们就会损失自己的利益。这让我想起了金正日,他是一个人吗?他是一个人把朝鲜管理的“井井有条”吗?不,他不是,他的身后当然也会存在着一个既得利益集团来帮助他。金正日死了,但既得利益集团还要保持自己的利益,怎么办?好吧,就让一个80后的金正恩上台。他精通政治?精通军事?还是也像韩寒一样可以写出《三重门》?他都不是。但他最大的功用就是保住既得利益集团的利益。韩寒也具有一样的功用。

起初觉的韩寒背后的这个既得利益集团应该有不小的规模,但转而又发现,他这个集团的规模,应该占据的大半个中国社会,让我们姑且将其命名为“骗集团”。是的,骗已经成为中国的一种主流风气。股市的庄家会操纵一只烂股来欺骗股民,地产商会捂盘惜售来提高自己的利益。地沟油,毒牛奶,骗子们会用尽一切行骗的手段来榨取利益。料想连年亏损的中石油应该也是骗子们的行骗工具吧。中国人行走在自己的土地上会格外小心,处处多留一个心眼,因为大多数的国人会为了利益欺骗别人,所以在这个国家,骗子是无处不在的。在这样一个骗子即群众,群众即骗子的社会里,应该会有不少人支持同情韩寒,因为它们都靠“骗”来为生。拥有这么多成员的大集团是不能被推倒的,就像“韩三篇”里观念,党即人民,人民即党,不要试图去推翻党,因为推翻它就等于推翻自己。

然而方舟子出现了,这个略带偏执的生物学博士以打假而闻名于中国大陆。很多人不喜欢他,觉的他“很闲”,没事抓人小辫子,他们认为独善其身才是君子的作风,最好去隐居田园,像陶渊明,刘禹锡一样,方为君子之道。然而方舟子是海归博士,他的思想或多或少受西方影响,西方人并不会把“隐居田园”的人看做是“高手”。他们只会认为你就是种菜的。如果你没有留过学或深入研究过西方的思想,方舟子的所作所为你可能真的不太能理解。如果你有机会到美国旅游,你会看到有很多广告牌上写着”If you see something, say something”.这也许能给你一些线索。

方舟子并不是一个偶然的出现,他的出现代表着这个社会里的另一个集团的壮大。这个集团不擅长行骗所以他们不屑行骗,因为不擅长,所以他们希望社会能转而成为诚信社会,在诚信社会里,这个集团才会得到更多了利益。这个集团大部分由真才实学的人组成,姑且称之为“诚集团”但人数远远不及“骗集团”来的多。所以韩寒与方舟子的对决不是他们两个人的事,而是这两个大集团的对决,这也无怪乎网络上讨论的人如此之多。这两个集团的冲突也不是从现在开始的,但当下这个冲突也应该算一个小高潮了。我们希望看到的,是他们间的冲突愈演愈烈,这会表明“诚集团”的人数在慢慢接近于“骗集团”,只有势均力敌,竞争才会激烈。

可如何才能使“诚集团”的人数慢慢增加?我猜也只有靠教育和社会舆论导向。就如“小三”这个社会问题,在美国也会有,但数量很少,美国的女性大部分受过良好的教育,都很独立,不太会为了钱去充当第三者。而且社会舆论对出轨的已婚男女都很不留情面。这样的社会舆论对青少年也会有很大的影响,因为他们会从小就知道这是很严重的问题。又如美国的电视节目的分级制度也很严格,很多频道播出的节目如果出现“三字经”,都会被“bi”的一声屏蔽掉。很多国人会觉得无所谓,因为我们都知道那个词是什么,屏蔽不屏蔽有什么关系,但事实是,屏蔽掉这些词会让孩子们觉的,这个词是不好的,说话时不能随便用。反观中国,很多男士以有个漂亮的“小三”为荣,旁人也会说这个男人有本事。电影电视,甚至就连知名人士的博客微博,也是“三字经”频出,这让只会让人觉得说不说“三字经”是无所谓的事。再如韩寒这个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也能不了了之,那只会告诉我们,骗不骗无所谓,只要能赚到钱才是最重要的,这也只能使更多的人加入“骗集团”,也许将来还会成为中国特色,国外游人也许会专门前来体验在一个“处处骗,时时骗”的国度里会有什么趣事发生,这倒也并不失为一件美事。

我的窗外蓝天白云依旧,我的内心暴风骤雨不停

(XYS2012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