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必要,行不通——再驳樊代明的整合医学
作者:司履生
多年前,虽对整合医学有所耳闻,但因为它并未冲击现代医学的完整体系,所以并未特别关注。最近,因为网上有同学发樊代明的报告讲话,说讲话震惊国人。就想看个究竟。
樊代明,我原来也打过一些交道。对他的作为也有一些了解。知道他现在红得发紫,但在和我同辈的四军大的老人心目中,多有些负面评价,认为他和我们不是同一类人。尤其是他的申请和评院士的整个过程,传言很多,而且多数是负面的。在我的心目中,他和魏于全是一个德行,都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对他得的那些奖项,那些科研成果,申请的专利和发表文章,我只作为旁观者,留待时间之神的考验。
不过,打开视频,听了他的多场讲话,读了他的几篇“反对说医学是科学”和“医学与科学不同”的重要文章,总的印象是他不是一个严肃的学者,倒像是一个卖大力丸的推销员,一个政客,和他的身份,和他头上的光环极不相称,仅凭一知半解,竟敢罔顾事实,胡说八道。于是对他列举的那个医学与科学不同的17个方面逐一进行了批驳。
他在那些医学不是科学的讲话和文章中对现代医学面临的形势作了总结,认为自从把科学原理引入医学以后,医学分科越来越细,现代医学走了一条错误的道路,走入了绝境,已经陷入了无法挽救的危机。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用整合医学。整合医学是解决现代医学困境的唯一道路。
我们首先环顾一下国际上整合医学的现状。整合医学这个名词已经诞生20多年了。在英,美,日,韩等国,主要指的是非现代医学的传统医学。在美国,被称作传统医学或替代医学,简称CAM.其它各国一般也都使用这个名称,以区别于现代医学。美国的许多医院都成立了整合医学科,主要采用针刺,艾灸,草药,按摩,刮痧,气功,瑜伽,打坐,催眠疗法等给病人进行辅助治疗。日,韩,也大体上是这个模式,但是他们强调针灸,草药是他们的传统医学,日本叫汉方,韩国叫乡方。
中国台湾地区的一些医院也成立整合医学专科,是一个专门治疗杂症,涉及多个学科的重症的病人。“不同于其他临床科别以器官系统作为分科,医院整合医学以整个住院体系作为其执业“场域”。这种以场域为主的分科,早有急诊科与重症科的成功经验。更进一步,医院整合医学同时强调专责主治医师的领导(leadership)与协调(co-ordination)角色。初始目的为收治由急诊住院但不易分科的病人,解决医学中心急诊壅塞,尔后更及于因应住院医师工时制,以及面对医疗次专科化及碎片化的反思。以台大医院整合医学科为例,自2009年设立了整合医疗照护病房,收治急诊暂留病人,基于病人具有多重诊断、复杂共病症,因此这个团队结合了不同专科的主治医师,加上专科护理师、营养师、物理治疗师、药师、社工师、安宁共照护理师、伤口护理师、个案管理师等专业人员,以跨专业团队的整合医疗模式来提供住院病患的急性期照护。在全人医疗的概念下,满足各种目标族群的身、心、灵、社会需求为目标,针对因急性病导致生活功能下降、癌症或慢性器官衰竭已达缓和医疗需求、以及濒死期病患,发展出各种照护路径,并以跨专业团队会议、家庭沟通会议来落实出院准备与转衔照护,今年更把重心摆在推展聪明就医(choosing wisely)的理念与重点照护超音波(point-of-care ultrasound)的教育。由纾解急诊壅塞,提供以病人为中心、主治医师专责,全人医疗的住院照护模式、出院转衔照护,并进入医学教育领域,是台湾医院整合医学发展的完整范例。”
这就是世界各国的整合医学的大概。在欧美及日韩各国,整合医学都是作为现代医学的补充治疗方法。而台湾地区医院的整合医学科是作为急诊医学的补充,集合各科专家在一起,专门对重危的疑难杂症联合救治,是十分特殊的。总之没有一个国家打破原有的现代医学的医疗体系。
现在再看一下樊代明的中国大陆的整合医学。自从樊代明2012年在中国倡导整合医学以来,他在中国大陆地区做过几百场报告,连篇累牍的发了许多篇文章,提出要建立中国的全新的医学体系,他命名为HAOLISITIC INTEGRATIVE MEDICINE(整体的整合医学),简称整合医学。
