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邦-每日金融-第5008期

〖分析专栏〗

【金融危机的阴云越发浓厚】

伴随着中美两国进入谈判阶段,贸易战暂停。这一利好促使美国股市再次高涨,在经历了2018年年初以来的宽幅震荡之后,受贸易战缓和刺激,道琼斯收复25000点整数关口。此外,美国国债收益率超过3%心理关口,并仍有进一步走高趋势。截至目前,美国国债收益率已经超过其他发达国家国债收益率。伴随着美联储加息,美元也走出了一波上涨行情。自4月中以来,美元指数一路高歌猛进,由89.516的低谷节节攀升,并在5月21日突破了94关口,期间涨幅达5.4%。这一切都带动了大量的资本继续流向美国。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世界其他地区的情形却不那么乐观。

首先,亚洲国家面临的危机加大。油价上涨,亚洲石油进口国的成本大增,要花更多美元。目前国际油价直逼每桶80美元,而原来仅是40美元。美元也在走强,这就令人担心许多的亚洲经济体将会遭受打击,特别是严重依赖进口石油的亚洲国家,有预测称2018年亚洲国家将花费10000亿美元进口石油。此前安邦咨询(ANBOUND)研究人员曾测算,保守估计,中国2018年将为进口石油多支付超过600亿美元。油价上涨最终将导致成本大涨,推升通胀的效应,同时打击消费者及企业,使他们的消费成本和生产成本都跟随上涨,企业经营日益困难。特别是亚洲的低收入国家,他们的国民财富还不足以吸收突然增加的成本上涨,容易受到冲击而导致社会动荡不安。

美元升值,亚币贬值,导致亚洲国家的债务加大,可能出现美元荒。美债收益率狂飙,美元资产越来越值钱,吸引更多的人持有美元资产,因而造成本币大贬值。目前,美国10年期公债收益率稍早时就已升破3%,并有进一步上升趋势。这让亚洲货币和其他新兴市场的资产承压,显得越来越不值钱。金融市场的调查显示,印度卢比与中国人民币一样不断走贬,卢比今年迄今为止已贬值近6%,这就让印度原本就持续的经常帐赤字和财政赤字更加恶化。而5月21日,人民币中间价下调89点,报6.3852元,为1月24日以来新低。在东盟国家,情况也非常严重,现在印尼卢比已经贬值约3.6%,而且前景依然黯淡。在美债收益率结节攀升之际,印尼股市和债市都属于亚洲受资本外流冲击最严重的市场之列。同样,马来西亚也面临着货币贬值以及美元短缺的压力。从金融市场的情况来看也是如此,对马来西亚马币“看多”的押注已经明显反转。

其次,金融危机在南美洲国家的苗头已经很明显,尤其是在委内瑞拉和阿根廷。随着外汇储备的不断减少,委内瑞拉政府已经印刷了大量的钞票,这使得委内瑞拉的法币玻利瓦尔的价值已经接近于零。2010年的时候,委内瑞拉货币玻利瓦尔与美元是8:1,目前是68915:1,贬值了99.999%。与此同时,根据委内瑞拉反对党控制的国民议会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委内瑞拉的恶性通胀已经上升至了13779%。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委内瑞拉的通胀将在今年最高达到13800%。随着马杜罗当选新一届委内瑞拉总统,美国已经准备对马杜罗施以制裁,并进一步打击委内瑞拉通过其国家石油公司通过美国金融市场筹集资金的能力。这一切都会加剧该国的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

而在阿根廷,其法定货币比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数据显示,自今年以来,阿根廷比索对美元的比价累计跌幅达到了20%以上。为了应对本币贬值,自4月27日起,阿根廷央行8天内升息三次,并5月4日进一步进行了上调,同时将关键的7天逆回购利率上调了675个基点,使得阿根廷的基准利率达到了40%。期间,阿根廷央行6天里花了50亿美元干预汇市,这相当于阿根廷外汇储备的10%。本月8日,阿根廷总统马克里宣布,将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寻求300亿美元金融支持,目前双方正在就借款协议进行协商。此外,阿根廷外债压力巨大。据统计,2017年,阿根廷外债规模约2330亿美元债,占GDP比值约为40%,远高于20%的国际警戒线。2017年,阿根廷向海外支付资本利息159.06亿美元。在美联储加息的背景下,美元走高和美债债息上行直接导致这些新兴国家融资成本增加,国际资本对阿根廷偿债能力不足的担忧容易引发债务危机。

