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影秋1966-7-3
郭影秋关于北京市文教系统文化大革命运动的汇报要点
郭影秋
1966.07.03
雪峰同志要我向同志们汇报一下北京市文教系统文化大革命的情况。讲三个问题:
(1)形势、规模。(2)阶段、特点。(3)几个问题。
一、 形势、规模:
北京市的文教系统文化大革命运动,从开始发动到现在,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从报纸上发表姚文元批判吴晗的文章到群众起来捣毁“三家村”黑店,算做准备阶段。
第二、从六月一日广播了北大聂元梓等七同志的革命大字报,搬石头、揭盖子起,是大放手、大发动阶段。
第三、从六月二十三日雪峰同志讲话起,转入进一步发动群众,引导运动向纵深发展的阶段。
关于第一阶段的情况,只简略提一下,汇报的重点放在第二、第三阶段。
北京市的文化大革命运动,是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亲自领导下进行的。六月一日,毛主席抓住了战机,搬掉了北京大学修正主义黑帮压制运动的石头。久受压制而又有了一定准备的革命群众,就像爆发的火山一样,迅速地行动起来,以雷霆万钧之力,排山倒海之势,把文化大革命运动推向一个新的高潮。总的形势大好,规模大,范围广,声势壮,变化快。从本市来说,超过过去历次运动的规模。这次运动对知识分子的震动特别大,革命知识分子始终同工农兵一道,走在运动的最前列。
全市卷入运动的大、中学生,文体科学人员和小学教师以上的知识分子,约有六十万人左右,他们的斗争锋芒,主要指向反党反社会主义反毛泽东思想的黑帮,同时也指向各单位的领导。由于基层领导处于无准备状态,各单位内部存在着不少问题,领导干部害怕大民主,加以北京市的特殊情况,因之少数被夺了权,多数处于瘫痪状态。为了加强对运动的领导,市委先后派出工作组四百二十余个,五千五百余人,最大的组五百人(如清华),最小的只有二人(如某些文化团体),其中包括副部长级以上干部二十四人。工作组进点时间最早的为六月一日,最迟的为六月二十日。这些工作组,经过斗争之后,多数已经站住了脚,取得了领导权。
这个时期的来信来访工作特别紧张,从六月一日起仅市委机关就收到来信三万五千件,每天平均一千三百件。来访的约五万七千人次,最高一天到四千六百余人次。清华、北大、人大、师大四校,共贴出大字报十五万三千张,最多的是清华,达六万五千张。
整个运动的发展是健康的,顺利的。但各单位的发展很不平衡,从四十所高等学校发展的情况分析,大致有三类情况:
第一类,群众的发动比较好,各种政治力量,各种人物和各种思想,暴露得比较早,左派队伍在形成,团结了中间群众;工作组在群众中有了一定威信,能够控制住局面。单位有北大等九校,占百分之二十二点五。
第二类,经过发动群众,揭露了不少问题;左派队伍正在组织,开始形成力量;工作组初步控制局面,打人和戴高帽子现象已经停止,这类单位计有清华等二十一所,占百分之五十二点五。
第三类,群众发动不好,左中右分不清,工作组控制不住局面,依靠力量薄弱,情况动乱不定。这类单位有科技大学等十所,占百分之二十五。
以上是一般情况,下面汇报一下运动各阶段特点。
二、 阶段、特点。
从发表姚文元批判吴晗的文章起,到五月三十一日止,是运动的准备阶段。这个阶段的发展很曲折,报纸上、舆论上不断出现是“清官”问题还是罢官问题的斗争。四月十六日的《北京日报》“编者按”是“三家村”黑帮及其后台老板反党阴谋的大暴露;五月八日高炬、何明的文章发表后,全市革命知识分子和工农兵一起,愤怒地展开了声讨、捣毁“三家村”黑店的斗争,运动开始进入高潮。
这一阶段的主要内容,是广大革命师生干部同工农兵一起,揭发声讨“三家村”黑店及其后台老板,通过批判斗争,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学习有关社论和文章,动员了群众,擦亮了眼睛,提高了觉悟,解放了思想,为下一步横扫一切牛鬼蛇神,作了思想准备。
这一阶段,由于前市委的一些主要负责人,顽固地站在反党反社会主义的立场上,继续玩弄假批判真包庇的反动手法,密令他们的同伙“坚守岗位”,蛮横地压制左派群众的革命行动,企图把运动引向死胡同。因之绝大多数的阶级斗争盖子没有揭开。
哪里有反革命,哪里必然有革命行动。与前市委横施压制的同时,许多左派同志已把注意力转向本单位的领导。北大聂元梓等七同志与五月二十五日贴出的革命的大字报,是各单位无产阶级革命左派的突出代表,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风暴即将来临的信号。
当时市委正面临着三条战线:一是市委工作会议正在进行;一是机关的文化大革命运动正在开展;一是面上正在传达中央一九六六年五月十六日的通知。为了保证开好会议,控诉前市委的反党活动,我们原想抓住一头,稳住一头,即是先抓好会议,暂时稳住基层单位的局面,待市委工作会议结束后,再腾出手来领导文化大革命运动。
