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行业甲方乙方的关系再一次公开激化。
这一次直接涉及到广告费用。6月13日,比亚迪上海子公司比亚迪电动车有限公司发布声明称,有单位或个人伪造该公司司印章、冒用该公司名义开展广告宣传类合作业务。这家公司还称,犯罪嫌疑人冒用该公司名义签订的合同与该公司无关,请受害单位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该声明并没有引起太多关注,直到7月14日,比亚迪又在其官方新浪微博上,发布了《关于李娟等人冒用比亚迪名义开展相关业务的声明》。其中提及的重点为,一个叫做李娟的人,和一个名为上海雨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下称“上海雨鸿”)的公司,使用假冒的公司域名邮箱以及伪造的比亚迪公章,并以比亚迪排除机构的名义,与多家单位与机构展开广告宣传类合作。
比亚迪称,在发现上述行为之后,已经向警方报警,李娟因涉嫌犯罪已被警方采取强制措施。并且对于这些行为,“比亚迪均不知情,也与比亚迪无关。”
随后,一家叫做“上海竞智广告”的机构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人BY脸,天下无D!》的文章,重点对比亚迪称声的“毫不知情,与己无关”作出回应。
竞智广告列举了过去3年内为比亚迪所做的全国试驾会、户外硬广投放、影星莱昂纳多的签约等活动,还提供了合同与现场照片等等,指出“所有区域做的活动,应该都是需要大区经理,各4S店经销商负责人来参加活动,总部批准,才能落实的。”以及,在比亚迪与阿森纳的合作之中,比亚迪总部品牌公关部部长李巍在现场,与阿森纳方面签署了战略协议。
“一个老赖的诞生。”文章中这样形容比亚迪公司。
竞智广告公开的合作文件
比亚迪总部品牌公关部部长李巍与阿森纳方面签署战略协议
竞智广告的文章发出之后,立即引起了广告行业的讨论。比亚迪方面统一对外回应称,公司已经报警,在调查结果出来之前,所有信息以官方公告为准。而竞智广告目前没有再做进一步说明。比亚迪的官方微博已经删除了与阿森纳相关的全部信息,而阿森纳则在新浪微博上发布声明称,“我们正在调查事件现况,针对此次事件,俱乐部将不再发表更多评论。”
事实上,竞智广告并不是卷入比亚迪广告事件的唯一代理公司。
一位接近事件的从业者对界面新闻称,“这次事件关联的企业非常多。李娟是以比亚迪华东区大总的名义发单,竞智可能是其中最大的一个项目应标商。”而根据《财经天下》的报道,涉及的企业可能多达30多家,涉及欠款11亿元。
根据广告行业对于“外派机构”的理解,在这个具体案件中,不少广告公司认为上海雨鸿是比亚迪的广告代理商,从比亚迪获得广告投放需求之后,再通过招标的方式找其他机构具体执行。
上述不愿具名者向界面新闻提供了其中一个关联代理公司的内部文件。文件显示的是比亚迪在华东地区投放的户外广告、轨道交通静态广告、商圈广告和品牌体验会等项目。具其介绍,这份文件便是2018年5月31日比亚迪总部与李娟确认的项目。
文件显示的签字人为“牟晓萌”,与竞智广告公开文件中比亚迪方面签字的确认人相同。在2010年的公开报道《比亚迪汽车积极响应凤凰网“酒驾入刑”倡议》内,牟晓萌出现在“比亚迪汽车部分员工签名”中。
“投放户外的执行要有一个关键的文件,这个文件是需要品牌方、商标方提供授权,同意户外广告投放。”上述人士称,“如果没有品牌方同意,广告投不出去,特别是高铁与机场广告。这是工商局的规定。”
目前对于此事仍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各种猜测也出现在社交网络上。
而从更根本上,这场看起来荒诞的闹剧看更像是甲乙方合作信任的崩塌。
事实上,广告公关行业垫付款的合作模式相当普遍。一位在本土代理公司服务某国际电子品牌的项目负责人告诉界面新闻,在甲方确定合作及乙方提供的报价后,一般会邮件确认,然后双方走合同。这时,也就默认为项目已经启动,乙方会先垫付项目所有产生的费用。这个费用不会超过之前报价的数额。随后客户会进行回款,在回款情况则看双方协定而定,几个月到几年的回款时间都存在。
“而回款方式也不一样,有些客户习惯在项目开始后,在不同阶段回款30%或50%,项目结束再支付尾款。”另一位在国际4A广告公司工作曾服务某大型餐饮品牌的负责人说。如果甲方在协定的期限内没有支付款项,公司法务会通过法律程序发出律师函等方式追款。
但是这些都是较为专业的大型机构。对于一些本土小型广告公司而言,他们或许没有太大的话语权。
本土小型公司为了维护大客户关系,承接更多的项目通常都会同意垫付款项。而汽车企业通常一场试驾活动所需的费用就涉及几十万元,所以服务汽车客户的代理公司通常需要垫付的金额更高。如果客户不能按时回款,公司资金链条则及其脆弱。
界面新闻将持续关注这期事件的发展。
