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出来的“家教”
作者:灯塔与小舟
前不久和一美女聊天,谈起科学、谈到逻辑,进而将焦点转向非黑即白的“对”与“错”。
在她看来,在人世间,有些事情是无所谓对错的。为了证明这一“论断”,她举了这么个例子:
一位当了差不多半辈子村干部的“老革命”,亲手打死了自己的儿子。
事情的起因差不多是这样的:老干部非常廉洁、作风正派、乡里乡亲无人说赖,却“生”了个忤逆不孝的逆子——不仅出口成脏、且说什么旁人都不能反对(反对就跟你没完),还动辄耍流氓:谁家有好的被他看上了,不管是人还是物,都得拿来才行。万一哪个“不识抬举”的不乐意,轻则踹门、重则让你半月爬不起身。老干部后悔自己生了这样的儿子、给乡亲们带来祸根,一时冲动,失手“为民除害”打死了儿子、蹲了监牢。
美女的结论是:你说这是坏事吧,老干部为民除害了;你说这是好事吧,杀了人、自己也进了监牢。所以,这事既不能算好事、也不能算坏事,因而无所谓对错。
面对洋洋得意的眼神,我只问了一个问题:你知道这孩子是怎么变成这样的吗?同时,我明白告诉她:孩子的父母从一开始就错了、所以这件事毫无疑问是错的(当然,肯定有人能找出“对”的地方,呵呵)。同时,我给她讲了另一件事:
一位小学生因为考试成绩差,让父亲带到雪地里,被勒令脱光上身在凛冽寒风中下跪数小时。
我的问题是:父亲为什么不一起下跪?
她的回答是:父亲又没有犯错,凭什么下跪?
一个人的成长,家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孩子的学习不好,家长关心过吗?有的家长此时会说:我倒是想关心、可惜自己也不会呀。你不会做题,难道还分不清“×”和“√”?只要能分清对错,你盯着点、错题一定要让孩子改正不就行了?
习惯无论好坏,都是逐渐养成的。所以,差成绩和坏品格也绝对不是一天能形成的。
作为“非常廉洁、作风正派”的老干部,他的儿子为什么会“轻则踹门”、重则伤人?无他——在有人送儿子东西时,旁边的父亲肯定不当回事。而有求于他的人,为了办成事也乐于送小礼、索大惠。于是,久而久之,逆子的毛病也就惯出来了:在他看来,只要有人给东西他就应该拿——这自然是“天经地义”的事;进而,每当看到好一些的东西,只要他张开嘴,出于对他父亲的敬畏,对方也只能忍痛割爱;随着岁月的流逝,在他的潜意识中,只要他看得上的,他就认为应该属于他、别人不配拥有。如果有人敢说半个“不”字,那简直就是逆天。
父母放任、旁人惯着,逆子的“家教”便“水到渠成”了。
在美女讲前一件事的时候,不由得令我想起两个人:
一位是著名的科普作家——在他小的时候,全社会的经济条件都不宽裕,而他当官的父亲竟然在别人要送他香喷喷的饼干时,“狠心”制止。现在看来,那才是真正的如山父爱啊。
另一位呢,就是很小的时候蹲在公家锅头上瞪着眼睛从锅里挑大块瘦肉的央视前主持人。——直到现在我都奇怪:是谁把他抱上锅头的、也不怕掉锅里烫着?
这位前主持人不光没文化,不知道“氯化钠”是食盐、能把乘法口诀背成“四八三十六”、认为“三仟伍百染拾六万元”是“大写”,而且还很有“家教”:
在有人指出其靠挂中国红十字会的基金有问题、多年未公示账目、要其亮出账目时,这位前主持人的回答是:亮你大爷!
在与科普作家就转基因争论时,他毫不脸红地在荧屏上面对全国人民放言:我就是跟你耍流氓了!
在有人质疑其指责别人有美国“绿卡”、而他自己早已持有美国“绿卡”时,他虽心虚却不知羞耻地亮了一下护照的封皮就算交代;
在与科学家争论转基因时,他逢谣必转:什么“在转基因中发现了‘不明病原体’”、什么“转基因使中国人口仅剩6亿”……甚至连“水变油”、“永动机”的伪科学都照转不误,什么危言耸听他就转什么——其微博早已成了反转谣言的集散地和污言秽语的垃圾场。
为了在争论中获得某种胜利、以维护其私利,他不惜对研究转基因的科学家张启发、黄大昉等人以及中国农大校长柯炳生发起人身攻击、造谣中伤,甚至扬言要“告倒”中国农业部。
……
前主持人耍流氓不奇怪,流氓嘛、一旦养成便恶习难改。
这不,攻击科学家还嫌不过瘾,最近又开始攻击和转基因研究相关的中国农业大学的学子们了——而且被攻击者大多都是女生。
令人奇怪的是,在他大言不惭耍流氓的时候,这个社会竟然有数亿人(按国人科学素养比例,人数应该远超他说的“不到6亿”)在“支持”他、为其恶行喝彩!尤其令人奇怪的是,北京某法院竟为其耍流氓站台——在其多次恶毒攻击科普作家及其家人后,该法院竟然判令双方“互相道歉”、“互相赔偿”!
这么多人、甚至国家机关无视其丑行,惯着、宠着这么一位流氓,由不得我为这位前主持人担心。
最近,我不仅看到之前支持他或面对其恶行默不作声的人开始抱怨、指责其流氓行径,还听有人说,这位前主持人的一些支持者也“早就看不惯其将科学争论上升到政治与道德的高度”、转而反对他。
但愿他的家长不要“一时冲动”!
救救孩子!
【文中之所以未提主要人物原名,只是为了让不明事情原委的人了解事实,以便自行“对号入座”、同时避免刺激某些人而忽视了这些文字】
(XYS2015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