可是革命形势发展很快,北大聂元梓等同志的革命大字报一经贴出,形势发生了变化。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迅速改变思想,采取措施,迎接文化大革命的新高潮。
在北大革命大字报贴出的当天夜里,雪峰同志到北大讲了话,高度评价和热烈支持北大同志的革命行动,给北大革命师生以极大鼓舞。
六月一日,运动进入第二阶段。
北大聂元梓等同志的革命大字报广播以后,形势急转直下,大中学校师生,纷纷支持北大,一时北大成了革命斗争的焦点。
六月二日三日,市委分别召开了大中学校、中央有关各部门负责人的会议。三日晚雪峰同志作了关于放手发动群众,注意各项政策的报告,有力地推动了运动的发展。批判北大反革命黑帮的斗争,批判前市委反党反社会主义黑帮的斗争,很快扩展到首都各学校,已经酝酿的广大革命师生干部的革命怒火,一下子爆发出来了。
斗争一揭开,运动发展迅猛异常,全市大中小学和科学文化单位迅速卷入了运动。势如暴风骤雨,斗争十分激烈。
这次文化大革命运动是一场政治斗争。斗争的焦点是反复争夺领导权。第二阶段一开始,这种斗争性质便充分显示出来。
从高等院校方面的情况看来,这个阶段有以下五点特点:
第一、充分显示了毛主席和党中央的崇高威信。
这次运动是毛主席亲自发动、直接领导的。六月一日,主席决定将北大的革命大字报广播,一声号召,万众欢呼,风起云涌。六月三日,中央改组北京市委的决定公布后,首都人民热烈拥护,到市委祝贺的群众队伍日夜不息,十多天不止。这说明广大革命群众对毛主席、党中央的无比信任,无比热爱。
广大革命师生由衷地提出了“誓死保卫党中央、誓死保卫毛主席”的口号。他们迅速行动起来批判前市委的修正主义路线,并追查反革命黑帮;紧接着又把斗争转向学校内部,追查校系领导中的黑帮,及其执行修正主义路线的错误。
在斗争中,革命师生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一面战斗,一面大学毛主席著作和有关社论。毛主席著作和主席有关文化大革命的指示,武装了革命师生的头脑,成为三个“横扫”的锐利武器。
各校革命师生纷纷要求市委派出工作组,到他们那里领导文化大革命。这充分说明,革命群众是坚决依靠党的领导,是坚决依靠党的政策的。有的人提出“怀疑一切”,不要党的领导,那不能代表多数革命群众的真正要求。
第二,这一阶段的斗争中心,是反复争夺领导权。
在运动开始,我们曾经设想有某些学校不派工作组,让他们自己站起来领导运动,但是,由于北京市的特殊情况,群众对于学校的所有组织都不信任,甚至连党团员也不信任,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夺权斗争表现在三方面:
1.群众起来以后,对学校的领导人、党团行政组织一般不予信任,甚至连党团员也不信任。有的还打掉了原有的机构,建立了自己的领导力量。在这种情况下,党的领导是通过工作组来实现的。原来我们设想工作组有三种形式:①代替党委领导;⑵和党委共同领导;⑶协助党委领导。执行的结果,实际只有第一种形式。
2.革命群众自己组织起来,控制要害部门。他们提出接管武器库(民兵用的武器)、广播室、电话室、档案室、控制电源等等,接管不得,就提出共同管理。这些要求多数出于群众的革命热情,但也有少数保皇派、在野右派乘机破坏。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一般是说服群众,不能随便接管,以免被坏人利用,如果有坏人强占,就坚决顶回去。
3.在六月十七日以后,各校出现了赶工作组的风潮。几天之内有三十九个工作组被赶,赶的最坚决的有八处。这里的问题是:有的工作组右倾,应该赶;有的基本上是好的,但工作上有缺点;也有的是右派捣乱,同我们争夺领导权。我们的态度是,工作组必须在运动中受教育、受锻炼。对好的工作组坚决支持,对确实坏的工作组,接受群众意见,主动撤退或改组;对于有缺点的,帮助他们改正。一般都要他们放手发扬民主,接受群众的批评和监督。在这次风潮中,左派一般是支持工作组的,同赶工作组的右派进行了斗争。
在这场斗争中,出现了三种力量:一种是革命派,一种是保皇派,一种是在野的右派或暗藏的、新生的反革命。这几种力量都力图登上政治舞台,斗争的本身就是一种大分化。
这个阶段的前半段,一般是革命派和保皇派的斗争,工作组进点以后,支持革命派,斗了黑帮,革命派和保皇派的斗争还在继续。在野的右派和反革命混入这两派之中,(不到一定)的气候不肯出来。到了这个阶段的末期,在野的右派和反革命看到时机到了,便……跳出来刁难工作组,设立“打鬼台”,以种种手段夺取运动的领导权。在这个时候,反革命力量和保皇派力量开始联合,形成一种貌似强大的政治逆流,吸引一部分中间力量跟着他们叫嚷,斗争更加尖锐、复杂。
第三,激烈的斗争,成批的爆炸。
全市五十二所高等学校,问题是一批一批爆发的。这是因为:各院领导的问题不同,群众发动的情况也不同:因此运动发展是不平衡的。这里有一个规律,凡是问题多而压制重的学校,爆发必然猛烈。