这已经是广告行业今年第二起影响较大、涉及甲乙方利益的公开纷争。6月,21家独立创意公司联合要求在品牌主招标过程中,支付比稿费用。随后,广告行业则再次讨论甲方在邀请代理公司比稿过程中,存在骗稿的行为等等。当然,甲方也发出声音指出比稿费用的可执行程度很低。
这些纷争的背后是甲方乙方话语权的不对等,以及行为的不规范。如今的广告行业,需要的不仅仅是非凡的创意,还有更加纯粹的相互尊重与信任。
—
比亚迪合同诈骗案供应商亲述:李娟是因为1200万元的房子进去的
从7月12日的比亚迪一纸公告到12号的刷屏文《人BY脸,天下无D!》,围绕上海比亚迪电动车有限公司和李娟、众多供应商的商业狗血剧情突破了所有观众的想象力。
简单说,上海比亚迪公司在开展正常业务3年后被比亚迪总部声明是假冒,其与供应商产生的大量业务比亚迪不承认,据称涉及11亿元欠款和30多个广告公司,还有阿森纳俱乐部。
观察分析了两天,《汽车商业评论》记者仍然没有完全理解这是什么操作,假冒公司和假冒员工竟然一路骗到阿森纳俱乐部的三年战略合作?这一切都是一场游戏一场梦?Cosplay到这个境界也入戏太深了吧?
比亚迪阿森纳签约
7月14日,《汽车商业评论》找到涉事供应商之一的上海速肯广告公司负责人吴先生,为我们讲述了他与上海比亚迪电动车有限公司接触的始末。
吴先生有许多独家爆料,例如速肯到过比亚迪深圳总部采购部,与比亚迪采购部相关负责人签署过合作确认文件。
例如,他说他看到阿森纳的合作文件上写的金额是120万元人民币。
再如,他了解李娟进看守所的原因——并非比亚迪声明所说的合同诈骗,而是李娟去803经侦大会、110派出所两次报案未遂,以自己1200万元房子来源不明自首。
吴先生的讲述让比亚迪合同诈骗案更加扑朔迷离、匪夷所思,我们暂时无法证实吴先生的讲述是否符合事实,权且将事件新信息呈现给读者,《汽车商业评论》将继续关注该事件。
以下为吴先生讲述内容。
欠款3000万
我们是比亚迪这次牵扯的30多家供应商中的一家,我们主要给他们做的业务有商场静态展示、视频和平面拍摄、部分户外广告投放,大大小小做下来应收账款3000万元左右,一年多了,从2017年3月底、4月初开始的。
我们就是跟这家上海比亚迪电动车有限公司接触的,最早是行业介绍,然后招投标,以广告竞标形式我们中标了做的。我们做得还不错,给他们用料各方面都不错,反响也不错,接的项目也就越来越多了。
上海速肯广告公司为比亚迪做的推广活动现场
我们是全国性的,在华北的静态展示做了超过20场,户外投放在唐山机场和高铁站,平面拍摄做了比亚迪秦、唐、宋三辆车的户外和棚内的拍摄,还拍了两次视频广告。
还有一个节目赞助,我有两个公司,一个广告一个传媒,速肯传媒和广东卫视一起做了一个“零点食神”的美食综艺节目,当初这个节目回款了大概60%。
其他项目没有回款,今年4月份到账期了就碰见这个事儿了。当时约定是120个工作日,怎么来的呢?比如我第一个项目,三辆车的拍摄,具体执行日期是2017年6月初拍的,他们所谓的120个工作日账期是要拍摄完了之后、他们确认好了、结算单开给我之后开始算,120个工作日,前前后后一年左右时间,正好卡在5月份应该回款的时候就出事了。
“零点食神”项目付了60%是因为节目赞助跟一般合同不一样,必须以30%、30%、40%分周期付款,牵扯到卫视、制作成本,没有预付款是不能做的,总赞助金额500多万。60%是通过雨鸿付给我的,跟雨鸿签的,其他项目都是我跟上海比亚迪直签的,直签的都还没拿到钱。
合作之前我们做过背调,上海比亚迪电动车有限公司是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的子公司,法人代表是王传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占它90%股份,另外10%属于比亚迪锂电池公司。
我们到工商登记备案调取了他们的公章,对照看了,跟他们的公章是一模一样的,这家公司是真实存在的。
包括他们浦东世纪大道国金二期办公室,8楼加36楼,门口都是挂着比亚迪LOGO,所有员工加起来有40多个,所有员工都有不同的职责,跟我们对接不同的项目,没有任何问题。
上海速肯广告公司为比亚迪做的推广活动
这40多个人不是天天在那玩儿的,的确是天天在那干活,的确在跟我们对接项目。我们有华东区、华北区,不同项目组每天都跟他们有邮件来往,他们邮件后缀都是sh-byd.com。
而且当初我去这家公司的时候,我也问了周边的朋友这家公司的情况,很多认识的公司也在跟这家公司开展商务往来业务。有这样的甲方过来,我肯定是欣然接受了。
李娟是上海比亚迪华东区市场部总经理,现在比亚迪总部不承认她。我接触过李娟,就是一个市场负责人,我们活动当中出现问题都是跟她沟通的,也是一个挺专业的人,不是一个糊弄事儿的人。
我们公司去过比亚迪总部签采购文件
这个事情不但挑战你的思维,我的三观都被毁了你知道吗,做广告做了这么多年的,30多个家供应商里面,能拿出来几千万做垫资的不是小公司,我们这些所谓的广告圈的老总们都呆了,怎么接受这个事实?
