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和现实的管制

香港的谭叔

不论在欧美日到非洲落后国家,政府管制的效果绝大部份都是失败的。管制通常並不解决问题,而是产生更多其它问题。经济教科书上说市场並非万能,反而经常失灵,所以需要管一管。但大部份经济研究报告卻指出管制並没有解决问题,而是把一个问题变成更多的问题。结论往往是钱花了,成绩平平,产生一堆新问题。唯一最大的成就是多了一个或几个政府部门。每个部门增加一群政府人,还有就是增加了一些利益集团。为什么理想和现实相差这么远?

原因是理想的管制中,负责管制的人都是充满行业知识者,他们一心为公众利益而忘卻私利,他们有动力,有能力,有决心去改做现行的制度。但现实的管制是这样的吗?

在政府的制度中,个人的行业知识和能力並不决定职位升迁。年资和人脉关系才是职位升迁的主要因素。在美国政府中,如果和上司关系不好,没有背景,职位升迁的机会也是零。简单来说,越有政府手段的人越能当上高位。这种问题当然不是美国独有,而是所有政府普遍存在的问题。而偏偏就是这些政治手段好,但能力就很难说的人负责管制监管的主要政策制定者。

任何一个政府人其实和普通人毫无分别。他们和市场人同样自利。他们不会因为变成政府人而忘卻自己的利益,也不会变成一心为公。对于他们来说,如何扩大自己部门的权力和预算比如何做好管制更重要。他们需要的是更多的权力,而不是更好的管制方法。有效的管制方法並不一定能帮助他们扩展权力,反而官僚而繁琐低效的管制更能帮助他们扩展权力。而很多人觉得官僚繁琐低效的管制更有安全感。

只要管制方式足够官僚繁琐低效,被管制的公司自然上门来找政府人协商。结果当然带来一大堆寻租的好处。

这种问题其实並不难理解,但很多人依然对理想充满期待和希望。总希望有一天出现一个圣人来解决问题。今天很多人对政府管制的信任和古代人对求神拜佛的信任其实没分别。有多少人求神拜佛真正能解决自己的问题?很少。但这並不改变人对求神拜佛的热诚。

当然整个过程有一个关键步骤,就是自小教育他们有问题就需要去求神拜佛,只有神仙才能解决问题。其它的方法,例如自由市场,都是黑暗森林法则,资本家吃人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