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之音:首席经济顾问库德洛称美中贸易谈判的球在习近平的脚下

美国总统川普的首席经济顾问拉里·库德洛星期三(7月18日)表示,美中未能达成解决贸易分歧的协议,责任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他说,球现在在习近平的脚下,只要中国拿出更令人满意的方案,美国就可以撤销对中国商品的关税。

库德洛是在CNBC(美国全国广播公司财经频道)和《机构投资者》杂志联合主办的“实现绝对投资回报”(Delivering Alpha)大会上讲此番话的。

库德洛说:“我随我们的团队去了北京。中方团队来美国时,我在晚餐上参加了那些讨论。我坐在刘鹤以及他年轻助理的旁边。我认为他们是有诚意的,因此是有希望的。但另一方面,我不认为当时习主席有任何意愿,按照我们当时谈好的方向走下去。我认为,总统对与中国进行的这些所谓的谈判非常不满,因此他要不断施压。”

库德洛说,根据他在北京的两天、华盛顿的一天,以及在华盛顿一顿吃了很久的晚餐的经历来看,他认为,中国是想达成协议的。

但他表示,习近平并不打算让步。“习主席并不打算与我们达成协议,我宁愿我是错的。”,他说,“但我认为,是习近平把它叫停了。我认为刘鹤和其他人希望能有进展,但却没有……我认为,他(习近平)需要行动。我们都在等着他。球在他的场子里。”

库德洛还表示,只要中国拿出一个满意的方案,问题很快就能解决。他说,这个方案就是,“把关税降下来;把非关税壁垒消除;制止知识产权盗窃,允许美国人、英国人、德国人、任何人在中国开设全资公司。”

知名中国问题学者、美国加州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Claremont McKenna College)国际与战略研究主任裴敏欣表示,在打不打贸易战的问题上,习近平面临两难的选择。他说:“如果你不反击,就没有面子。你如果反击呢,贸易战会升级,会对中国的实际利益有影响。”

白邦瑞:刘鹤或有替代人选

但前美国国防政策顾问、华盛顿智库哈德逊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中国战略中心主任白邦瑞(Michael Pillsbury)认为,美中上轮谈判失败的原因在于刘鹤并不是一位能一锤定音的人物。

他说:“刘鹤有很多不错的品质。我认为他是一位改革派官员。但刘鹤并不是一个强硬派人物,能够迫使中共体制接受一些让步,从而让他能够与白宫达成交易。”

中共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鹤被认为是习近平的主要经济顾问。他曾在美国西东大学(Seton Hall University)和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留学,并获得公共管理硕士学位。

白邦瑞表示,有传言指习近平可能会派其他人接替刘鹤的角色,领导中方与美国的谈判。他说:“这个人是广州市委书记任学锋。他给人留下了强人的印象。他曾经有过成功地与美国人谈判的经历。但这还有待观察。但显然,与一位跛脚鸭式的人物、而且可能是即将卸任的人物谈判是行不通的。”

陈破空:美国政府接连点名习近平,事情不简单

最近,美国政府官员两次点名习近平,认定他损害中美关系。这一现象极不寻常。

7月18日,针对美中贸易谈判和贸易战,川普总统的白宫经济顾问库德洛指明,是习近平不愿达成协议。而他能感受到,中方其他官员确有达成协议的诚意。库德洛的意思是,习近平是中美贸易谈判的真正障碍。

库德洛说:“习主席并不打算与我们达成协议。是习近平把它(贸易谈判)叫停了。我认为刘鹤和其他人希望能有进展,但却没有……”

7月20日,美国中央情报局东亚中心副助理主任迈克尔•柯林斯在一个重要的安全论坛上指出:中国正在对美国发动“静悄悄的冷战”,而习近平是这场新冷战的主要推手。

科林斯说:“从习近平所宣扬的东西来看,从本质上来说,他们对我们正在进行的是一种冷战。这种冷战跟我们先前所看到的(美国与苏联之间的)原版冷战不同,但按定义来说就是冷战:一个国家利用合法和非法、公开和私下、经济和军事的所有权力渠道来破坏其对手的地位以便后来居上,同时又不诉诸冲突。中国不想要冲突。”

作为美国政府高级官员,库德洛和科林斯的表述非常明了:习近平已经成为中美关系的最大障碍。早些时候,川普总统曾表示,他相信,金正恩态度反复,是受到了习近平的影响。川普说:“对此,我感到失望(对习近平)。”

尽管,在此前后,时不时地,川普曾对习近平表示“称赞”,比如川普说:“我与习主席是好朋友,我很尊敬他,他是终身主席。”然而,这里,更多的是外交辞令,或出自一位商人习惯性的客气和恭维,有时候,还包含一层调侃的意味。

美国政府接连点名习近平,这种做法极不寻常。联想到中共高层正在发生的路线斗争和权力斗争,各种有关习近平权位不稳的传言不胫而走。在这种时候,美国政府对习近平的点名批评,意味深长。对此,我们可以理解为:要么,美国政府已经掌握习近平权位不稳的情报,及时表态,暗含对中共高层反习势力的支持;要么,美国政府公开表达对习近平的不满,发出正式信号,希望北京换人,习近平下台。

须知,作为未经选举的中共领导人,其权位本身存在合法性问题。某人上位,除了要在党内高层基本摆平,通常,潜意识地,还希望得到世界大国、尤其美国的承认,一种心理上的“册封”。正是出于这种“册封”心态,从江泽民、胡锦涛到习近平,上任后,都力争获得美国的“国事访问”待遇,如一时得不到,也会争取尽早与美国总统会见,哪怕以“庄园会晤”的非正规形式。中共领导人在党内地位是否巩固,主要地,对内取决于经济增长,对外却决于中美关系。在所有外交关系中,中美关系被中共领导层视为重中之重。

2004年,小布什总统曾公开表态支持胡锦涛,成为内外压力之一,迫使江泽民将他恋栈两年的军委主席一职交给胡锦涛。2012年,习近平接班之际,发生王立军叛逃美领馆事件,美方得知薄熙来有夺权企图,奥巴马政府经过权衡,选择支持习近平,不仅拒绝了王立军的政治庇护请求,把他交还给中方,而且向胡锦涛和习近平(时任副主席)透露了薄熙来的篡位或政变企图,可以说,当时的奥巴马政府,成为帮助习近平顺利接位的最重要的外部支持力。

尽管,川普上任的第一年里,声称与习近平建立了良好个人关系,但今年三月,习近平操纵中国人大修宪,取消国家主席任期制,作为美国总统,川普始终拒绝对习近平连任国家主席表达祝贺,表明美国不认同习政权的这一政治倒退行为,首次发出了美国政府不支持习近平的信号。

如今,历经习近平近六年的执政表现,尤其川普上任一年半以来,对习近平释尽善意、竭尽争取,并全面观察,得出习近平敌视美国且顽固不化的结论。于是,川普政府改变了态度,公开点名批评习近平,暗示,此人就是中美关系的最大障碍。

美国政府的公开表态非同小可,将间接影响中共党内的权力斗争。轻则削弱习近平的权力和威信,重则促成中共高层权力重组。

此时此刻的习近平,可谓腹背受敌、内外交困。当然,这也是习近平本人思想没落、倒行逆施、开历史倒车所付出的代价,咎由自取,自作自受。能否脱困?端视他本人能否幡然醒悟、浪子回头、改弦易辙。当然,历史还会不会给他时间和机会,则是另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