包括定制广告,发那篇《人BY脸,天下无D》文章的老板也是我的朋友,他亲自去了英国,亲自到了比亚迪跟阿森纳总部签约仪式的现场,他说“我特么脚都踩在阿森纳球场草坪上了,你说我还能不信吗?”
最牛逼的是有个细节,所有30多家供应商里面只有我这一家供应商在6月初的时候,我跟李娟要我的回款,李娟说她去总部开会,问我有没有空一起去。我正好有点事,派项目经理跟李娟去比亚迪总部了。
当时我的项目经理跟李娟,还有雨鸿的负责人汪晓婷、李娟的助理4个人飞到深圳,进了比亚迪总部,坐在他们采购科接待室里面,那时汪晓婷拿出一份2018年上半年上海这边公司给他们做的一些业务,比如大小篷车、商场静态展示、户外投放让采购确认。
采购也确认了,这些单子包括项目内容、执行时间、执行地点、规格,下面确认人有何宏雨、牟晓萌、孙斯闻,这些人可不是上海比亚迪电动车有限公司的人,这些人可都是比亚迪深圳总部采购部的人,都在确认人旁边确认签字了。现在倒反口一咬不承认了,这不是开玩笑吗?
速肯在比亚迪深圳总部与比亚迪采购部相关负责人签署过的合作文件
下面是我个人的猜测啊,我觉得比亚迪上海分公司这个部门本身是一个不黑不白的部门,属于灰色地带。因为它是一个用钱的部门,比亚迪就把这个部门放在了体系之外,然后给了它很多支持,这就证明了为什么比亚迪这么多的需求他们知道。
比亚迪是家上市公司,要做年报的,如果它的年报好的话就把这部分用掉的钱纳入到年报里面去,作为支出。如果年报不好,就把这部分放一放,放到下一个半年、下一年。
这次可能是这个部门游离于比亚迪之外,可能给自己加戏加太多,里面可能有些不干净的东西在里面,而比亚迪总部不认了,认为你给自己加戏加太多了,索性一刀切,都不认了。
上面都是我们的猜测。但是我们开展的活动都是合规的啊。
比亚迪总部不是说上海比亚迪这家公司是假的,是说有人借上海比亚迪这家公司的名义刻了公章,伪造了三证,在外面组了一个办公场所,到外面行骗。
比亚迪总部说真实的上海比亚迪公司在松江。刚开始合作的时候我们也婉转地问了,给我们看的三证上面注册地址不是“上海市松江工业区车墩分区香泾路999号”吗,为什么办公地点在浦东世纪大道国金二期。
他们当时答复是松江是工厂所在地,浦东是办公室,这个逻辑合情合理啊,我们也就没有多问嘛。
比亚迪总部发需求给李娟的邮件
出事以后李娟说公司不认她了,我当时就懵逼了,怎么回事?李娟就自己写了份声明,是两三周之前(2018年6月下旬)。
当时我们抱着跟比亚迪坐下来好好沟通的想法,因为我手里东西实在太多了,你们不承认说不过去。从他们发出的需求,到竞标通知、中标通知、采购单、报价单、排期、执行视频、照片、执行完毕的报告、结算单我都有。我手上还有你们总部签字的确认单。你不认打官司不是必输吗?
但是打官司起码1、2年时间,我们广告公司也拖不起,公司要被拖垮的,当时就说跟比亚迪总部坐下来聊一聊,这些钱如果你有困难不用一次性付给我,哪怕你分个一两年分期给我,你让我们活着,我们都很好说话的。
阿森纳的合作文件上写的金额是120万元
但是现在打电话给他们审查部、跟他们内部人联系就直接说“你们报警吧,跟我们没关系,你们所有东西都不是跟我们签的,我们不承认。”就这个态度,我们是被逼得走投无路了,直到他们总部7月12号发了这么一个声明,我们才搞出了一个《人BY脸,天下无D!》这个文章,一下子就爆炸了。
他们一直在胡说八道,我们第一次打电话给朱敏(比亚迪审查处负责人)的时候,朱敏说“我们上个礼拜已经派了总部的人去上海,带着警察把他们国金的办公室取缔了。”
我当时在电话里就回她了,我有录音的,我说“那是你们取缔的吗?你不知道情况不要胡说八道啊,那是因为国金办公室3个月没有交房租了,国金物业把办公室封掉了,那是你们封的吗?”她没话说了。
第二,我说“朱总,6月初的时候我的项目经理和雨鸿的王晓婷、李娟到了你们采购办公室,跟你们签了项目确认单,你怎么解释?”她可能是没听懂,说“这可能是未来我们要开展的项目,我们跟你们签一个确认。”
“胡说八道!”