运动的不平衡还表现在学校的内部。从一个学校来说,有的系起来得快些,有的慢些,一般是学生动得快,教师动得慢,各系动得快,机关动得慢。
各院校的问题分批暴露出来之后,斗争十分激烈。由于夺权是整个斗争的中心,一开始就来势甚猛,校系领导普遍不被信任,不少党委书记、副书记被群众罢了官。
斗争的性质决定了斗争的方式。因为文化大革命首先是一场政治斗争,夺权斗争,所以对那些被指为黑帮的人,一开始便采取了对敌斗争的方式,但从整个运动来说,大量地还是采取人民内部矛盾的方式。这次运动中普遍采用的斗争形式有三种:
1.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即用“四大”进行斗争。毛主席说:“大字报是一种新式武器。”大鸣大放、大辩论都可以使用大字报。用大字报进行批判揭露,确实是一种十分锐利的武器,这次运动在大字报进行战斗方面,有所发展,有所创新。用这种形式进行斗争,既紧张激烈,又生动活泼。
2.利用各校相互支援形式,促进运动发展。全市声援北大,掀起这次运动高潮。这是左派声援左派,创造了利用互相支援促进革命的新形式。由于各校问题爆发有先有后,相互支援,这种新形式被普遍采用,有的也主动要求外校支援。一校之内,系与系之间,班与班之间,也互相声援。这对运动的迅速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3.在一段时间内,打人,戴高帽子,游街等相当多。开始的时候,是出于群众的革命热情,他们痛恨黑帮分子,认为不这样不足以刹他们的威风。这时是革命派与保皇派的斗争,六月二十日前后,在野右派感到气候已经合适,纷纷出笼,他们和黑帮分子,保皇派等互相勾结,利用群众的革命热情,以极‘左’的面目出现,兴风作浪。根据北大、师大、清华等九个院校的不完全统计,从六月一日到二十六日,校、系两级被斗、被打、游街的领导干部有一百三十八人。这种现象,起先出现的并不多,到了六月二十日在野右派出笼后达到了高潮。
第四,出现各种干扰,障碍运动发展。
在群众运动起来后,从领导上来讲,是要把主攻方向引向三个“横扫”。但是,就在这个时候,各种反动势力有组织地或者本能地跳了出来,制造混乱,企图扭转运动的方向,阻止运动前进。这些人使用的手法,主要有两种:
1.他们抓住工作组的一些小缺点,捏造事实,大肆鼓动。清华右派学生蒯大富,制造了一个“电话事件”纠缠不放,硬说工作组在搞阴谋、给工作组扣上了“保皇派”的帽子。林学院有五个别有用心的学生到市委来访,编造了一个所谓与市委大学部负责同志谈话纪要,内容有二十二条,分贴大字报,传送各校,甚至流传到不少省市。
2.他们以假左派的面目出现,打着“红旗”反红旗,调子唱得特别高。有的人以极“左”(的面目),公然提出:“党团员都是黑帮”,“反对领导就是革命”,“除毛主席外,一切都不可信”。高喊“怀疑一切,打倒一切”,“现在是自由世界,谁也管不着”,有的人甚至贴出了“革命是造反,暴动万岁”的大字报。
在野右派、黑帮分子、反革命分子、坏分子以极左的面目、口号喊得特别响,调子高得使你无法做到,或者现在做不到。这样,真正的左派被他们甩在后面,谁要是出来说话,谁就被诬为“黑帮”,或者被扣上“保皇派”帽子。一些群众,激于革命热情,受了蒙骗,一度跟他们跑。于是,假左派就以高唱入云的口号,迫工作组订城下之盟,企图赶走工作组,又制造乱打乱斗事件,形成了一场混战。
六月十八日,北大工作组召开全体组员大会的时候,突然爆发了乱打乱斗事件。在该校38斋楼前设了“打鬼台”,四处捉人,前后共斗了四十多人。揪头发,拳打脚踢,甚至侮辱妇女;生物系有人秘密录了音,有人还故意制造场面,让外国人照相。现已初步查明,这完全是校内外敌人结合起来对我们实行突然袭击,制造混乱,企图打乱我们的作战部署,这完全是校内外敌人结合起来对我们实行突然袭击,制造混乱,企图打乱我们的作战部署。北京师院也发生了一天内被戴高帽子、斗争、集体游街的达一百三十多人的现象。清华大学一些右派学生,不仅要赶走工作组,而且反对新市委,甚至反对党中央,该校学生王铁成贴出大字报说:“修正主义根源于社会制度”,“修正主义正在蔓延,最后达于党中央”。他们宣称新市委不可信,该校学生蒯大富在工作组入校后才几小时,就对工作组表示怀疑,接连写出“工作组方向错了”等几篇大字报,号召夺工作组的权。他写信给师大一附中的某些同学,猖狂叫嚷“夺权!夺权!夺权!”从六月十四日直到现在,拥护工作组的人同蒯大富等反对工作组的人之间的斗争,成为清华斗争的焦点。
以上种种干扰,本身就说明了这场斗争的尖锐性和复杂性。这一方面扰乱了我们的主攻方向,是坏事;另一方面,也暴露了牛鬼蛇神的真面目,对运动大有好处。
一度由假左派制造的混乱,对党员、群众是一次大审查,有少数党员干部经不起阶级斗争的考验,投降变节,泄露了党内机秘,让出了要害部门,交了权,有人甚至贴大字报声明退党。当然绝大多数党员是好的,经受住了考验,在运动中涌现了不少优秀党员,例如邮电学院学生三百余人,在坏人操纵下斗争邮电部某负责同志时,无理责骂该负责同志为“反革命”,一位司机挺身而出,说:“你骂谁是反革命,我看你才是反革命。”一句话引起了学生内部的分化,结束了斗争。这样的同志很不少。