最后,复苏乏力和债务问题一直困扰着欧洲经济。欧洲经济复苏不如预期,在地缘政治冲突中受到冲击,美国退出伊核协议,从区域来看,对欧洲安全的影响更大,加大了欧洲市场的风险。5月15日公布的欧元区一季度GDP初值显示,欧元区GDP一季度环比增长0.4%,同比增长2.5%,明显低于去年四季度的2.8%,显示欧元区经济显著放缓。分析称,持续快速上涨的油价影响到消费。而中美贸易战以及美欧贸易摩擦也成为影响欧元区经济继续复苏的主要因素。虽然,欧洲主要国家在力图维护伊朗核协议,但欧洲企业严重依赖美国市场及金融体系,一旦美国实施制裁,这些企业将受到重大影响。实际上,美国的制裁威胁立竿见影,道达尔、巴斯夫、马士基等大型欧洲公司已经开始逐渐撤出伊朗。

意大利、希腊等国家的情况在恶化,有经济、债务、银行坏账的问题,也有国家政治的问题,意大利右翼政党上台,加大了市场的担心。上周,意大利民粹主义政党五星运动和极右翼政党联盟党终于就最终政府协议达成一致。但有研究警告称,一场由意大利主导的欧债危机正濒临爆发边缘。目前意大利负债总额占GDP的132%,为欧盟之首,而两党提出的经济政策向市场发出了信号:意大利无意偿还债务。意大利跟欧盟预算献金要求越离越远,国家经济情况或将迅速恶化。由此一来,欧盟便陷入了两难:要么以牺牲其他成员国为代价拯救意大利,要么将意大利踢出欧元区。前一种方法显然不可持续。意大利是欧盟第三大经济体,比当年深陷债务危机的希腊经济规模大了十倍。另外,意大利银行不良贷款数量为欧元区之最,占比达到总量的四分之一。两党财政计划中的部分条款令银行更难回收抵押品,不良贷款进一步恶化。因此,“意大利退欧”或也将不可避免地成为现实。

希腊的债务情况也不容乐观。自2010年债务危机爆发以来,希腊的银行已经进行了多次资本重组,但仍有960亿欧元的债务负担。他们已承诺到2019年会将这一负荷减至650亿欧元。5月6日,欧洲央行公布的压力测试结果显示,随着希腊经济的不景气,希腊最大的四家银行未来2年的损失预计将高达155亿欧元(186亿美元)。在希腊停止接受860亿欧元(1060亿美元)的救助之前,欧洲央行希望借助压力测试对其金融系统稳定性作出评估。来自欧元区其他国家的33家银行的压力测试结果将于11月初发布。目前希腊的银行一直面临坏账的监管压力,这限制了他们扩大信贷和经济复苏的能力。巨大的违约风险也是希腊银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美元短缺、本币贬值、债务危机等问题正在亚洲、南美和欧洲等地发酵,而随着美国保护主义在全球的扩张,这种局势可能进一步加剧,这预示着区域性的金融危机正在形成。如果危机爆发,美国也难独善其身,那么世界经济复苏也将宣告彻底结束了。(NYZX)返回目录