我说,“这上面明明写了日期2017年和2018年年上半年,已经做完的东西,是一个成果汇报,你跟我说什么未来可能会合作,你不要跟我睁眼说瞎话好不好?”
她说“这个东西我不清楚,我不回答你。”——就这个态度,你说这个是不是胡说八道?
第三,阿森纳这个事,比亚迪品牌公关部长李巍是他们总部的高管,去了英国,跟阿森纳的首席运营官做下来一起签了一个战略合作。我问朱敏,朱敏回了一封邮件给我们,说“我们跟阿森纳没有合作”。
比亚迪官微对阿森纳官微的回复,现已删除
那我就说了,这个李巍是谁?我们照片、视频都有,你不是胡说八道吗?目前他们把跟阿森纳相关的微博、微信所有内容都删掉了,声明里也说跟阿森纳没有关系。
在这之前呢他们曾经承认过跟阿森纳有合作,我问他们合作金额是多少?因为我看到过这个合作文件,上面写的金额是120万元人民币,赞助阿森纳三个赛季……完全的胡说八道,颠倒黑白。
我们一开始没想跟他们撕,我们想好好谈,我们也都是讲道理的人。30多家供应商其中2家4A公司、一家上市公司,还有能拿出几千万元来垫款的公司都不是小公司。
我们都是讲道理的人,我们不是社会上的混混,大家都接受过高等教育,有事咱们好好谈对不对?甚至我都跟他们说了,你们有困难我们理解,不用你们一次性付完,你们分个几年付也OK,但是你不能这样一棍子把我们打死。
这样的话我们公司现金流会断掉,我们下面还有供应商,丙方、丁方,这些人都是踏踏实实干活的,每一场活动都是工人搭建的啊,三伏天、三九天都躺在地上睡过觉的多可怜的工人,你现在坑的是他们的钱。
我作为速肯的法人,我不会不承认速肯对丙方、丁方签的任何合同,每一分钱我都认,哪怕你比亚迪不认,我吴某卖房子卖车,该付的我都付,该赔的我都赔,最多我两手一摊重新开始,十几年的积累归零。
李娟进去不是因为合同诈骗,是自首
李娟现在在浦东看守所,她被警方控制的过程是这样的。她一开始去上海市公安局803经侦大队报案,市局不予受理。不予受理的原因警察也很明白地告诉她了。
警察的原话是“如果你要报合同诈骗的案,你首先要构成两点基本事实:第一,你所说的这些都是虚构的,比如比亚迪这些活动、广告、阿森纳合作都是虚构的。但是这些东西都是真实存在的,供应商没有虚构。第二,需要有合同诈骗的受益方。”
李娟的名片
这些钱是广告公司自己垫付的,我们也从来没有给过李娟一分钱的回扣,这些钱李娟根本就摸不着,那你报什么案呢?
比亚迪公告说“比亚迪以李娟涉嫌伪造公司印章罪及合同诈骗罪……李娟因涉嫌犯罪已被警方采取强制措施。”但是李娟现在进去的罪名不是这个,是她有一套静安府1200万元的房子说不清来源,跟我们的合作没有关系,而且是她自己自首的。
那天下午李娟去803报案,李娟报案的原因是她有个上线叫陈振宇,这个人现在失联找不着了,她要告陈振宇合同诈骗,李娟认为她也是受害者。李娟说所有供应商都来堵我家的门,我受不了了,去报案。
803的答复就是上面说的两条不符不予立案,李娟就在803门口打了个110报警电话,110出警后把李娟带到了所属派出所。到派出所之后李娟继续报案,派出所也不予受理,李娟说,没办法了那我自首吧。
李娟以什么东西自首呢?她说自己有一所1200万元的房子来源不明。浦东经侦的警官说李娟现在以这个罪名关在里面,不是比亚迪声明里说的合同诈骗——又是胡说八道,这么大一个上市公司老是胡说八道你说这个事怎么搞。
浦东经侦我去过两次了,跟办案警官面对面接触过两次,办案警官跟我们说她现在就是这1200万的房子的事弄进去的,不是因为合同诈骗,这是警官的原话。
我是礼拜三(7月11日)去的浦东经侦,在那待了一天,这是警官的原话,这两个基本事实不符合我们怎么立案呢,就是她自首1200万的房子说不清楚。
现在我们在整理材料,找律师打官司,律师的意见是以我手上这些材料打官司,把握还是挺大的,不能说我100%胜诉,但把握挺大的。
—
比亚迪亿级广告诈骗案刷屏:双面李娟和她背后的大佬
澎湃新闻记者 包雨朦 实习生 姜浩涛
一个不被比亚迪承认的神秘中间人——李娟,在过去近3年时间,从上海到伦敦,串联起数十家广告商,砸下数亿元营销费用,为比亚迪做品牌推广,最后在比亚迪拒绝埋单后,向警方“报案”、“自首”。
这起离奇的广告诈骗案,近日,引爆了整个广告圈。
7月12日午间,总部位于深圳的电动车制造商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002594,比亚迪),在官方微博发布《关于李娟等人冒用比亚迪名义开展相关业务的声明》称,李娟等人在上海浦东世纪大道国金二期租赁办公场所,使用上海雨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名义,对外声称是比亚迪派出机构,同时李娟冒用上海比亚迪电动车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经理的身份,伪造比亚迪多枚印章,以比亚迪名义,与多家单位及机构展开广告宣传类合作。