整个运动是夺权斗争,假左派把矛头指向工作组、新市委,以至中央各部,就是要和我们争夺文化革命的领导权。他们用心阴险,手段恶毒,欺骗了一部分群众。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要不怕他们捣乱,另方面,还要在适当时机排除干扰,稳定局面,否则对运动的发展不利。我们的原则是:
1.要保护群众的革命热情,弯子转得不能太急。
2.通过斗争,经过反复辩论,经过反复冲锋,使大家明辩是非,从而争取中间群众,孤立少数右派和坏人。
3.通过斗争,发现、组织、锻炼左派;让群众在斗争中自己排出左、中、右的队伍。
各校的工作组同他们作斗争的作法,根据自己的情况各有不同,大体可分为三种类型:
1.要根据形势的发展,掌握好讲的时机。讲得过早,牛鬼蛇神不会充分暴露;讲得太晚,也会使运动受到损失。什么时候讲,必须把握运动发展的火候。
2.讲那些内容,重点是什么?要根据形势和时机来决定。该在这个时机讲的,如果不讲,对运动发展不利;反之,暂时还不应多讲的,讲了也会对运动发展不利。这就是说,(随着)形势的发展,逐步交待党的政策。
六月二十三日,雪峰同志作了报告,抓紧时机,及时对运动形势做了透彻的分析,明确了方向和政策。对左派是极大的支持,形势很快就发生了变化。
第五,形势变化快,思想必须及时改变。
这次文化大革命是史无前例的。中央对运动很关心,抓得很紧,每一重大步骤的指示都很及时,很正确。雪峰同志对中央精神跟得很紧,对运动的指导很及时。但我们做具体工作的同志却跟得很吃力,工作队也经常感到跟不上。主要表现在思想跟不上,组织跟不上,方法也跟不上。
1.思想跟不上。主要是不敢放手发动群众,怕乱,跟不上主席的思想。有些同志有老框框,出现一点问题就担心,实际上存在着无穷的忧虑,担心首都地方外宾多,怕斗错了人,怕坏人捣乱,怕给自己扣“保皇派”的帽子,等等。一句话,就是怕乱。因此不敢太放手,不敢搞大民主,或者群众起来后,又不敢积极领导。
怎样看待乱的问题,主席指示得很正确:“先让它乱一阵子,再一分为二。”没有乱就没有新的建设。不放手发动群众,就不能荡涤一切污秽,扫清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帮、黑线及其影响。只有破字当头,才能立在其中。其次,有了坚决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思想,就不会怕乱。毛主席和党中央在群众中享有崇高的威信,只要用毛泽东思想武装群众,放手发动群众,不断发现和组织左派队伍,运动就完全能够领导好的。
当然,要掌握运动的火候和时机,积极领导。如果听任敌人制造事件,乱的时间太久,延续太长,对运动发展也很不利。
在这个思想是我们在革命的实践中逐渐明确起来的。估计运动发展,还会有时不明确,只有紧跟中央和华北局指示,深入革命斗争的实践,才能少犯错误,跟上形势。
2.组织上跟不上。当时新市委刚成立,市委扩大会议正在进行,人手少,运动中常常出现各方告急的局面。感谢军委、华北局和中央各部的大力支援,派出了工作组。工作组也是仓促上阵,缺乏经验,有的打得很好,也有的工作组去了,开始群众热烈欢迎,但很快又被群众不信任。工作组也是在革命运动中,边学习,边战斗,排除各种干扰,逐步站稳各种脚跟的。
3.工作方法也跟不上。由于我们精神准备不足,又缺乏经验,因此在工作方法上,常常难于适应来势迅猛的运动形势。有一段时期,处于应付各种紧急情况,有些问题发生了也来不及研究,来不及处理。
以上谈的几个体会,开始时并不认识,或者认识不足。经过了这段时期的革命实践,才逐步摸索到,但还不一定准确,不一定就把握住了这次运动发展的本质。今后,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摸索,继续前进。
从六月二十三日开始,运动进入第三阶段,也即向纵深发展的阶段。
六月二十三日,雪峰同志在市委工作会议上,作了关于文化大革命的重要讲话。这个讲话,根据中央和毛主席的指示精神,分析了当前文化革命的大好形势,大讲放手发动群众,大讲党的领导,大讲无产阶级专政,大讲党的政策,大讲毛泽东思想,回答了运动中提出的重要问题。几天之内,全体工作人员,革命的党团员,左派群众以及其他师生干部,都分批听了传达报告,并且进行了学习讨论。大家反映十分强烈,石油学院在举行传达报告时,全(体鼓掌)三十五次,有的激动得流泪,有的站起来高呼“毛主席万岁”。普遍认为讲话……旗帜举得高,方向指得明,政策讲得清。
革命群众、大多数党团员、干部受到到了极大的鼓舞,革命积极性迅速提高,恢复了党团……党内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和在野的右派,他们的嚣张气焰,受到有力的回击;中间派迅速向左派靠拢。
总之,各校的革命形势,力量对比,向着更加有利于我们的方向发展,运动进入了新的阶段。
