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饶毅建言:学界无赖多,捧人须谨慎
作者:科学印赛德
最近国内韩春雨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到今天对于韩春雨诺奖级成果的真伪似乎还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河北科技大学的两次回应都遮遮掩掩、不痛不痒,对于这样的态度我们并不吃惊,但是我们必须为12位学者的实名发声鼓掌。
前一段时间方舟子发文《调查韩春雨造假问题的最终解决办法》,建议由当初曾经力捧韩春雨“NgAgo”基因编辑技术的饶毅、鲁白、邵峰实验室来重复韩春雨的实验结果,以正视听。一周后又发文《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举报河北科技大学韩春雨》,我不禁为方舟子捏一把汗。你一介书生,手无实权,说什么别人都不会当回事的。更何况看似一篇科研文章,背后的利益集团排了一长队,河北科技大学的领导什么风浪没见过,肯定会一再拖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最后名利双收的还是韩春雨和河北科技大学,你们这些知识分子叫唤一下过过嘴瘾也就可以了。就象封建时代大地主家的几房太太一样,慌称怀孕的那一房肯定能得到更多的好处和临幸,最后能真怀上也说不准呢。
这边方舟子一剑封喉,让饶毅等确实下不来台。有人就说,方舟子这人怎么活了这么多年还没活明白啊?不要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就连饶毅都有可能不理你。饶毅毕竟还是有科学家的涵养和担当,联合邵峰向河北科技大学校长建言,要认真仔细核实韩春雨的研究成果,慎重考虑吹捧韩春雨的活动。这封信写的已经非常婉转了,几次三番终于得到了河北科技大学校长的珍贵回复,见惯大世面的校长无非就是几句官话把他们打发了事,“学校将认真考虑他们的建议,同时希望继续支持河北科技大学的建设与发展”云云。饶毅仅仅是北大的教授,邵峰也就是新科院士,他们的话对河北科技大学根本不可能起到任何实质性的作用。校长大人在回复的时候估计在心里大声说:你们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休挡我财路!在中国现在的大环境下,河北科技大学校长不理睬他们根本不会有任何问题。
不是马后炮,韩春雨的“成果”从一发表我就一直持怀疑态度,倒不是因为我看低他的教育背景和工作单位,而是这种“国际一流的技术推进”一般都不会是横空出世的,尤其是在现代生物学已经很成熟的年代,某个领域里出现突破性的成果一般都是很多年研究的积累。某一项突破性技术和发现一般都会是多篇文章成果的叠加,而且一般本领域都会对主导这一发现的科学家有一个较一致的认同。这是目前科学共同体的一个特征。综合目前中国12个实验室和国外实验室公布的信息,到现在为止,我们基本已经可以肯定,NgAgo基因编辑技术是造假。最后的处理结果如何我们拭目以待,但我对邵峰所说的“现在重要的不是给韩春雨本人下个结论,而是把事情推向正规程序,按照通行的学术规范来处理”不以为然。韩春雨的NgAgo基因编辑技术是否可行是第一个需要回答的问题, “按照通行的学术规范来处理”,怎么处理,谁来处理?所谓的按学术规范处理无非就是《自然·生物技术》撤稿而已。我们可以设想,《自然·生物技术》杂志那边什么时候给出结论还不知道要等到猴年马月,等那边放出消息,这边韩春雨和河北科技大学早已是千帆过尽、名利双收了。而且这种涉及到大笔国家经费的问题是仅仅按照学术规范处理就够的吗?
依照国外对伪造数据的处理方式,对造假者本人的定论和处理是处理科研造假中很重要的一条。几年前Duke大学的副教授Anil Potti因为伪造数据被查出导致多篇高影响因子的文章被撤稿,Anil Potti于2010年被迫离开Duke的faculty职位。Duke大学面临患者起诉,他的导师因为这一事件的影响被迫关闭实验室,他本人也被要求在五年内任何因联邦资助的研究都必须被监督。题外话,此兄因为有印度的MD学位和美国的医师执照,现在在美国行医。不过他“辉煌”的历史在网上可以被轻易查到,不知道还有谁会放心让他看病。还是Duke大学,几年前临床研究协调员Erin Potts-Kant被同事举报数据造假,此人在William Foster教授的实验室工作八年期间共发表38篇文章,其造假行为在被ORI(科研诚信办公室)调查定论之后,Erin Potts-Kant在2013年被迫离职,而且Duke大学有可能面临其使用假数据得到的所有联邦资助三倍数额的罚款(约2亿美元)。美国的科研诚信办公室属于政府部门,具有很大的权力,直接监管多个部门的研究诚信活动,其中包括我们熟悉的NIH(美国卫生部)和FDA(美国药监局)。ORI这种对造假者个人和单位进行的强制性和惩罚性处理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震慑作用。反观国内,河北科技大学的“处变不惊”就不用说了,韩春雨那边到现在还是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态度,放话“我为什么要自证清白”,未免让人觉得他真的对不起饶毅在几个月前对他的褒奖,为饶毅觉得不值。无论你的结果是不是禁得起推敲,作为一项广为关注的“成果”的拥有者,面对质疑最起码态度要端正,要有科学家面对质疑最起码的常识。我们的政府部门,对待这样的造假行为有相关的监管措施吗?
古今中外科学界的大佬们都有一个传统,对于新人尤其是自己欣赏的或有裙带关系的新人都会尽力去扶持,创造各种可能的条件让他们成功。这是因为科学事业是一个很脆弱的事业,哪怕你对新人和新成果去全力扶持,突破性的发现和发现者最后都有可能会失败和被忽略,最后掩埋在历史的荒烟蔓草中。正所谓“慧眼识英雄”,又曰“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饶毅多年来致力于科学史的研究,想来对这一点体会颇深。据传中国医学或生理学诺奖的开胡甚至都与饶毅的推动不无关系,我们对他在这方面的建树表示钦佩和祝贺,但他在挺韩春雨的过程中确实有点用力过猛了。殊不知在当今的科学领域,沽名钓誉者甚多,捧新人还需格外谨慎。
(XYS2016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