比亚迪在声明中强调,李娟等人冒用比亚迪高管身份,用伪造的比亚迪印章与任何单位或机构签署的合同,比亚迪均不知情,也与比亚迪无关。
这在汽车广告圈引发极大关注。
因为在过去3年中,有多家广告公司跟李娟方面合作,从事比亚迪的品牌推广活动,而其中,大部分广告商尚未拿到相应的业务款项。
7月12日晚间,上海竞智广告有限公司发布一篇名为《人BY脸,天下无D》的文章称,比亚迪声明中认定的合同诈骗行为长达三年,涉及至少25家广告供应商,累计金额高达11亿元。竞智广告列举多份证据称,比亚迪对于李娟所开展的市场推广活动不可能不知情。
整个骗局最为吊诡之处在于,多名广告商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他们并未给过李娟好处,因为他们本身也没收到多少钱,实在无法理解,李娟如果是骗子,她图什么?
有广告商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李娟近日已经以1200万元的房产来源不明为由,向警方“自首”。广告商们如今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正在商讨如何追款。
案发:P2P老板被捕点燃离奇骗案导火索
2016年12月,上海一家广告公司的负责人王若兴(化名)开始通过雨鸿文化等三家广告公司,承接“国金比亚迪”(指李娟负责的所谓上海比亚迪电动车有限公司,下文同)的市场推广业务。此前,王若兴承接了多项比亚迪汽车的线下推广活动,包括小型的区域车展、试乘试驾等。
2018年3月,王若兴接到“国金比亚迪”的通知称,该公司此前合作的三家广告代理商出现了资金困难,想要把王若兴负责的公司变为一级代理,同时需要王若兴签订一个垫资协议。
王若兴考虑到,成为一级代理商后,除了线下推广,还可以承接比亚迪的线上广告业务,再加之此前自己和朋友与“国金比亚迪”已经有了三年的合作基础,对于这次签约,他觉得并无不妥。
今年3月21日,王若兴与李娟的“上海比亚迪电动车有限公司”(即国金比亚迪)、上海日高广告有限公司、武汉日高广告有限公司签订了四方协议。合同约定,王若兴的公司代“国金比亚迪”向日高广告垫付6830万元人民币。
王若兴称,“国金比亚迪”告诉他,日高广告此前一直是他们推广活动的执行方,但资金突然出现问题,导致项目无法推进。
到了5月份,王若兴在网上突然发现,由“国金比亚迪”指定的这家“上海日高广告”的实控人韩海湧关联的另外两家P2P公司暴雷,涉案金额达到60亿元,韩海湧涉嫌非法吸收公共财产(存款),被闵行区警方刑事拘留。
王若兴觉得不妙,5月25日他赶到上海浦东报了案。
“当时日高已经收了我们4130万,他(韩海湧)突然进去了,我对于后面能不能正常收到比亚迪的正常回款产生了怀疑,基于不安抗辩的原因,我选择了报案。”王若兴称,报案时他用了“李娟合同诈骗”作为事由。
没想到,这一报案就点燃了导火线,将深埋在地面3年之久、极为离奇的广告骗局引爆。
据王若兴回忆,从今年4月开始,广告商圈内,就流传出一些关于李娟身份的说法。有人猜测李娟的身份有猫腻,但一直没有实锤。王若兴报案后没多久,另外一个存在顾虑的供应商,几经辗转,通过深交所与比亚迪的董秘李黔取得了联系。
王若兴提供的微信截图显示,李黔在微信上对前来问询的广告商表示,“我担心这个购买后公司是伪比亚迪,建议您和对接的人做好被诈骗的准备”。在看到供应商提供的“国金比亚迪”工作人员名录后,李黔称,“我一个人都不认识”,并指出,比亚迪员工的邮箱后缀是byd而不是sh-byd。
这一消息迅速在上海的广告商圈内传开,整个广告圈都炸了。
双面中间人李娟
而李娟的身份,至今仍然像一个谜。
多位与“国金比亚迪”有业务往来的广告商都澎湃新闻记者反应,在业务往来的过程中,李娟一直以“上海比亚迪电动车有限公司华东区域市场部总经理”的身份示人。
“从始至终,我们都认为,这个公司是真实的,没有怀疑过。”事发后,一家卷入的广告商负责人廖晓丽(化名)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为什么深信不疑,廖晓丽称,她此前曾给比亚迪举办过多次活动,包括线下的经销商大会,期间李娟提供了比亚迪全国经销商的联系方式,这让人没法去怀疑合作的真实性,“这么多经销商都是假的吗?我们还给比亚迪做过地区的试驾和展示活动,用到的比亚迪新车全部是经过经销商提过来和运走的,这么多车又是哪儿来的呢?我也是懵了,怎么都变成假的了呢?”