〖优选信息〗

【形势要点:强力监管之下民营金控开始纷纷退去】

在金融强监管的背景下,国内民营金融控股巨头们正在不约而同地收缩战线——转让股份、处置牌照、不再强调企业的金融属性。在民企竭力淡化金控身份的背后,是已经开始层层加码的监管压力。在4月27日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加强非金融企业投资金融机构监管的指导意见》之后,业内普遍认为,监管政策主要指向拥有多张金融牌照、涉足多个金融领域的民营金融控股公司,金控公司存在的风险已经进入监管视野。有业内人士将中国的金融控股公司分为5种类型:一是母公司主业为金融业的金融控股公司,如四大行、中国人寿、平安保险、四大AMC等;二是非经营型金融控股公司,如中信集团、光大集团、招商局集团等;三是传统实业类央企下设金融控股公司,如国家电网、中航工业、五矿集团等;四是产融结合的金融控股企业,如“明天系”、复星、恒大、万达等;五是互联网巨头涉足金融领域形成的金控集团,如已经走在金融业务布局前端的阿里巴巴、腾讯等。近年来,民营金控公司不断扩大发展,形成了以“明天系”“安邦系”“复星系”“海航系”“中植系”等为代表的大型金控集团。以“明天系”为例,据不完全统计,其持股的金融机构多达44家,其中银行17家、保险9家、证券8家、信托4家、基金3家、期货两家、金融租赁1家。其所控股的金融机构资产规模合计超过3万亿元,已经相当于我国一家中型金融机构的资产规模。在“安邦系”持股的14家金融机构中,银行多达9家。近年来,国内的互联网公司也开始了针对金融领域的全方位布局。目前腾讯和阿里巴巴已经成为握有金融牌照数量最多的互联网公司。腾讯和阿里巴巴都直接或间接持有多家保险公司股份,而互联网巨头们目前还未涉足信托领域。在强力监管政策之下,民营金控纷纷脱手金融资产将成为趋势,一些互联网巨头也开始表示,未来只做Tech(技术),不做Fin(金融)。(LHJ)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内地省份谋求向中央争取建设内地自贸港】

在海南被确定将建设自由贸易港之后,内陆地区也在积极争取建设自由贸易港,四川等中西部省份为此展开了相关研究和申报工作。其中,四川省自贸办近日提出,四川自贸试验区将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探索以航空为特色、空铁公水多式联运优势集成的内陆自由贸易港,探索建设一批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协同开放示范区。西安市自贸办有关人士称,该市空港新城申报首个内陆型自由贸易港的文件已经递交陕西省政府。陕西省确认西安空港新城为陕西省申报、建设自由贸易港主体。目前,一些内陆地区相当积极,虽然沿海地区具有海港的优势,但内陆地区依托空港和铁路港,在向西、对欧的开放中,无论是国际航线和中欧班列上,都可以化地理劣势为比较优势。参加前述地方座谈会的中央部委的专家也表示,“自贸港依托于港口,既可以是海港,也可以是空港、陆港(铁路港),有的还提出是江港。”在中西部地区建设内陆自贸港,可以与“一带一路”和西部大开发结合起来。有内地专家表示,中央提出探索内陆开放,要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自贸港就是助推剂,不然内陆地区永远落后于沿海地区。不过,目前这些地方的申报意愿尚未有实质性进展。今年2月,重庆市商务委曾答复,自由贸易港建设目前处于探索期,由中央统一决策部署确立自由贸易港建设城市,不受理地方自行申报。(LHJ)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国内淡季天然气涨价的原因不同寻常】

本月以来液化天然气(LNG)价格快速上涨。截至5月18日,LNG参考价为4028.75元/吨,与5月1日的3016.25元/吨相比,上涨了33.57%。这也是继去年冬季之后,LNG价格再度出现暴涨,但当前正处传统淡季,暗示涨价背后的原因颇不寻常。有消息称,中石油华北公司此前告知下游燃气公司,由于上游气源紧张、缺口较大,决定自5月2日起,在全国范围内限气26%,成为近期LNG价格上涨的重要原因。对此,中石油华北公司的说法是,5月份天然气供应超出了计划,现在只是回归原计划量,只会适当减少直供工业用户的供气量。中石油集团表示,4月份,中石油在天然气市场上的供应量同比提高15%以上,但一季度以来,天然气市场需求激增且持续旺盛。由于需求总量上升,环保因素导致的煤改气、天然气发电、天然气运输等都在放量,如果供给跟不上很容易就产生缺口。中国石油大学天然气问题专家刘毅军认为,其实过去几年因油价气价持续低迷且供应过剩,中石油在上游的投资是不足的。去年以来市场需求快速反弹,但上游从增加投资到产出需要一个过程,供应缺口就此出现。要根本解决天然气供需失衡的问题,关键还在于理顺气价形成机制,包括将非居民用天然气的气源和销售价格彻底放开,民用气价的市场化程度也应逐步提高。(LYZX)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受控违约潮”应该成为今年的政策目标】

