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专家建议“戴口罩做爱”说起

从专家建议“戴口罩做爱”说起

·方舟子·

加拿大首席公共卫生官最近建议,如果两个人要发生性行为,最好第一不要亲嘴,第二要戴口罩。这不是说通过戴口罩来增加情趣,目的是为了预防新冠病毒的传染,针对的是那些不住在一起的情人,或者虽然住在一起,但是对方是患有基础病或年纪比较大,也就是属于新冠感染的高危人群。

国外为什么现在也在提倡戴口罩呢?目的不是为了预防自己被别人传染,而是要预防传染给别人。你如果觉得自己被新冠病毒感染了,或者有症状了,那么预防传染给别人的最好办法,当然是不要跟别人发生性行为了。他们之所以提出戴口罩的建议,针对的是无症状感染者,他们感染了新冠病毒,但是自己不知道。这个建议就是把所有人都当成是潜在的新冠病毒的感染者,都有可能传播病毒,所以就要求大家都戴口罩,甚至建议在做爱的时候也带口罩。

口罩能够阻挡一部分的病毒传播出去,这是没有争议的。有争议的是,口罩究竟能够遮挡多少病毒?不同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有一些不同,而且也跟口罩的类型、材料很有关系。如果戴的是N95呼吸器,佩戴规范的话,公认是能够非常有效地阻挡病毒的传播,也能够防止被病毒传染的。它阻挡病毒的效率是非常高的,在95%以上,所以叫“N95”。

但是,其他的口罩是不可能有这么高的阻挡效率的,一般也就是50%,高一点能达到70%。那就是说,你如果被新冠病毒感染了,在向外传播病毒,口罩只能阻挡住其中的一部分,即使阻挡了70%,也还有30%的病毒是会散发出去的。如果是在一般的场合,两个人距离得比较远,接触的时间比较短,那么口罩是能够降低传染的风险的,因为这30%的病毒传出去以后有可能就扩散开去了,不会刚好喷到对方的脸上、呼吸道里,或者虽然进入呼吸道,但量非常少,就不会传染了。

所以,如果建议在一般的场合戴口罩,从阻挡病毒传播这个角度来说还有那么一点点道理,虽然这个有效性多高,实际上能不能达到目的,另当别论,但是在理论上至少还有一点道理。但是在做爱这种场合,是非常亲密的接触,是近距离的接触,时间一般也会比较长,可能要十几分钟甚至更长时间,有的完事了还要一起睡。在这种情况,一般的口罩是起不到阻挡病毒的作用的。即使大部分把病毒给挡住了,但是有一部分病毒传播开去了,距离那么近、接触的时间那么长,那么对方还是能够被感染的。除非戴的是N95的口罩,那么阻隔的有效性很高,对方如果也戴N95的口罩还能够起到保护的作用。但是,戴N95口罩很难受,呼吸都会觉得很困难,在这种情况下根本没有情绪要去做爱。

所以,像加拿大首席公共卫生官的这种建议其实是很荒唐的,根本就经不起推敲。但是她说了,戴口罩做爱就跟戴避孕套一样,意思是说都能够阻挡疾病的传播。的确,我们经常听到有一些人把戴口罩比作是戴避孕套。其实这完全是不当的类比。避孕套一般来说是用乳胶做的,可以100%地阻隔病毒的传播,除非有漏洞、破口,使用不当,或者病毒不在被遮挡的地方。所以,在发生性行为的时候使用避孕套,的确能够降低病毒或者其他病原体传播的风险,有效性是很高的。但是,一般的口罩是做不到这一点的。N95呼吸器还能够跟避孕套做类比,但是,我刚才说,你不可能要求人们在做爱的时候戴N95呼吸器,甚至在日常的生活中一般也不会建议去戴N95呼吸器。就是因为,第一很不舒服,第二一般人很难做到佩戴规范,如果佩戴不规范,那么就起不到保护和阻隔的作用。所以一般的建议都是说把N95留给医护人员去用。而一般的口罩是不能跟避孕套做类比的,要比也只能跟布做的套子比。但是如果是一个布做的避孕套,那是起不到任何的防范作用的。建议戴口罩的人经常说,不管你用什么材料的口罩,戴一个口罩遮一下脸总比不戴好。这就相当于说,不管是用什么材料做的避孕套,用了总比不用好,是不是很荒唐?

现在有很多国家提倡大家在公共场合遮脸或戴口罩(但不是全部国家都如此,比如说瑞典就不提倡一般的人都要戴口罩),特别是在密闭的空间,在没法保证跟别人保持身体距离的场合要戴口罩。而且,建议戴口罩或者遮脸的目的,不是为了保护自己、而是为了保护别人,避免传播病毒。这是把所有人都当成潜在的病毒的携带者,自己不知道,所以都要戴,哪怕你没有症状。如果有咳嗽、打喷嚏的症状当然要戴了,咳嗽,打喷嚏是传播病毒的最有效的方式;没有症状也要带,因为你有可能在讲话、呼吸的时候就在传播病毒了。

根据这种理由,无症状感染者传播病毒最有效的方式应该是讲话,因为新冠病毒传播的最主要的方式是飞沫,讲话时飞沫就会喷出来,要比呼吸时更容易传播病毒,这个是那些提倡戴口罩的人也承认的。但是奇怪的是,在美国,发言的人都习惯在发言前特地把口罩摘下来再发言,听众反而都戴着口罩。这很奇怪。你在发言的时候,特别是在演讲的时候,是飞沫喷出来最多的时候,那么这个时候应该是最容易传播病毒的,为什么反而在这个时候不戴口罩,不讲话的时候反而去戴口罩?