还有人称,亲眼见到李娟与比亚迪深圳来的采购团队“谈笑风生”“交往亲密”。
竞智广告也在公开发布的文章中质疑,在过去三年时间里,公司通过“比亚迪华东区总经理”李娟为比亚迪进行了长期的合作,不少活动都得到了汽车媒体的广泛报道,“这么大的活动量,这么声势浩大的品牌宣传,贵司真的一点也不知道吗?”
竞智广告提供的一份比亚迪经销商的名单截图,显示了部分比亚迪区域经销商的详细联系方式。该文件的真实性没有得到比亚迪方面的确认。
但比亚迪在声明中称,李娟使用上海雨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名义,以自有资源(广告及活动)试用及免费使用为切入点,主动与比亚迪联系并开展免费广告宣传。
比亚迪一位高管也回复澎湃新闻记者称,李娟不是比亚迪的员工。
广告商刘力(化名)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他们在李娟与深圳比亚迪的邮件往来中发现,李娟确实曾经打着雨鸿文化的名义,与比亚迪进行过联络。
但雨鸿文化也不承认李娟是它们的员工。
雨鸿文化负责人汪晓婷在电话里回复记者:“我们公司从来没有李娟这个人,她和我们公司是没有关系的。”
目前,很多人都不能解释李娟为何要以两副面孔示人:一面以甲方(国金比亚迪)的身份游走在众多下游广告商之间分发业务;另一面又以乙方广告商的名义向比亚迪毛遂自荐、招揽订单。
那么李娟究竟是谁?
一份网传的李娟截至2015年的个人简历显示,李娟1985年生人,户籍在上海宝山,大专文凭,早期在瑞安房地产市场部工作,之后进入上海搜易广告传媒有限公司从事广告业务。
王若兴此前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他的公司最早在2016年12月开始接到“国金比亚迪”的项目就是通过搜易广告。他称,搜易广告与雨鸿文化在股东层面有一定的关联。但澎湃新闻记者从工商资料中没有查到相关依据。
神奇的阿森纳赞助合同:120万赞助3个赛季?
那么,李娟到底与比亚迪有没有关系?广告商们和比亚迪各执一词。
比亚迪第三份申明中的“比亚迪均不知情,也与比亚迪无关”的说辞,彻底激怒了这些广告商。
他们认为,反击比亚迪最有力的证据就是,今年6月比亚迪宣布赞助英超足球俱乐部阿森纳的活动。在当时的新闻报道中,比亚迪集团公关部部长李巍出席了活动,并留下了现场照片。
比亚迪内部人士向澎湃新闻记者确认,新闻中有关李巍的信息属实。
刘力此前亲眼见过雨鸿文化与阿森纳俱乐部签订的四方协议,奇怪的是,他所见到的合同有两份,“两份合同的条款、金额一模一样,唯一的区别是,一份上面同时有比亚迪集团和上海比亚迪(指国金比亚迪)的公章,而另一份上只有上海比亚迪的。”
刘力所见的这两份合同上,约定比亚迪以450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赞助阿森纳俱乐部三个季度。按照与李娟有业务往来的广告商吴磊(化名)的说法,截至事发前,雨鸿文化已经支付了阿森纳俱乐部500万元的赞助款项。
比亚迪亿级广告诈骗案刷屏:双面李娟和她背后的大佬
关于这次合作,比亚迪提供了另外一个版本的说法。比亚迪的声明指出,2018年4月,李娟使用上海雨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的名义,以资源赠送及优惠价格的方式,推进比亚迪与阿森纳足球倶乐部之间的广告宣传。
“价格有多优惠?比亚迪说是120万。”在李娟案发后,有广告商在李娟的电脑里看到了一份雨鸿文化与比亚迪就赞助阿森纳项目签订的代理合同,合同金额为120万元人民币。该合同上有雨鸿文化的签章,却没有比亚迪的章。
对于这份120万元的合同,雨鸿文化的实控人汪晓婷却不知情。7月9日上午,汪晓婷带着律师赶往深圳比亚迪,会面中,比亚迪的管理层出示了合同的复印件。汪晓婷要求看原件,对方却表示,不能拿出原件的原因是怕被汪晓婷现场撕毁。
“120万赞助阿森纳三个赛季,这个价格,连咱们浦东联华足球队都赞助不下来。上市公司比亚迪倒是能坦然接受……”刘力对这份合同的真实性表示怀疑。
不过,最让刘力愤愤不平的是,为何合同上没有比亚迪的签章。“难道说他们随时准备反悔吗?连120万都不想付?连合同都没签好,高管李巍就敢飞到英国去为这次签约活动站台,这放在任何一个上市公司都是违规的。是谁把整个事情兜住了?”