这个阶段还刚开始,它同前阶段比较,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1.方向明确,锋芒集中。
《党的阳光照亮文化大革命的道路》发表,雪峰同志的讲话传达之后,出现了极好的形势,党的方针政策,迅速为群众掌握,并且立即见之行动,干扰基本消除,斗争目标更加明确,更加集中,锋芒对准各校的党内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和反共的资产阶级学术“权威”。
在这新的阶段,革命群众更出色地运用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方法,尤其是大字报这个新式武器,集中对主攻方向开火,有如万箭齐发,气势极壮。
同时革命群众在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中,旗帜鲜明,高屋建瓴,摆事实,讲道理,因而挖得较深,批得较透,斗争水平达到新的高度。这是运动向纵深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
2.队伍壮大,核心形成。
由于毛泽东思想的武装和党的政策的威力,群众正在进一步深入发动,革命队伍正在逐步发展壮大。运动列为一、二类的各校,一般都有了百分之三、四十的左派,在他们周围,还团结了一批中间派,形成了一支约占总数百分之七、八十的革命队伍。革命队伍的领导核心普遍建立起来,有的学校还形成了大风大浪中站得稳,顶得住的革命“拳头”。
经过上一阶段的动乱,在野的右派暴露了他们的面目,尤其是那些极右分子,暴露得更加充分,陷于孤立,如清华的蒯大富,已经由能控制千把人会场的力量,孤立到只有知心“同志”几个人。没有暴露的右派,一定还有,他们可能会同已经暴露出来的人物继续登台表演。不过,在毛泽东思想的阳光照耀下,这些右派再来几个反复,只能失败,败得更加彻底。
3.人人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略)
4.工作组掌握了运动权。
这是用毛泽东思想和党的方针政策武装群众,武装工作组的结果。现在工作组基本上站住了脚跟,从被动转为主动,能够按照运动的发展部署工作,发挥全面领导的作用。工作组的领导权问题,也是党的领导权问题。雪峰同志讲话之后,部分工作组采取了消除干扰的措施。这对巩固党对文化革命的绝对领导权,是完全必须的。看来只有经过几个回合,工作组才能更好地解决领导权问题。
今后工作怎么办?我们有如下初步设想:
1.这次文化大革命运动,是要把夺权、四清教学改革一气哈成。当前应当集中力量对准校系和教研室主任一级,横扫其中的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反共的资产阶级权威,和一切牛鬼蛇神。至于机关科室以下,各系教研室以下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和反动学生,除掉他们自己跳出来干扰运动的发展以外,一般可放在四清运动中去搞。等到四清运动末尾,再回过头来清校、系及教研室的领导,这样既打了头,也挖了根,清了底,会把学校问题搞得更深更透。
2.夺权斗争实际上就是清政治,清组织,清思想,有的也清了经济。这一段……为四清打好了基础。学校是知识分子成堆的地方,四清运动,就是触及人们灵魂的大革命,对资产阶级思想的批判,对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批判,估计还要经过尖锐的斗争。因此在夺权阶段,应当一鼓作气把权确实夺过来。使校、系、教研室的领导权掌握在无产阶级革命派手中,对下一段的四清运动才有把握搞好。因此这一段不是收,而是广泛深入地发动群众,特别是广大教师群众,指导运动向深入发展。
3.关于时间的划分,拟在七月份解决黑帮问题,同时组织左派队伍,争取中间力量;八月份继续揭发批判黑帮,交错批判资产阶级“权威”;九月份继续批判资产阶级“权威”,交错开展四清运动。争取十月份搞完四清(包括校级四清在内)。本年底搞完教学改革。如果时间不足,也可搞到一月底。经过反复斗争,把学校的办学路线、教育制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等,按照毛主席关于学制要缩短,教学要改革,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的指示,认真进行大改造,以崭新的面貌,迎接明年招生,开学的新任务。
三、 三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要以最大的努力,组织革命左派的队伍。
在这次文化大革命运动中,能否在知识分子中组织一支革命左派的队伍,特别是革命左派的核心力量,是衡量这次运动搞得好坏的主要标志。
组织这样一支队伍的主要问题,是如何正确地发现和培养无产阶级革命左派。
根据中央指示和前一段运动的经验,无产阶级革命左派,应当是具备以下五个条件:
