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于美中之间,四名霍普斯金大学毕业生写给华人父母的信
撰文:李思敏 (Victoria Li),宋经纬 (Jerry Song),谢杨依然 (Wendy Xie),赵泽洲 (Zach Zhao)
我们是分别成长穿梭于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四位大学毕业生,写这封信的目的是希望创造一个在种族问题上,促进不同群体之间互相理解交流的平台,同时希望给看待当前事件的提供一个历史背景。跟许多读者一样,我们也在拼命试图读完最近在美华人社交媒体上多如牛毛的公开信。在关于上街游行和种族歧视的讨论中,我们读到从”我们和你们站在一起“ 到“这是左派洗脑”的两代人各种不同的看法。
我们四人都是从小在国内长大,各自有在中国和美国不同的成长经历,后来到了美国继续完成学业。对于我们来说,中国和美国两边都是家。成长于全球化的世界里,越来越多的新一代年轻人如同我们一样,在多个国家和社会中的经历都是我们世界观和身份认同形成的重要部分,于是我们想从自己成长的角度来开启一个对话。
刚刚踏上美国国土的时候,也许是我们第一次真正接触关于美国黑人以及种族歧视的社会问题,记得当美国同学给我们讲这方面的问题的时候,我们半信半疑:心目中繁荣的美国怎么可能有这么严重的社会问题?对朋友所说的种族不平等只有模糊和浅显的认识。
到巴尔的摩之前听很多人提醒这个城市“非常乱”,“有很多黑人”,“得小心”。我们四个人也都在巴尔的摩亲身经历过2015年的Freddie Gray抗议游行。在美国的这几年来,在每一个新的地方,我们努力地聆听,睁大眼睛去观察身边发生的事情。这些年在巴尔的摩的经历促使我们更多地去了解美国种族的历史和问题。渐渐地,我们开始形成了对巴尔的摩这座城市,对种族歧视,和对美国社会的判断和看法。
在历史进程和社会运动面前,每个人的认知,知识背景和亲身经验都是不一样的,而笼统地用“华裔美国人”来概括所有人的经历与故事必然存在它的局限性。在此次因George Floyd的死而引发的社会运动中,我们眼睁睁地看着在美华人两代之间,不同群体之间,寻常充满火药味的关于黑人种族歧视的交锋,最终演变成拒绝沟通,互相指责或否定的争吵。我们理解每个人在此次上街游行事件中的参与积极性有高有低,每个人的看法也不尽相同。同时,我们意识到促进积极的对话和理解势在必行。作为华人年轻的一代,我们希望被上一代人聆听和理解,与此同时,我们也愿意去聆听和了解比我们年长一代人的看法和故事。我们鼓励大家主动倾听和理解不同声音,主动去和跟和自己意见相左的人交流,推动华裔群体之间的互相理解。
华人在美国被压制的历史与黑人被歧视的历史紧紧相连,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美国长达60年限制华人进美国的1882年开始实施的《美国排华法案》。1865年内战之后,美国废除奴隶制,依赖奴隶制的美国西部的种植园系统开始衰退。万急之下1869年孟菲斯大会上白人种植园主们提议让中国人来代替非裔人,因为他们听说中国工人拿的工资极少却又吃苦耐劳。很快报纸开始鼓吹中国人在抢白人工人阶层的生计,从1869年开始,歧视中国人的情绪被夸张的报道煽动了起来。
1876年为了能让自己的候选人拉瑟福德·伯查德·海斯当选美国总统,共和党把联邦政府的军队从西部撤离,美国重建种族平等的机会彻底崩溃。军队从西部撤离,也带走了美国内战用血赢到的公民权利。西部议员重新恢复了在华盛顿投票的权利。歧视亚裔人的群众等待的时机到了。
那么,在1882年5月6日《美国排华法案》是如何在议会通过的呢?美国历史上对于在美华人最歧视华人的政策《排华法案》的基础是歧视黑人的政策。当时中国人大部分聚集在西部的大城市里,所以这个法案对于西部的议员是非常重要的提案。但是中东部和南部的议员支持《排华法案》的原因可能并不是因为他们自己歧视中国人。相反,他们很有可能从来没有见过一个中国人,在自己的州里面也没有很多中国人。但这些中东部和南部的议员意识到,如果他们和西部议员同流合污,支持西部议员《排华法案》,那么他们自己继续推进歧视非裔群体的政策(剥夺他们投票的权利)就有希望了。于是这些议员一拍即合,由此开辟了美国长达60年的反华政策。虽然《排华法案》于1943年被废除,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华人争取和平与平等的斗争已经结束。