近期,债务违约事件连续爆发,引发市场广泛关注。仅5月以来,就有中安消、盛运环保、神雾环保、凯迪生态等多家上市公司出现债务违约,而盾安环境和江南化工的控股股东盾安集团450亿元债务危机更是体量惊人。这一现象并非偶发。从2018年1月起,大连机床集团、丹东港、川煤集团、中国城建等违约主体超过10家,违约金额同比明显增长,形成了事实上的“违约潮”。市场对于这一轮违约潮不应该感到意外,这是迟早要来的一场债务风暴爆发。目前的违约潮有这样一些特点:一是违约企业多为民企,或是“两高一剩”领域的国企。上述企业本身面临行业之困、经营之困,在去产能、降杠杆的政策背景下,部分企业遇困、资金周转不灵;二是随着监管不断趋严,银行等金融机构流动性在收缩,此前部分不合规的非标、通道业务被封堵,意味着企业融资趋难。特别是对于原本处于产能过剩行业的企业,信贷融资等再融资渠道获资困难或成本高企,风险暴露不足为奇。有机构投资者表示,他们早已开始回避偿债能力较差的企业和产能过剩行业,并部分抛售其债券。上述背景下,违约事件是市场出清的必然选择。虽然没有严格的统计,但可以相信,国内庞大的企业债务中,应该有不小的比例存在违约风险。打破刚性兑付,允许违约事件发生,并以市场化的方式来出清,这肯定是大趋势。但要注意的是,在具体执行时,恐怕要注意违约潮涌现的节奏和规模,正如人类控制核反应一样,应该使整体的违约潮处在受控的状态下。如果能保持在“受控违约潮”之下,实现市场的逐步出清,这是政策目标应该努力实现的目标。(AHJ)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接管工作组开始连续“甩卖”安邦保险资产】

5月22日获悉,世纪证券有限责任公司91.65%股权被挂牌转让,转让方为安邦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接管工作组,转让底价355924.80万元。目的是为引入资本实力雄厚、公司治理规范、管理能力突出的优质股东,优化世纪证券股权结构,促进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据官网介绍,世纪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前身为成立于1990年的江西省证券公司。2001年7月,经中国证监会批准,公司增资扩股并更名为“世纪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地址迁至广东省深圳市。多年来,公司逐步发展成为以深圳为总部,业务网络覆盖全国的综合型证券公司,目前注册资本为7亿元人民币,在全国所有省会城市及部分大中城市设立了分支机构,拥有22家分公司、38家证券营业部。2013年,北京首都旅游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首旅集团”)、广州天伦万怡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天伦万怡”)通过北京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转让其合计持有的世纪证券91.65%的股权(其中,首旅集团转让所持世纪证券55.29%的股权,天伦万怡转让所持世纪证券36.36%的股权),安邦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安邦集团”)依法竞价成功受让该标的股权。但截至目前,中国证监会未批准安邦集团提交的股东资格申请,世纪证券尚未就该标的股权办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RYZX)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央行官员称新技术削弱了金融中介的重要性】