(1)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坚决听毛主席的话,按照毛主席的指示办事;
(2)在这次运动中革命最坚决最彻底;
(3)有最强的政治性、组织性、执行党的政策;
(4)密切联系群众,能团结大多数同志,包括反对过自己而反对错了的人;
(5)能以身作则,起模范作用。
选择无产阶级革命左派,要注意进行全面的、历史的了解。既要看他们在这次运动中的表现,又要考察他们的出身、历史和一贯的政治表现;既要发现、培养学生中的左派,又要发现、培养教师干部中的左派。同时,要和群众商量,倾听群众意见,得到群众认可。
为了组织一支一批真正革命的知识分子队伍,关键的问题是在运动中贯彻始终地武装他们,不断提高他们的阶级觉悟。主要办法首先是“大学”。这就是要组织人们大学毛主席著作,同时学习中央有关文化革命的指示,报刊的重要社论、文章和负责同志的报告,在战斗中学,战斗中用。
这次文化大革命是毛主席亲自发动的,一开始人们就很重视学习主席著作。但是由于这次革命运动发展很快,在运动初期,群众还没有来得及很好地进行学习,精神准备不足,因而有些人,特别是青年学生,在极其尖锐复杂的阶级斗争面前,不善于掌握斗争方向,识别风向,执行政策,运用策略。最近传达了雪峰同志六月二十三日的报告以后,运动走向进一步深入,局面基本稳定,广大群众的学习要求更加迫切。
为了保证把主席著作学得更好,不少高等学校和其他文教单位,最近都规定了学习制度。一般是每天至少一至二小时,另外每周用两个半天的时间,学习主席关于阶级、阶级斗争和文化革命的理论。工作组也把领导学习主席著作摆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有些高等学校的工作组都责成专人主管这项工作。
学习主席著作的根本方法,是根据实际斗争的需要,结合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在战斗中学,在战斗中用。清华、北大、石油学院、北京师范学院等不少单位的……学习得好不好的关键,取决于工作组的领导。工作组必须根据运动发展的要求,……的活思想,抓住问题的对立面,动员大家敞开思想,把自己摆进去,充分地开展大辩论,在讨论、辩论中遇到问题时,向主席著作请教,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活学活用相结合,急用先学,立竿见影。
为了使人们敢于敞开思想,北大工作组提出,对于一般师生员工,凡是在学习会、讨论会上敢于暴露自己思想作风上缺点错误的,不但不予以批评,而且应当予以鼓励。
及时召开活学活用主席著作的经验交流会,是推动学习主席著作的一种有效方法。最近北京石油学院工作组召开了主席著作学用会,由该院矿62(一)班9位同学介绍了他们在文化革命运动中认真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因而在大风大浪中,坚持正确方向,敢于冲锋陷阵,又能顶住歪风邪气的经验。这对人们学习主席著作,收到了良好效果。
其次是大讲。这就是说,工作组要向广大群众特别是革命左派群众,大讲毛泽东思想,大讲党的领导,大讲无产阶级专政,大讲党的政策。
大讲的目的是为了更广泛更深入的发动群众,而不是束缚群众的手脚。因此,必须坚定地相信群众的大多数,反复交待运动的主攻方向,逐步交待党的各项政策,反复说明斗争的策略和方法。
为了把大讲搞好,必须进行细致的调查研究。要从各类人员当中,找出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进行具体分析,抓住活思想,有针对性的讲解或启发诱导,并且听取反映,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武装群众。
大讲,不仅要在大会上讲,而且要利用各种有利时机讲,有些问题要组织讨论,要使革命左派受到更多的教育。
第三是要在革命运动中受教育受锻炼,不断总结经验。
在这次运动中已经发现一些好的单位,如北京大学哲学系、邮电学院无线电系80班,无线电制造专业05班,石油学院机械系矿63(一)班,物探、测井教研组等等。毛主席教导我们:“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是在群众斗争中产生的,是在革命的大风大浪的锻炼中成长的,应当在长期的群众斗争中,考察和识别干部,挑选和培养接班人”,这是一条十分重要的经验,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必须贯彻执行主席这一指示精神。对革命左派的培养,要在政治思想上不断提高他们,要在大字报、大辩论、组织革命支援等实际斗争中不断锻炼和考验他们,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要他们敢于革命,一刻也不脱离革命群众,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斗争水平,并且以身作则地带动和影响周围的群众,既善于掌握主力部队,又能够带动地方部队,运用各种策略和战术,坚决攻下敌人最坚强的堡垒。革命左派队伍是在战斗中成长的,成长的过程也是曲折的,但是,只要大力培养,不断提高,这支革命左派队伍是会迅速形成和成长起来的。
