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贸易大国可以奉行重商主义并寄望于不受反制。如果两个贸易大国都这么做,就会造成僵局。美国最近在对华贸易战中点燃的不靠谱火花,就说明了这个问题。它以国家安全为由,禁止芯片制造商福建晋华(Fujian Jinhua)向美国企业购买技术。
这种理由就像任何一次美中外交官会面时的微笑一样勉强。美国没有指控晋华从事间谍活动。美国明确表达的担忧是,该公司生产的芯片最终可能会畅销到足以损害其美国竞争对手财务状况的程度。在这些美国公司当中,有些拥有美国军方客户。
孤立地看,该禁令似乎是对自由市场的猛击。其背景是中国正努力在一系列以科技为重点的领域上追赶发达国家。这些领域包括机器人、电力设备,当然还有集成电路。
中国用于服务器和电脑的高端芯片里,有95%来自进口,中国政府对此很不满意。因此,福建晋华正在中国东南部的福建省兴建一家57亿美元的DRAM芯片工厂。此举旨在帮助中国将其半导体产能在全球总产能中的占比,从今年的16%提高到2020年的20%。
因此,美国政府正在反对中国把生意用作一种政策工具,尽管它自己也渴望这样做。晋华管理层表示,该公司希望向国内手机厂商供货。哦,而且晋华正在寻求建立独立的知识产权。
这里有个最大的问题。美国美光科技(Micron Technology)表示,福建晋华是靠窃取其知识产权才摸到了这行的门道。晋华对此予以否认。撇开这件事不谈,中国企业有着从外国企业获取技术的不光彩历史,要么是非法获取,要么是作为其合作伙伴必须付出的条件。
如果没有来自应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和科林研发(Lam Research)等美国公司的设备,福建晋华将很难实现其目标。据花旗集团(Citigroup)估计,如果美国将这一禁令扩大到中国其他存储器制造商,晶圆制造供应市场的7%(价值约30亿美元)将面临风险。
投资者应避免相信这样一种谬论:由于某个政治错误会对经济造成伤害,它就会得到解决。这种谬论假设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Donald Trump)采取的是一种狡猾策略,目的是消除而非增加贸易壁垒。但事实相反,请为一场漫长、激烈、侵蚀利润的贸易战做好准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