不只是政客这么干,包括医学专家也是这么干,例如美国防疫方面的头号专家福奇去美国国会作证的时候,没轮到他发言他跟别人一样都戴着口罩坐在一起;轮到他发言的时候,他就把口罩摘下来了,旁边跟他坐一起的人都还戴着口罩;等他发言完了,他再把口罩戴上去。如果他是被新冠病毒感染了,那么在把口罩摘下发言的时候,病毒是最容易传播的,旁边的人就已经会被感染了,那么何必发言完了又把口罩戴上去呢?

可见这种做法是经不起推敲的,说明现在实际上是把戴口罩当成了一种象征,表示自己很关心别人的健康。甚至把戴口罩作为一种政治表态,因为在美国连戴不戴口罩都政治化了,变成了自由派要戴口罩,保守派不戴口罩,虽然全民戴口罩的建议最初是作为保守派的前FDA局长提出的。所以这已经完全脱离了当初提倡戴口罩的本意。如果按照提倡戴口罩的本意“为了防止传播病毒”,那么,在讲话的时候,特别是在演讲的时候,是最应该戴口罩的。

美国现在各地纷纷恢复经济活动,也就是所谓的“经济重启”。经济一重启,人一流动起来,就有一些本来被认为防疫工作做得比较好,被感染的病例、病死的病例比较少的地方,感染的人数马上上升,病死的人数也就上升。比如说在加州,加州是美国最开始实行所谓的“封城”的做法的,就是让大家都最好尽量地待在家里,把餐馆、商店什么的都给关了。当然,加州的“封城”跟中国那种封城完全不是一回事,我们说这个“封城”应该是加引号的。但不管怎么样,是采取了一些限制措施的。所以那个时候加州被认为防疫做得好,病例跟纽约相比是少了很多,病死的人要少得多。但是,等到措施一放松,经济活动恢复了,加州确诊的人数就急剧地上升,病死的人数也上升。在美国其他的地方也都出现这种情况,在其他国家也出现这种情况,例如西班牙是被认为在欧洲封城措施搞得最严厉,经济活动恢复后,来了第二波,感染的人数比第一波还要多。

这时候有一些专家,例如刚才提到的福奇博士,就说,这都是因为重启太早了,如果晚点重启就好了。这我就搞不明白了。在“封城”期间并没有把新冠病毒给消灭掉,那个时候病毒还在传,还是不断地报道每天有多少的病例、多少人死亡,只不过人数是比较低的。一重启,人员一流动起来,接触一多,必然病毒的传播速度会加快,那么感染的人数必然会增加,病死的人数必然也会增加。如果晚重启,那只不过是第二波来得晚一点而已,并不会说因此不会来第二波。所以,跟早重启晚重启有什么关系?怪重启得早了,难道重启晚了就不会有第二波?晚了也会有第二波,只不过时间推迟了而已。

而且我觉得这些专家都忘了当初为什么要采取限制措施。当时说要搞“封城”的目的,不是要把病毒消灭掉,因为当时包括福奇也都说,这个病毒是不可能消灭的。当时说的是,搞“封城”的目的是要“拉平曲线”,不要因为需要住院的人数太多把医疗系统给击垮。现在“拉平曲线”没人说了,为什么呢?这个曲线已经拉得够平了,不管是第一波还是第二波,都没有把美国医疗系统给击垮,花巨资建的战地医院都没用上就拆了。这个曲线一直是平的,所以没有人说了。

现在怪经济重启导致疫情严重,不是怪没有把曲线拉平,而是觉得不应该让病毒传播。这就很奇怪。“封城”的目的变成了不是要“拉平曲线”,而是要把这个曲线给压没了,不是为了避免医疗系统崩溃,而是想要尽量减少感染人数,甚至想把病毒给消灭了。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事。这些专家现在都已经忘了建议“封城”的初衷,没人再提“拉平曲线”了。

我以前都是在批国内的防疫专家,特别是钟南山、张文宏、李兰娟这些国内的网红专家,是怎样的无知。国外的防疫专家当然比他们好多了,不像国内那些专家那么不学无术。但是,这并不等于说国外的专家就一定是对的。就像我刚才提的这几点,用科学的常识、基本的逻辑推敲一下,就发现他们的理由其实是站不住脚的。

国外的专家,特别是那些在政府部门任职的专家,很难说他们具有独立性,跟在一个独立的研究机构、大学当教授的那些专家还是有一点不一样的,上面是有人可以管到他们的,要听总统、总理或是州长的。像瑞典那样防疫工作由科学家负责,政客不能插手的,全世界找不出第二个。这些专家首先会面临上司的压力,其次还会面临公众的压力,他们讲的话,有时候是出于政治的考虑,说出来的不一定自己真的相信。所以,我们对国外的专家也不要轻信。

2020.9.15

(XYS2020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