5月19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陆磊在“2018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演讲中指出,我们面临着技术对金融行业的冲击和金融要素供给对整体实体经济的冲击。假如技术变革是不可逆转的,那么信息和数据技术对金融行业的技术冲击和金融演变对实体经济社会的冲击也具有不可逆转性。这两类冲击无疑提高了融资效率,实现了范围经济。但也形成了对传统融资模式的创造性解构也自然形成了金融市场上我们观察到的一系列的不稳定因素。我国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实际上“四梁八柱”性已经搭建起来,而且在存款、贷款、债券市场、外汇市场的风险基本可控,但风险仍在不断出现。事实上,技术、网络平台和数据分析都已经渗透到了金融业的各个层面,比如人工智能用于远程开户和产品组合,区块链用于交易流程,流程自动化用于降低操作风险,因此问题不在于技术本身,任何监管都无力拒绝新技术在被监管领域的运用,只要其具有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的原始动因和现实可能。技术使金融中介特别是信用中介的存在性目前看起来存疑了,因为既然数据可以通过画像让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变得成本极高,那么信息不对称这一金融中介存在的基础理论之一就逐渐变得不那么重要。(RYZX)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美国建立的全球金融体系已对他国构成霸凌风险】

美国执意退出伊核协议,可能令外界开始质疑欧美之间自1941年以来的友谊关系,而下一个更为引人注目的点可能是全球银行体系。美国政府计划将伊朗赶出该体系,作为对其重新施加制裁的一部分。达成此举的最快方法也许是终止伊朗接入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一种支持跨境支付的近乎通用的安全信息系统。但这家总部位于比利时的公用事业公司受欧洲司法管辖,并表示它只听从布鲁塞尔的指令,而后者希望维持国际间的伊核协议。事实上,目前的分歧并不意味着热衷于保护伊核协议的欧洲领导人会将伊朗留在SWIFT内,或为了维持伊核协议允许其与除美国外的全世界照常交易。如果美国想强行达成目的,可能会向SWIFT施压。美国可以宣布除非SWIFT董事会将伊朗排除在外,否则其董事将违反美国制裁,这其中的部分董事为美国人。此外,就算美国觉得为了SWIFT与欧洲起争执不值得,它还可以宣布任何在伊朗有业务的外国机构不能与美国做生意,以此来切断伊朗与全球银行体系的联系。除了一小拨金融机构和公司外,这样做将能够搞定全球所有其他人。理论上,欧洲可以在欧洲机构的支持下建立自己的银行,以促进基于欧元的在伊朗的商贸和投资。但这需要欧洲具有一定程度的政治统一,然而欧洲并没有。欧洲目前对美方压力的回应是升级二十年前的《防卫法》,此法旨在保护欧洲企业免受美国之前的制裁,但更多的是姿态性的回应。如果特朗普决意要欺凌欧洲,将伊朗赶出全球金融体系,他会成功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全球银行体系成了美国的封地,特朗普可以随意控制而无需付出重大代价。特朗普如将个人意志强加于SWIFT,将会增加其他信息系统获得全球支持的机会。这种转变可能会延伸到以美元为基础的全球支付系统的其他部分,而美国的竞争敌手如俄罗斯等都不掩饰希望看到该体系的破裂。(RHH)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资本市场再度看好美国经济前景】

上周,10年期美债收益率站上3.1%,再度刷新近七年高位。随着美债收益率近来节节攀升,德银宏观策略师Alan Ruskin首先注意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在所有G10国家中,美国2年期、5年期、10年期债券名义收益率和实际收益率都属最高,而且5年期美债收益率也已经高于其他G10国家的10年期债券收益率。对此,《华尔街日报》则援引Bianco Research分析师指出,10年期美债收益率现已高于德国、日本等七个主要发达经济体,这一现象实属自2000年6月以来的首次。而德银另一位分析师Jim Reid还看到,上一次10年期美债收益率位于3.1%的高位,还要回溯到2011年。当时,2年期美债收益率约为0.4%,30年期美债收益率则在4.3%附近徘徊。对此,日前《华尔街日报》称,美债收益率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投资者对美国经济增长持乐观情绪及对通胀走高的预期。近期,追踪市场对未来十年通胀预期变动的指标“盈亏平衡通胀率”升至自2014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此外,美债收益率走高还表明,特朗普税改加上政府支出激增提高了投资者对经济短期增长的预期。与此同时,借贷和美债供应量有所增加,债券价格随之走低。事实上,美债收益率飙升与美联储的加息步伐也脱不了干系。今年3月,美联储宣布加息25个基点,并预计年内加息次数为3次。而如果年内加息达到4次,这将会进一步拔高美国短债收益率。通过去年年底到现今为止,美元的先抑后扬、美债的逐步拉升,贸易战趋于缓和等因素的影响,市场对美国经济的前景基本都趋于一致性看好预期,这进而再次利好美国经济的发展。(NHH)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瑞银预测金融科技仍将呈现爆炸式增长】