时间快进到2020年,歧视黑人和歧视华人的政客再一次狼狈为奸。阿肯色州参议院议员Tom Cotton汤姆·卡顿2月份宣扬冠状病毒是中国生化武器失控的阴谋论,5月底又与参议员Marsha Blake玛莎·布莱克本递交了全面终止中国STEM领域 (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的研究生申请美国学生和交换学者签证的议案。这可能不仅仅会破坏中国人赴美学习的机会,而且会对已经在美国参与学习并有意回到中国的学者进行各种限制,其歧视华人动机极其明显。6月初他又在《纽约时报》发表一篇具有歧视黑人的文章,提倡美国派军队镇压抗议武警游行者们。6月7日,在我们写这封信的同时,这篇充满歧视的文章引起了公众的愤怒,最终导致了该文章在《纽约时报》的编辑James Bennett詹姆斯·本内特递交辞呈。
在这个时候,马丁·尼默勒写于纳粹德国二战时期的名言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在这个时候所有有色人种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懈怠和不作为最终会导致一损俱损。
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 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 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没有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 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没有说话── 因为我是新教教徒; 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 ——马丁·尼默勒
在我们眼里,我们所生活的社会离真正的平等还有很远的距离。华人在美国被压制的历史与黑人被歧视的历史直到今天也是我们对美国少数民族前程看法的来源。我们应该站起来阻止那些让这个社会更加分裂和不公的声音。
写信之前,我们四人主动跟家人朋友开启了因为游行而引发的关于美国系统性种族歧视的讨论。刚开始一方呼喊:“美国黑人的困境很糟糕,但是抗议的人砸商店是我无法接受的“,另一方表态:“商店被砸了很糟糕,但警察对黑人歧视和施加暴力是我无法接受的。” 我们常常争议到半夜。从激烈的争论当中,我们尽力保持理性和尊重,意见不同的双方最终认识到了这是一个互相学习和理解的机会,一个实现家庭沟通进步的机会,也是一个对种族问题,政治问题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思考的机会。
写这篇信的初衷不仅仅是为了在美华人的利益,更是为了能有一个更好的未来。但更好的未来应该更公平,更多元,它不仅仅只与华裔美国人有关,它更与这个社会中的每一份子都息息相关。这就是为什么今天作为华裔这个群体我们发声的原因:不仅仅为我们自己,也更要为那些声音不容易被听见的少数群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尊重上一辈父母的付出,同时理解为下一代创造更和平包容的社会的初衷,因此我们也希望能尽力为子孙后代营造一个更加公平,公正,公开的社会。
作者在此提醒读者们(特别是霍普金斯大学学生,校友和家长们)普金斯大学去年建立了一个私派武警,值得读者们在此话题上了解关于高等教育机构和种族有关的政策。
本文英文版: https://chineseamerican.org/p/31705 (请复制上面地址到浏览器访问,或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相关资料: 《反黑人情绪与种族主义》一系列中文的相关资源(石墨档案) 援助 “黑人的命也是命“运动的资源和报道(中英文Google Document)
值得关注的相关美国民间机构:
Chinese Progressive Association SF https://cpasf.org/ CAAAV: Organizing Asian Communities https://caaav.org/ Asian American Advancing Justice (many local chapters) https://www.advancingjustice-aajc.org
撰文:李思敏 (Victoria Li) Class of 2020, 宋经纬 (Jerry Song) ‘20,谢杨依然 (Wendy Xie) ‘19,赵泽洲 (Zach Zhao) ‘18 编辑:Jing 本文由作者授权原创首发于《美国华人》公众号
(XYS20200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