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老方12月6日发言记录有感

读老方12月6日发言记录有感

作者:阿全

虽然我等没能参加2015年12月6日科学传播聚会,不能品尝转基因黄河鲤鱼大餐,但是借助基因农业网陆续登出的会议发言记录,我们也享受了一顿“精神大餐”。

其中,方舟子老师演讲里下面这段话让我十分有感触。

“美国小学生需要学的知识可能没有中国小学生多,但是他们更注重的是某些观念和能力的培养、熏陶。比如他们从小就被教育要区分虚构与非虚构,区分意见与事实。而中国教育是从来不注重这种区分的,甚至是有意混淆的。这就导致了很多人长大以后也不能或不愿意做这样的区分。”

老方随后提到的两个例子,一个报告文学,一个煽情新闻,使我立马想起两件事。

一是我家书柜里放着金一南的《苦难辉煌》和杨奎松的《读史求实》,后者有一篇文章《“辉煌”莫建沙堆上——对〈苦难辉煌〉一书的正误与批评》,是对前者出现大量历史差错和学术抄袭的揭露、批评。不说其他,这里面杨奎松的揭露我认为是站得住的。杨奎松感慨,上世纪八十年代流行纪实文学,二十年过去,学史读者阅读品味理应提升,怎么还信任、追捧这种颠三倒四、不讲史实、充斥评论、存在抄袭的作品?而金一南由此从评论家跃居历史专家、到处讲史,他也不能理解。有趣的是,在杨批评之后,《苦难辉煌》被评为 “年度中国好书”“中国出版政府奖”“全党学习的重点图书”,不断重印发行,很多党支部批量购买发放(我家这本也是这么得的),不知杨先生对此作何感想?

这还是几年前,明后年应该“更上一层楼”,到处发放周带鱼、花千芳写的“中国好书”了吧?假如发那就发吧,权当是“辉煌”之前的“苦难”了。

二是前不久发生的身边事,一名同事以通讯员身份写了一篇会议新闻稿,其中有“会场座无虚席”“领导发言博得一阵阵喝彩”“引起在座听众强烈共鸣、热烈反响”等语句,燃得不行,还用了一些对仗和排比修辞,博得了同事们各种好评……可这篇大家好评的“新闻”是新闻吗?内容不准确,不客观,应该算是“宣传稿”,让自己和领导high的(大领导很忙,应该不会看)。

没受过新闻写作训练,这么写可以理解,但是受过新闻专业训练的记者也这么写,那就有问题了。

老方提到的《永不抵达的列车》是用全知视角写的,有一段时间《南方周末》的重点报道很多也是用全知视角写的(现在不懂,早不看了),这种“鹰眼”式、没有记者本人出现的写法,最大诟病就是容易失实,因而对记者采写要求极高。我记得《新京报》曾提倡记者“零度情感,客观报道,努力重组事件、再现事实、还原真相”,其“零度情感”和再现还原的效果,我十分怀疑。广大媒体人的局限就摆在那里,十几年所受教育的不足,科学理性、科学知识的缺失,根本不是国内有水分的新闻专业训练弥补得了。正如坚信“天圆地方”、思维僵化的人,再怎么向他们介绍证据,让他们“零度情感”“还原真相”,他们也只能还原出“天圆地方是古人智慧、有待科学界接受证实”“天圆地方在学界仍在争议、尚无定论”云云。

“文傻”新闻界如此,“理呆”医学界不幸也类似。结识国内临床医师的有心人,应该对老方的话深有体会,老方认为国内的医生知识滞后,盲从中医——的确如此。我接触的几乎所有医师,多多少少都是盲从中医的,其中夸大“个体差异”,治感冒信中医、用中药、用偏方的就不在少数。还有医师对我说,掐人中明明在临床实践中“有效”,为什么要反对呢?

现在中国在大搞“健康素养促进行动”,我发现其科普资料的内容和调查用的题目就有过时或自相矛盾的,如洪昭光教授牵头编写的“权威”册子《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称做眼保健操可预防近视,溺水急救须用倒水法把溺水者呛进的水倒出来;又如心肺复苏术,过去医生说胸外叩击法有用,有的医生现又说胸外叩击无用……新老医师旧观点、新观点、新新观点兼有兼用,中西医结合,有心的受众根本无所适从。看来“健康素养促进行动”能普及一些必要的知识,但提高群众甚至医师自己的科学观念,让“健康素养”实现质的提升还任重道远。

仔细想来,上面拉拉杂杂说的种种,不管伪历史热,“宣传稿”泛滥,还是盲从陈旧医学观念,都有一个共通点,那就是国人还是感性的,依旧很“文艺”:大家只求一个“爽”字,不讲究证据,不辨别事实,确实不区分虚构和非虚构,从事许多职业包括做西医多多少少还是当一门“手艺”。《苦难辉煌》《袁腾飞说历史》看得爽吗?爽,但是里面许多“历史”是编撰或乌龙的;《读史求实》看得爽吗?不太爽,费脑筋。《永不抵达的列车》读得爽吗?爽,编述故事,以情动人,读者用情感、“直觉”就能下结论;《热新闻的冷思考》读得爽吗?不太爽,信息量大,作者中立,读者用理智才能做判断。掐人中急救昏阙者爽吗?爽,简单易行,老少皆学,“挽救”性命;听到“掐人中没用”的说法爽吗?不爽,就是不爽,总之很不爽。

(XYS2015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