金融科技(FINTECH)指通过科技与创新应用来提供银行以及其他金融服务。短短几年间,金融科技从无到有,至2017年发展成为规模达到1200亿美元的产业。据瑞银预测,未来该领域仍将呈现爆炸式增长,全球金融科技行业的营收增速将是传统银行业的三倍,到2025年有望达到2650亿美元。与发生在媒体、零售与汽车等行业的过程类似,当前科技正在重新塑造全球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业的竞争版图,改写着既有市场格局。未来十年,金融科技的触角必将伸向所有金融领域,在整个银行业价值链上掀起新一轮颠覆狂潮。在智能手机、大数据、区块链技术大行其道的当下,金融科技持续快速发展,其应用范围势必很快将突破网上银行的初步功能阶段。例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无现金支付技术日益普及就是一个明证。随着消费者,尤其是亚洲消费者日益放弃钱包而频繁使用电子支付方式,现金作为交换媒介的功能必将式微。仅中国而言,据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统计,2017年通过手机进行的支付金额高达82.2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增60%。新加坡民众使用现钞的数量也在日渐减少。根据EUROMONITOR PASSPORT的数据,去年新加坡现金交易仅占交易总量的约40%,而2007年这一比例还高达60%。金融科技虽是新生事物,却发展迅猛,因此现在正是为金融科技颠覆时代进行布局的大好时机。(RYZX)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美元飙升可能破坏美联储货币政策路径】

全球市场动荡或令美联储暂停推进货币正常化。新兴市场“股、债、汇三杀”或许只是个开始,资产抛售或传导至发达市场,美股和汇市波动性可能加大。如果从宏观的视角来看,这一切都发生在美联储不断加息和缩减资产负债表的大背景下。在德意志银行金融衍生品策略师Aleksandar Kocic看来,美联储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是导致美元大幅反弹的根本原因。而美元的价值变动会影响下游资产和市场波动性。美联储加息以及强势美元使得新兴市场陷入困局,如果新兴市场资产价格进一步弱势,投资者将损失惨重,他们有可能面临赎回潮,从而被迫抛售发达市场资产,这就会导致美国股票等资产也被抛售,从而引发美股市场波动。若新兴市场持续遭遇资金流出,美债曲线短端则持续发生资金流入,这只会增加后者的压力,就可能演变为震荡洗盘。美元的进一步走强和美债前端抛压可能对风险资产构成潜在利空,成为利率反转的触发因素。在外汇市场,新兴市场在面临资本外流之际,可能为了经济增长而付出竞争性货币贬值的代价。这意味着更大的抛售潮,新兴市场可能动用外汇储备进行干预,从而令国际外汇市场的动荡加剧。上述情景有可能反过来对美联储构成压力,从而令他们不得不暂停推进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RYZX)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日本央行对股市的支持力度有减弱迹象】