樊代明在国内外,尤其是国内享有极高的知名度,是新中国培养的杰出人才,口才极好,讲演极富煽动性,具有一呼百应的效果。现在在中国大陆,似乎已形成气候,已成为中国大陆的主流呼声。樊代明的整合医学到底包括哪些内容,怎么整合,达到什么目标。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从人的整体出发,将医学各领域最先进的知识理论和临床各专科最有效的实践经验分别加以有机整合,并根据社会、环境、心理的现实进行修正、调整,使之成为更加符合和适合人体健康和疾病诊疗的新的医学体系。至于具体怎么做,有没有路线图,时间表,怎么试点,如何推广。虽然已经开了几次全国大会,这几天正在西安举行2019中国整合医学全国大会,有好几百医学院校的领导参加,雷声似乎很大,但似乎尚未付诸实施。这应当说是一种幸运。我最担心最害怕的就是那种所谓的闻声而动,像58年那样全国医药院校的以中西医结合为中心的医学教育革命和前后期合并,像文化大革命时期的那种破旧立新,像李岚清搞的那个大学办的越大越好,全国大学合并。因为每次这样的运动带来的都是破坏而非进步。
樊代明用了许多只有他自己才能懂的语言描述他的整合医学,例如他的三间健康学,空间,时间和人间健康学。他的整合医学是医学发展的“第三时代”,其核心包括整体观、整合观和医学观。他的医学发展的总体思路应该是:转化医学是路、循证医学是规矩、精准医学是路标、整合医学是理想。他的“医学与自然首先需要整合。”……医学与社会需要整合。医学与人文科学整合,再有医学与语言的整合。另外还有医学与工程的整合。中医与西医整合,医学与药学也需整合。与此同时也包括专业与专科的整合,医生与护理整合,……总之,给我的一个印象是,樊代明的整合医学和现在世界其它国家的整合医学不同,就是要对现代医学动大手术,要大合并,现在的医生不行了,必须重新学习,要成为多面手,每个医生都得掌握能防能治一切疾病保障所有病人全程健康的十八般武艺。今后的医学院校得朝着培养这样的医生的目标努力。
不唯如此,新华社还发了一个标题为(2018年05月04日)81名院士西安“论道”:“整合医学,未来医学领跑者。其中提到,整合医学,既要整合各层次不同医学,还要整合科学”。大会名誉主席、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樊代明院士说,“‘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整合医学必将成为未来医学发展的必然方向、必由之路和必定选择。”
看到这些,我不得不为这些院士的雄心壮志感到无比惊讶。天啦!不但要整合医学,还要整合科学。整合,如果按字面的意思理解,就是合并,综合,把分散的东西整理在一起的话,那整合医学,已经实属不易,更要整合科学,那得是什么样的超级天才才行。
首先,樊代明把他的整合医学拿来和《三国演义》第一回:“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比喻并不恰当。三国演义说的是国家的统一和分裂,那是在封建皇权统治下出现的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斗争,尤其是因为出现了一些政治野心家,形成的群雄割据。这和人类社会发展中的社会分工不是一个概念。人类从野蛮时期进化到现在的文明社会,经过了多次分工,从来是分工越来越细,从业的人所能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越来越精尖,还没有见过分出来的任何行业重新退回去合并成为一个行业。比如畜牧业,手工业从农业分出来以后,再没有和农业重新合并,反而畜牧业更进一步分化成为养鸡,养猪,养羊,养牛,人工养殖水产,等等,手工业也进一步分化成为更多行业,如木雕,石雕,玉雕,编织,刺绣,陶艺,针织,剪纸,印染等等。社会分工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社会分工能提高生产效率,创造价值,给人类带来更高的生活水平和享受。所以,一旦出现,没有人再退回到分工前的原始状态。
科学的发展也是越来越细化,那是因为随着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越来越高,越来越深化。需要探索的领域或者更为精微,或者更为浩瀚,需要投入更大的精力,付出更大的努力,或者需要更特殊的技能,而人的有限的生命和智慧不能和无法满足这种需要,只能把自己奉献给自己最有兴趣最专长的某个领域,成为某个领域的专家。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只能分科越来越细.比如,物理学的分支就有古典物理学,现代物理学,核物理学,原子物理学,地球物理学,生物物理学,机械力学,声学,光学,热学,电学,磁学,天体物理学等.现在恐怕没有人能把物理学的不同分支整合为一个学科或者是成为通晓物理学各个亚学科的专家.