7月13日晚间,阿森纳足球俱乐部已经在其中文官网发布声明称:根据比亚迪告知阿森纳的信息,比亚迪相信其本身已成为一桩涉及诸多广告协议的诈骗行为的受害方。今年5月8日,阿森纳俱乐部与比亚迪曾在阿联酋航空足球场举行仪式,共同宣告双方正式结成合作伙伴关系;而此次事件亦涉及已启动的这项合作。“我们正在调查事件现况,并与此前参与启动这项合作的比亚迪高层代表们共同商讨此事。针对此次事件,俱乐部将不再发表更多评论。”
关于李巍,有消息称,她是王传福夫人李珂的侄女。关于两人的关系,多位广告商均表示,没有实证可以证明,传闻的成分居多。
刘力指出,“合同门”事件至少证明了李巍在比亚迪背景深厚,“换做在别的公司出现这样的重大违规早就下课了”。
没有身份的李娟和灰色地带的“国金比亚迪”
有些广告商早就感觉到,李娟和她开展的业务似乎不能见光。因为李娟常称,要保持低调,“国金比亚迪”处于“灰色地带”。
“为什么这么说,她(李娟)的解释是,比亚迪深圳的股东在‘打仗’,上海的团队是部分高层为了平衡利益而另立的一只队伍,在集团内没有合法身份。”吴磊(化名)告诉记者,“这只是一种说辞,背后真正的原因没有人知道。”
“几乎什么类型的地推、广告、线下活动,无论是区域性质的,还是登上过卫视频道的,我们这么多供应商都帮比亚迪做过了,3年时间累积成本小十个亿,比亚迪说他不知道,我不信。”王若兴认为,比亚迪一定知道“国金比亚迪”这样一个团队存在。
有供应商分析,比亚迪之所以安排这样一个“没有名分”的团队,在上海承担着重要的市场工作,是出于美化财报的考虑。“作为上市公司,它有把报表做好看的原始诉求在。通过外面一家公司在外面进行活动,比如今年10个亿的支出,如果报表不好看,我就不放进去了,这是一种可能性。”吴磊猜测。
让吴磊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年“国金比亚迪”在澳门、上海等四地开经销商大会,当时没有比亚迪的高管在现场,李娟作为比亚迪的代表出席,李娟称,有人告诫她“要低调,不要表明你的身份是什么”。在当时的会务资料里,没有任何体现李娟身份的说明,甚至在她的致辞环节,也仅是用“下面由李娟女士发言”简单带过。
在采访中,刘力想起来一个细节,他说,有一次在公开场合,李娟突然接到一个电话,电话的内容是有人通知她,她和“国金比亚迪”团队就要被深圳的比亚迪承认了。听到这个消息,李娟甚至不顾周围人的注目,激动得哭了起来。
消失的“上线”陈振宇
目睹了电话事件后,刘力感觉,李娟对于自己是在为比亚迪做事一直深信不疑。
多位广告商均向澎湃新闻记者提到,李娟口中常常提到她听命于一个名叫陈振宇的人,李娟所调用的比亚迪集团的资源,多来自于此人的安排。
但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的广告商中,没有人和陈振宇有过交集,“我们当中甚至没有人见过陈振宇,我们怀疑这个人是不是真正存在。“吴磊说道,圈内传言,陈振宇是加拿大籍的香港人,目前在加拿大定居。
还有一种在广告商间广为流传的说法,陈振宇与比亚迪分管北美市场的高级副总裁李珂关系匪浅,因此有推测称“李娟是李珂的人”。同时,李珂也是比亚迪创始人、董事长王传福的妻子。不过,这些传言都未获比亚迪方面证实。
在王若兴报案之后,来找李娟要说法的人越来越多。此时陈振宇却消失了,“坚信自己在为比亚迪做事”的李娟,意识到自己成了受害者。有供应商追问李娟,是不是虚构了一个不存在的“上线”来给自己脱罪。李娟急了,她拿出了一张五个人的合影,告诉对方,照片中间的男人就是陈振宇,让大家帮他一起“人肉”找出他。
一份在广告商间流传的李娟自述文件显示,李娟称,她2009年毕业后,在瑞安地产认识了陈振宇,之后二人只是网络上寒暄的关系。2016年,已经在广告公司工作的李娟突然收到陈振宇邀约,请他自己加入自己的团队,与李柯一起完成比亚迪集团的换血工作。陈振宇自称是比亚迪集团的隐形股东,任命李娟为比亚迪上海团队的负责人,负责市场活动执行。
一名广告商称,李娟称,她一直通过qq、qq视频、语音和Email接受来自陈振宇的指示。在李娟表述过程中,她所有与大区的沟通、跟大区所要的资源,都是陈振宇安排好的,并不是她主动去要的。
据一名见过这份自述文件的广告商称,即便是比亚迪公开宣布不承认李娟是其员工之后,李娟也没有选择跑路,而是仍然天天去国金办公室上班,“我们那时候天天在他们办公室,李娟也在整理资料,写这些东西。”但即便是这名广告商也说,对于李娟所述内容的真实性,他也不能确定。
李娟“情急之下”以1200万房产来源不明“自首”
王若兴发现李娟失联是在今年6月中,在比亚迪在6月13日第一次就合同诈骗案发声之后。在那份声明中,比亚迪没有指名道姓,只是提到存在广告合同诈骗的风险,提醒供应商注意。7月4日,比亚迪第二次发布声明,文中提到了李娟的姓名。
让王若兴不解的是,如果李娟真是一个诈骗犯,在比亚迪正式发声明之前她为什么不跑呢?“是她骗到的钱不足以支持跑路,还是她就没想跑?”