日本央行何时应当回撤危机时期的刺激计划,这个问题已经困扰该央行决策者一段时期,但近几周央行对股市的支持力度减弱,不免令一些投资者猜测,日本央行已经将脚从油门踏板上挪开。该央行对股市的支持是提振资产价格的广泛努力之一,一般遵循一个不成文但不难看出的规则:如果股市早盘收跌逾0.2%,日本央行就会买入上市交易基金(ETF)。但是从4月9日黑田东彦进入日本央行总裁第二任期以来,在东证股价指数.TOPX下跌幅度超过0.2%的七个交易日中,有四天央行并未出手。虽然东证股价指数那些交易日的跌幅仍相对较小,而且日本央行的举动也可能只是在3月购买量创纪录之后的微调,但一些投资者猜测,这有可能就是回撤每年购买6万亿(兆)日圆(540.1亿美元)ETF承诺的开始。“有两种可能的解读。日本央行有可能已经开始隐形缩减。或者只是因为2-3月买得太多,而放慢了脚步,”NLI基础研究所首席股市策略师Shingo Ide称。日本央行有过悄然回撤政策目标的先例。日本央行称,致力于每年增持80万亿日圆日本公债,但实际上近两年来的增速逐渐放缓。4月日本央行的公债持仓量较上年同期仅增加48万亿日圆,比官方指引少了四成。NLI基础研究所的Ide称,日本央行有可能开始“隐形削减”购股,但他还需要观察日本央行未来几周的股票购买情况,才能更清楚一些。(RYZX)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韩国处理1990年代债务违约的几种方法】

近期,信用债、资管产品等违约事件频繁出现,市场担忧有所增加。类似违约现象,在韩国转型期间也曾出现。1990年代,韩国企业杠杆率攀升,债务风险不断积聚,并在亚洲金融危机前后达到顶峰(1997年企业部门杠杆率110%)。1998年,违约企业数量高达22828家。企业信用风险进一步向金融部门蔓延,银行不良贷款率也大幅攀升。债务违约显著增加。那么,韩国如何处理债务违约?针对部分经营价值不高、杠杆较高的违约企业,韩国政府主要以市场化手段进行处理,引导企业破产或兼并重组。韩国修订外商投资促进法,放宽外资并购韩国企业的限制。1998-2000年间,韩国大量企业破产清算退出市场,或是被兼并、重组。政策支持下,这一阶段外资兼并韩国企业规模出现爆发式增长。针对可继续经营的企业,韩国政府则大力推行企业改革,明确要求改善财务和治理结构、降低杠杆水平。例如,政府强调将负债比率200%作为负债偿还能力的边界值,引导企业降低负债,预防流动性危机。企业改革持续推进下,企业负债和杠杆水平得到明显降低。企业债务大规模违约暴露出了经济体系的脆弱性,传统“高负债”经济增长模式难以为继。金融危机之后,韩国政府推动金融体制改革,解决导致杠杆过高的体制性问题,为21世纪初韩国成功转型奠定了重要基础。(RYZX)返回目录

【市场:银行系资管部门的投入亟待加强】

日前,麦肯锡发布了其最新的研究报告显示,2017年中国资管行业“急刹车”,加上数字化技术和非银机构的蚕食,至2025年传统银行资管和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将下滑18%。想要“翻盘”,银行必须加大科技投入,加强人才培育。报告显示,2012-2016年,中国资管市场度过了黄金五年,管理资产规模年复合增长率高达42%。其中银行理财更是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年复合增长率高达75%。但是,2017年中国“大资管”市场突然急刹车,年增速下滑到8%以内,这标志着我国资管行业即将进入转型阶段,中国过去五年建立在“监管套利和隐性刚兑”之上的“大资管”和“大财富”行业的超常规发展将告一段落。但是,与非银资管机构相比,银行凭借其强大的客户资源、完整的账户体系和一体化的业务能力,在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领域优势仍然明显。报告称,银行系资管占据全球前20大资管机构排行榜的半壁江山,并在全球前20大私人银行排行榜上占据17个席位。提前引领转型的国内银行将很可能继续成为未来中国“大资管”和“大财富”市场的主导力量。此外,互联网金融监管趋严也为银行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对此,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曲向军表示,银行资管业务对于银行具有重大战略价值。放眼国际领先银行,资产管理业务的股本回报率(ROE)普遍在20%以上,远高于银行业平均水平,同时其管理费模式带来了稳定的收入,能够很好地护航银行穿越经济周期。事实上,资产管理是典型的高投入高回报业务。以国际领先的银行系资管公司为例,其资管业务的成本收入比一般都超过70%,主要投入集中在投研团队和科技建设。但是,国内银行对资管部门的投入普遍不足,对比国内目前管理资产规模超过2000亿元的基金公司,员工基本都在400人以上,而中国多数银行资产管理部只有几十人,亟待加大投入。(LHH)返回目录