医学也是一样,经过几千年,尤其是这一百年的发展。现代医学的体系已经相当成熟,一个原始的统一的学科已经分出不同的分支和学科,基础医学,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医学管理等,和相应的亚学科及次级学科。这种分科,是自然形成的,是按照研究和服务的对象及社会需要自发的发展起来的。不是谁别出心裁,灵机一动,头脑发热,另立山头,拉帮组派,结伙产生的。这样的分科对提高学术水平,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提高工作效率是有利的,对全人类和病人带来了福音。我读医学院的时候,没有寄生虫学,免疫学,这两门课都由病原生物学教研室讲授,内容就是一点点。后来寄生虫学和微生物学分开。免疫学发展很快,文化大革命以后,只好独立设科。内科是大内科,外科是大外科。临床上也没有营养学和肿瘤科。有一个急诊室,那是门诊下班以后接诊门诊病人的,病人到急诊室以后,由护士打电话要病房的值班医生去急诊室看病人的,根本没有急诊医学。可以设想,这样的急诊室对于心肌梗死,颅脑损伤,重症外伤一类的急诊病人会是什么样子。现在的急诊医学的确救活了过去根本不可能救活的许多病人。再说,大外科发展为普外,胸外,心外,神外,微创外科,手外科,骨科,颅脑外科,血管外科,骨科,泌尿外科,移植外科,肿瘤外科,并且把麻醉科从外科独立出来,同样是提高了相应疾病的治愈率,对病人绝对是有利的。试想,在心外科出现之前,多少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多少瓣膜病病人,冠心病病人,……,只能眼巴巴的等死,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更多的例子不用说。没有手外科或四肢外科的发展,那些因工伤事故而造成手或四肢残废会给社会和患者自己造成多大的负担和痛苦。试想让一个普外医生去处理手外伤的病人能达到手外科专家的效果吗。
总之,现代医学专科的发展是社会的需要。对病人对社会是有利的。至于樊代明说,现代医学的发展造成了医生见病不见人,医患关系紧张,病人挂号不知道找谁,成了整合医学的理由,完全是治病开错了药方。首先,见病不见人,医患关系紧张,不是因为医学分科过细引起的,不是医学分科过细的结果。两者根本没有任何因果关系。医生看病有没有把患者看作一个整体,这只能通过加强教育解决。把每一个医生都培养成或变成万金油医生,医生就能对病人态度好了,就会成为不是只知病而不知病人的医生,有这种可能吗。
樊代明的整合医学要把医学变成一个包罗万象,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融合人文,社会,语言,艺术,科学,医学于一身的通才,杂家,而其中的医学又是一个既懂现代医学,又懂中国传统医学,既懂医学又懂药学,既懂医师知识技能,又懂护理,还能进行化验和其它现代辅助检查的全能型医生。不过,樊代明本人以及他的鼓吹者和支持者是否想过,这是不是可能,和有无这种必要。任何人,包括樊代明这种天才也不可能成为如他所要求的全能型通才性医生。樊代明可以自己试一试,把他的消化病医院的一个病区作为试点,由他坐诊,变成一个可以接受任何疾病,又集医护,医药,医师检验师病理学影像学于一身,试验一周,一天,看看,看他如何操作,如何运转?我敢冒昧的说,别看他是号称中国消化病第一人,也有从医30多年的经验,见个非其消化领域的重症病人,恐怕也得抓头捞腮,一筹莫展。他的医院必定是乱七八糟,一塌糊涂,他的职工一定是牢骚满腹,怨声载道。原因很简单,他的设想是乌托邦,超过了人的能力的极限。严格一点说,他的这种主张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一种反动。
樊代明及其支持者想把科学其它分支,社会,人文艺术,语言也和医学整合在一起。借口是医生要懂得社会,要有说话的艺术,能给病人带来温暖。问题是医学院校的学生是已经经过从小学到高中十多年的学习过程,已经接触过社会,学习过其它必要的科目,进入大学,学习一个毕生服务社会的专业。他们原来学习过的那些知识应当已经足够成为一个医学专业人员所具备的基本能力。教育是一个过程,小学,初中,高中应当有不同的任务。不能让大学教育包揽整个学习阶段的所有任务。事实上,也没有任何一个大学能承担起这样的任务。樊代明显然连这个起码的知识都不懂,所以才想入非非,提出医学要与其它所有学科整合的荒谬主张。至于医学科研,尤其是基础研究需要其它科学分支的知识, 那也是只要极少数的人达到这个水平,那也是在学习医学以后继续深造的问题。绝无必要为了少数人的更高水平培养,让所有医生都接受同一个模式的教育。
刚才我们说了无此可能,再看看有没有这种必要。我没有做过认真调查,但可以大概的说,任何临床的一线医生,每天接触到的病人,绝大部分都是属于一个医学亚学科就能处理的简单病人。难于诊断治疗的涉及多个亚学科的多器官多系统损害的复杂病人是绝对少数。既然如此,就没有必要要求每个医生都成为全能型医生,也没有必要把医学院校建成培养这种全能型高级医生的学校。维持一个社会的发展需要有许多原则,其中高效和经济节约是一个最重要的原则。人的生命是有限的,社会财富也是有限的。不可能把医学院校的学制无限制的延长,人的生命也不容许把学制无限制的延长,社会财富也不容许把医学学制无限延长。人类社会根本不需要每个医生都成为樊代明所提倡的那种全能型高级医生,只要有比较多的全科医生和一些专科医生,实行分级医疗就能保证整个社会的生命健康。那么对那种高难度的跨学科的复杂病人怎么处理呢?现行的多学科专家的会诊综合讨论就是一个很好的制度,或者像中国台湾地区的一些医院设立那样的整合医学科也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
网上最近有一篇一位中国大陆的肿瘤病人到美国的治疗经过。这篇文章介绍说,美国的肿瘤治愈率比中国大陆高。美国的肿瘤科在治疗病人以前,都要有肿瘤内科,肿瘤外科,放疗科,病理科,营养师,护理师等一起讨论,制定治疗方案。然后进行最佳的序贯治疗方案。不像大陆肿瘤治疗,基本上是单科独奏,肿瘤内科,肿瘤外科,放疗科,谁收到病人谁负责,谁治疗。这样的事实就很能说明问题。
(XYS2019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