第二个问题:充分发挥大字报、大辩论的威力。
这次文化大革命,和过去历次运动都不尽相同。这次运动,不仅涉及问题更广泛,更复杂,而且各种人物各种政治力量,一开始都是高举着革命的大旗。为了明辩是非,大字报的运用比过去有了明显的发展。
(一)这次运动中的大字报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1.来势猛,气势壮,数量多,威力大。几乎所有单位都是用大字报揭开革命序幕的:绝大部分问题也是用大字报揭发出来的。不少高等学校,一般每天贴出大字报数千张,最多的时候一天达到万余张。
2.质量高,内容丰富。成为揭发问题和辩论问题最主要的武器。
3.形式多样,新颖活泼。有的大字报,有正文,有附件,有的以一人一事为……,出号外。在编排形式上,五颜六色,琳琅满目。
(二)在这两个月来文化大革命中,大字报已经在以下几个方面显示了潜力。
第一,它是发动群众的号角。北大聂元梓等七同志的大字报一经广播,把大字报的作用提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目前许多单位,特别是高等学校中一些质量高的大字报,几乎都成了发动群众的重要工具,它的作用往往比开会更加大力、大效。
第二,它是揭露一切牛鬼蛇神的照妖镜,许多单位反党黑线和其他牛鬼蛇神,主要是通过大字报揭发出来的。前几天,清华大学发现一些匿名的反动大字报,当左派贴出大字报,号召群众把这些牛鬼蛇神揪出来的时候,那些写反动大字报的人很快就被揪了出来。
第三,它是开展大辩论的锐利武器。在这次运动中,特别是近几天来,在革命群众同打着“红旗”反红旗的一些牛鬼蛇神的大辩论中,大字报成了主要的辩论形式。有的大字报长达万言。实际上是大字论文,有的一个辩论题就出大字报数千张,也有的一张大字报只有几句话,一针见血,击中要害。很多问题都是通过大字报辩论解决的。
第四,正是由于大字报有以上的作用,在不少情况下,还起到了团结左派,争取中间派的作用。例如,清华大学蒯大富攻击工作组的大字报贴出后,不少中间群众受了迷惑,一时右派力量占了上风。通过大辩论,左派贴出了几张系统揭发蒯大富反党言行的大字报后,左派力量就团结起来,中间派迅速向左派靠拢,使蒯大富一伙陷于孤立、瓦解。
(三)凡是质量高的大字报和辩论会都具有以下特点:
1.真正用毛泽东思想作指导。石油学院基层单位提出的:带着毛主席语录、毛泽东思想看大字报,写大字报,参加辩论会,不用毛泽东思想作指导,就不开会,不发言,不写大字报,不做人的思想工作,是一个很好的典型。
2.凡是大风浪中能辩别风向的高质量的大字报,都是切实掌握阶级分析观点,经过充分研究,对人对事做了具体分析,弄清了问题性质而写的。这种大字报一贴出,就能在对一人一事的认识上起扭转方向的作用。例如,前些时石油学院的许多师生,对院党委书记是好人还是坏人议论纷纷,物探、测井教研组的同志,经过研究,认为刘长亮有两条是不容怀疑的,一是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二是大抓阶级斗争,因此,刘长亮不是资产阶级代表人物。而是革命派。他们这张大字报贴出后,就把刘长亮的问题澄清了。
3.凡是在大辩论中高质量的大字报和发言,都是事先认真阅读了群众的大字报,细心倾听了群众的发言,集中了群众正确的观点,抓住了中间派迷惑不解的问题,找到了两方争论的焦点,以高屋建瓴之势,从根本问题上把对方批深批透的。例如,石油学院杨瑞发等人,联合外校的一些学生,贴出了攻击工作组和石油部党委的万言大字报,物探、测井教研组的同志,经过一夜的研究,贴出了五点驳斥杨瑞发等人的大字报,有正文,还有五个附件,一下子就占了压倒优势,使杨瑞发等人无反驳之力。
4.在大字报的内容上,形式上,贴出的时间上以至张贴地点上都要针锋相对寸步不让。
5.凡是高质量的大字报和发言,事先都做了充分准备。有的单位为了弄清一个问题,专门成立了材料调查组和论点分析组,经过认真思考,集体讨论、反复研究、问题才得到解决。这个准备过程,不仅是出成品过程,也是左派提高自己、团结、争取中间派的过程。
第三个问题:关于各单位的互相支援问题。各单位,互相支援,是这次文化大革命运动中群众的新创造,领导的好,是可以起到互……,壮大革命声势,打击右派气焰,交流斗争经验,促进运动深入发展的作法,应当给予适当支持,并加以领导。但是,革命不能输出,相互支援不……主要应当依靠本单位的群众。
运动进行相互支援要适时,适应本单位革命运动的需要。根据已有的经验看来,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可以进行支援。