【市场:人民币境外储备规模1128亿美元,占比1.23%】

5月19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陆磊在“2018清华五道口全球金融论坛”演讲中指出,金融业对外开放要注重金融基础设施的建设。随着我们国家的对外贸易、投资和金融服务的稳定发展。内资金融业态的迅速成长,流动性的充裕,推动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全球性金融稳定,并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才是我们对外开放的重要命题。为此,陆磊列举了两个子观点:第一个是储备功能。近期我们观察到一些新兴市场出现了利率飙涨和汇率极贬。而货币锚成为重要而稀缺的公众产品。从人民币的角度来看,人民币跨境使用虽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成为了SDR的篮子货币,但是据IFM统计在2017年的官方储备中,人民币储备规模为1128亿美元,占比是1.23%,还远不足以肩负稳定全球货币市场的功能。二是支付功能。据(Sweet)统计,截止2018年1月末,人民币在全球支付中的比重为1.66%。所以为了进一步提升人民币支付的便利性,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已于今年5月2日全面上线,目前已有31家直接参与着,695家间接参与者,覆盖各时区,便利境外主体持有和支付人民币。(RYZX)返回目录

【市场:市场预期国际油价今年可涨破100美元】

国际油价已经连续3周上升。布伦特期油上周四(17日)曾突破80美元大关,上周五收报78.51美元,全周升1.8%;纽约期油上周五(18日)下跌0.3%,收报71.28美元,全周升0.8%,今日(22日)纽约期油再度上升至72美元/桶之上。现在,市场关注一系列导致油价上涨的因素。一是产油国委内瑞拉大选,现任总统马杜罗在一片争议中获得连任,不过,委内瑞拉可能再度面临美国追加制裁,影响原油供应。二是美国退出伊朗核协议,恢复制裁伊朗,市场忧虑伊朗的石油供应减少,令油价上升。法巴拉丁美洲新兴市场研究部主管卡瓦略表示,委内瑞拉减产石油,无疑会推高油价。RBC Capital Markets全球商品策略部主管克罗夫特则指,国营的委内瑞拉石油公司卷入被追讨欠款危机,加上中东局势可能升温,预期油价今年可能升破100美元/桶。(BHJ)返回目录

【市场:对冲基金今年表现罕见战胜大盘】

今年到目前为止,对冲基金表现好于大盘,为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首次。投行高盛追踪总持仓达2.3万亿美元的848支对冲基金发现,今年截止5月16日,最受对冲基金欢迎的股票的收益率(3.5%)已经高出大盘收益率(2.6%)近一个百分点。此外,对冲基金拥有的市值最大的20支股票收益率超过标普500收益率近2个百分点。今年截止目前,对冲基金平均收益率为2%。Facebook在最受对冲基金欢迎的股票中排名第一,而今年第一季度,它的受欢迎程度仍在不断增加。高盛策略师Ben Snider表示,Facebook受欢迎程度提高是因为对冲基金认为,股票的波动性是买入的好机会。53个基金新建了Facebook头寸,60个基金增加了持仓,同时也有53个基金减持或清仓了该公司股票。Facebook在97支对冲基金所持股票中,其仓位名列前十。在经历“数据门”事件之后,Facebook股价反弹上涨。截止目前,今年该股上涨4.4%。该涨幅虽然不及技术板块的10%,但几乎是标普500指数的两倍。此外,对冲基金的仓位变得高度集中,平均68%的仓位集中在排名前十的头寸上,接近2016年69%的历史高位。高盛同样观察到,今年以来对冲基金的美股期货空头和多头头寸均出现下跌,但是空头的下跌时间远远长于多头的下跌时间。高盛指出,这是自2009年以来首次美国股票期货中拥有大量净多头头寸。(RYZX)返回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