廖晓丽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关于李娟究竟如何被捕,比亚迪第三份声明中的说法与事实有较大出入。“当时越来越多的供应商找到李娟叫她还钱,甚至有人电话里威胁她,李娟出于人身安全的考虑选择了自首。”廖晓丽还提及,失联前李娟曾拜托她,不要把她的电话号码再透露给其他人,担心更多的人找她。
而比亚迪7月12日的声明则称,在发现李娟等人的违法行为后,比亚迪以李娟涉嫌伪造公司印章罪及合同诈骗罪,向上海警方报案。警方在李娟处查获了多枚伪造的比亚迪印章,李娟因涉嫌犯罪已被警方采取强制措施。
随着遭受损失的广告商们聚到一起,越来越多李娟失联前的信息被拼凑了出来,按照一位吴姓广告商的说法,李娟最早去派出所报案,要告陈振宇诈骗,但派出所没有受理。理由是合同诈骗首先要证明比亚迪的这些推广活动是虚构的,另一方面在李娟描述中也没有明确的诈骗受益方。情急之下,李娟就在派出所门口又报了警,称自己在上海静安府的一套1200万的住宅来源不明。
这一说法得到了刘力的认同:“基本属实,房子的事情涉及另外一个案子,但和比亚迪这件事没什么关系了。”
李娟失联之后,“国金比亚迪”突然成了一个不存在的假公司。
7月4日,“国金比亚迪”的员工接到上海外服(集团)有限公司发来的通知,要求他们前往外服工作服务中心说明情况。
通知中称,“上海比亚迪电动车有限公司声称,从未聘用过您,您也从未为上海比亚迪电动车有限公司工作过。从我公司目前得到的情况,上海比亚迪电动车有限公司没有给您安排工作场所及工作内容。”
无人获益的骗局?
在整个事件中,让广告商无法理解的是——如果李娟是在冒用比亚迪的名义与广告商展开合作,她如何从中获利?
廖晓丽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广告行业从甲方接项目一般会先拿到30%的预付款,之后采用垫款的方式,广告商先支付活动费用,结项时再由甲方付款,“我们办活动物料、搭建的钱付给了工厂,场地的钱给了场地物业。没有一分钱给李娟。没有利益的事情,谁会去做啊?”若比亚迪的声明内容属实,李娟的真实目的何在,让廖晓丽等人困惑不解。
“这件案件的受害者是谁?是我们。施害者是李娟和她的同伙,那么受益者是谁?不是李娟,或者说至少她的获益比例极低。李娟骗取的是我们的劳动,而不是我们的资金。这件事情就很奇怪。”吴磊说道。
比亚迪声明发布后,澎湃新闻记者就李娟诈骗的意图去咨询了比亚迪的一位管理层,他回复称:“她(李娟)和别人签的,我们都不知情,签了多少,怎么签的,我们都不知道。现在等警方的调查结果吧。” 对于经销商说法的真伪,该负责人也一律以“等警察调查结果”回复。
吴磊分析认为,李娟的手腕或许是利用资金的时间差来套利。2018年开始,不少广告商都接到了“国金比亚迪”的通知,要求把回款账期从180天账改为210天。
王若兴则坚信:“没有比亚迪的深度参与,李娟一个人做不了这么大的局。”
一边是广告商的众说纷纭,另一边在7月12日的声明引发争议之后,比亚迪又再次陷入沉默。7月12日至13日期间,澎湃新闻记者多次致电比亚迪知识产权及法务处,对方均以负责此案的王律师在开会为由拒绝了采访,称稍后会由他们的负责人来联系记者。但截至发稿,仍没有与王律师取得联系。
(文中所提的广告商如无特殊说明,均指李娟负责的“国金比亚迪”的供应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