(一)为了攻破一个反动堡垒时,群众性的支援很有作用。例如:北京大学聂元梓等七位同志的大字报广播后,全国各地各界群众都热烈声援。到目前为止,声援的已达二十四万五千人,收到了支援的信件六万多件,大字报四万多张。这些声援,大大壮大了北大的革命声势、鼓舞了北大革命师生的斗志,有力地打击了以陆平为首的反党黑帮和资产阶级保皇派。当清华大学蒋南翔、艾知生等黑线人物压制群众的革命行动时,北京大学的学生也成群结队的到清华去支援,对清华大学的革命师生同样起了很大的鼓舞和支持作用。
(二)当一个单位问题严重,文化革命又搞不起来时,外单位的革命群众,可以帮助他们点起革命火焰。例如,北大生物系医疗专业的学生,听到医科大学的文化革命运动搞不起来,他们就去张贴大字报,在群众中发表演说,号召革命师生积极投入文化大革命。这一革命行动,大大鼓舞了医科大学革命师生的斗志,第二天医科大学的文化革命运动就开展起来了。
(三)前几天有些单位的地、富、反、坏、右和新冒出来的牛鬼蛇神向党发起进攻,围攻、打击左派时,有些单位的群众也相互支援。例如北京师范学院政治系吴风娥等人,在运动中乘机进行阶级报复,不但给刘淑香、杨静等戴高帽子,让他们举上法西斯的黑旗游街,而且把刘、杨从凳子上猛拉下来,使杨静受了伤。当政治系召开大会批判斗争吴风娥等人时,大棚栏人民公社汽车修配厂送来两张大字报,揭穿了吴的父亲不仅当过警察,而且现在还是个坏分子,这给师范学院的革命师生提供了有力的武器,大大帮助了师范学院师生对吴凤娥等人的斗争。
革命群众进行互相支援的方式,主要应该是送大字报,也支援信,也可以派人声援,但人数不宜过多,以选派代表为宜。
支援也是有阶级性的,我们用,敌人也用,工作组必须加强组织领导。在革命群众进行相互支援时,工作组需要特别注意加强领导,掌握到外单位去支援的群众情况。事先要尽可能和被支援单位取得联系。教育去外单位支援的革命群众,要遵守党的政策和纪律。要防止坏人钻空子,进行破坏活动。
第四个问题,充分发挥群众自己的革命组织──文化革命委员会的作用。
在这次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文教战线各单位的群众普遍建立了文化革命委员会。高等院校,除了全校的文化革命委员会之外,各系、科、室和班级,还普遍建立了文化革命小组。
(一)从北京市近两个月来的情况看,文化革命委员会和文化革命小组,是革命群众的创造,是一种很好的群众革命斗争形式。当群众迅速行动起来,向一切牛鬼蛇神猛烈开火的时候,几乎所有单位的党团行政组织和领导干部,一下子都被群众置于对立面。在这种情况下,群众要求有自己的领导者,工作组也迫切需要有一种群众组织,作为依托,以便于发动和组织群众进行工作。文化革命委员会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建立起来的。文化革命委员会,文化革命小组的建立,对于推动文化革命运动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第一,它成了工作组借以组织和依靠左派的核心力量。
第二,它是工作组团结革命群众,特别是中间群众的有力依托。
第三,它是在革命斗争中锻炼培养新生力量比较好的组织。
(二)许多单位的事实说明,建立和巩固这种群众革命组织的过程,是各处政治力量,争夺文化革命运动领导权的激烈斗争的过程。有的单位甚至在一天之内,改选二三次。工作组一方面不要怕这种争夺领导权的斗争,不要过多干预群众的活动,束缚群众的手脚,另一方面,要进行艰苦细致的群众工作,才能保证革命左派力量在这些组织中占居优势,使之成为真正的革命组织。
(三)建立好群众革命组织,有三个关键性的问题必须讲清楚:一是要大讲革命组织的成员,应该是真正的革命左派占优势。二是要放手发动群众,让群众进行酝酿讨论,反复比较,民主选举。三是如果谁不能代表群众正当的革命要求,可以随时罢免。
建立群众革命组织的条件,一般说应该是群众中左中右的分别比较明朗,工作组对各种人物的认识大体了有底数。只要大体有了这几个条件,文化革命委员会和文化革命小组越早建立越有利。如果右派占了优势,也没有什么了不起,当群众觉悟提高,左派力量形成,右派的面目暴露得比较充分以后,群众就会起来夺取他们的领导权。
群众革命组织的建立,一般是自下而上逐级建立的,班室的文化革命小组内群众自己选举,系校两极的文化革命委员会由师生员工代表大会选举。
(四)群众文化革命组织受工作组的领导,它的任务和活动,一般是:(1)组织、领导文化革命运动;(2)组织、指导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3)组织、掌握群众性的各项活动,如组织大字报,辩论会和革命的相互支援等;(4)进行调查研究工作,了解运动动态;(5)负责安全保卫工作;(6)处理有关的其他日常工作。
工作组对群众文化革命组织的领导要放手,让它独立进行工作。要吸收他的负责人参加工作组的有关会议,使它了解领导意图,并对它的活动加以帮助。
CCRAD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