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感谢你们近6个月以来的牺牲和付出,你们并不孤单
721,831,数千被捕、被消失和被自杀的手足,你们不会忘,我也不会忘,血债血偿。
「香港人,中國人」
一、
來了香港十幾年,時不時都會被人問,你是哪裡人?以前這個問題非常簡單,但近年來慢慢變得敏感,原本的一條送分題,現在已經變成了一條送命題。
為了保命,我要重申,我的答案一直都沒有變過,我是大陸人。不管是香港朋友問我,還是大陸朋友問我,又或者外國友人問我,答案都是一樣。理據很充分——我大陸出生,大陸長大,全部教育都在國內,畢業後在國內工作;我通常用普通話思考,寫文章是國內的白話文,小時候雖然也看金庸,也看430穿梭機,但大部分時間,看的是國內的文學和動畫片;我從小就戴紅領巾,入少先隊,入共青團——這是一個典型的大陸人。儘管幾年前我已經換了三粒星和特區護照,行政上與其他香港人無異,我的粵語口音也已臻native之境,但我依然覺得,一個人的文化底色,才是判斷他是哪裡人的關鍵因素。
這個問題的兇險,顯然不在於答案本身,而在於答案之後的推論。有些人堅信,如果你是大陸人,你就應該要怎麼怎麼樣,又或者其邏輯上的逆反命題,如果你不怎麼怎麼樣,就不能算是大陸人。我能理解,有些人覺得這些推論理所當然,但實話實說,我認為這些推論並非那麼不證自明。
二、
這次反修例運動,我在大陸朋友的眼裡顯然是個叛徒。早就有人來勢洶洶地質問過我,你TMD到底還是不是中國人?你是不是忘了自己是哪裡來的?雖然對話的氣氛經常是劍拔弩張,但有時結局還是蠻搞笑的。例如,有一個朋友聽到我正色告之“我當然是中國人!”之後,氣好像就瞬間消了一大半,扔下一句“是就好…”,就心滿意足地走掉了。留在那裡悵然若失的那個反而是我——怎麼,這樣就完了?你還沒有問我的觀點和立場呢,我已經打好了三百字……
如果他能看到我的臉書,可能會吐血。
貌似在他看來,我的身份才是最重要的,我的觀點反而是其次,又或者他相信,我既然承認了我是中國人,那我的觀點和立場也應該像他那樣隨之確定了。估計他很難理解,並不是所有的腦袋,都是由屁股來決定的,又或者有些人,比如我,屁股占地比較大,有時能跨越疆界。這次我站在了反政府這邊,和我是不是香港人,並沒有根本的關係。另一方面,在土生土長的香港人裡,也有一部分支持政府,那他們算是香港人還是大陸人?我住在香港,只是令我更關心這件事,也更能夠親身感受到這件事而已。
三、
回想我第一次在香港遊行,是2004年的七一,那次的主題是爭取0708雙普選。當時女朋友說,基本法說2007就可以普選特首,但中央不給,還惡意曲解基本法,所以要去遊行。我一聽,這不是耍賴皮嗎?同去同去!那時候我還住在深圳,根本沒想過以後會來香港生活,但我討厭別人耍賴皮,不管這人是誰,我都覺得討厭,所以我要自由行過去香港幫忙遊行,順便去旺角買雙波鞋……
國族認同能給人以龐大的精神力量,我一樣也能感受到。但這並不等於國族便能抹去是非,能凌駕基本的道德與價值。兩群人在街上打架,有人會先問哪一群人是自己人,有人會先問發生了什麼事。我是第二種。這並不僅僅是因為要講道理,也是為了間接的保護自己——如果同鄉對著外人能大耍流氓,我也不敢指望回到老家他們會對我心慈手軟。這類血淋淋的實例,在我們的近現代史裏可謂俯拾皆是,如今的現實中也依然四處可見。所以我從沒覺得我的利益就該和我老家,我老鄉,或者整個國家捆綁在一起。
以上只是我在歷史和個人經歷中的觀察所得,別人的觀察不一樣,覺得我是得了某種幼稚病,我也不打算爭辯。
四、
這次反修例運動裡的和理非,是一個背景非常龐雜的團體,當中包含不同的年齡層次,不同的學歷,不同的收入水平,不同的職業背景,等等等等。能把這麼多人團結起來的,是共同的價值取向,和一些基本的大是大非。香港人一貫有暴力潔癖,衣食無憂的中產階層尤甚,但這次他們對年輕人的暴力行為能如此寬容,背後的原因之一,也是他們這次很強烈地感覺到,大家是一個價值與命運共同體,所以會把別人的苦難,也看成是自己的苦難。正是這種價值追求的認同,產生了強大的凝聚力,這種凝聚力,不僅僅跨越社會階層,也跨越國界,跨越文化與種族。
你想想,連利記曼聯車仔的球迷會都能手牽手互相打氣,籍貫和護照的差別又能算什麼?
反過來看,如果你理解不了制度暴力,理解不了在守法之外,還有不成文的基本社會契約需要尊重,如果對社會上弱勢群體的苦況視而不見,覺得別人窮就活該,無視契約精神,那哪怕你是我親戚,我也很難引為同道。
五、
去年是大陸改革開放40週年,今年是建國70週年,大家都在憶苦思甜。在我看來,我們大陸人今天的幸福,不僅僅幸福在物質豐富,更幸福在有了更多的機會和可能,和更加寬闊的視野。我們現在可以看到世界各地的文學和電影,可以經常到世界各地旅行,可以接觸到各種各樣的思想文化,如果能説鳥語,還可以乾脆搬到外國去工作和生活。這些機會,在我們父輩祖輩的年代都是不可想像的。
既然整個世界的文明——不僅僅是物質文明,還有精神文明——都已經敞開在我們面前,那我們何不為自己的肉體和精神鬆綁,跳出國家和民族的無形框架,作為一個地球人去探索世上的各種可能呢?不是說中華民族有什麼不好,也不是説非要讓東西方文化拼個高下,只是抱著平常心去欣賞這個參差多態的世界而已——王小波常常引用羅素老先生所說,參差多態才是幸福的本源。我們依然可以繼續喜歡我們自己民族的東西,當然原因最好是因為我們就是喜歡那種東西,而不是因為它是中國的。同理,我們最好也不會因為一種東西來自外國,而心生抗拒——物質層面我們已經完全做到了,精神層面卻完全是另一回事。
用地球人的角度看事情,其實和我們的中國人身份毫無衝突,除非你覺得中國不是世界的一部分,又或者中國就應該和整個世界為敵。但這兩種情況聽起來都不太正常,起碼小平同志當年不是這麼想的,不然就不會有改革開放。四十年過去了,如果我們還大談華夷之辨,一副要回到魯迅先生筆下那個中國社會的樣子,就實在是辜負了為我們打開大門的小平同志了。
六、
最後不怕裝逼的說一句,能夠定義我的,只能是我自己的所做所說所想。至於我是香港人,是大陸人,是中國人,或者以上皆是,又有什麼打緊。
(by 盧瑟斯基)
721,831,数千被捕、被消失和被自杀的手足,你们不会忘,我也不会忘,血债血偿。
小時候不聽話的時候,我公公就嚇我:“你再百厭到時共產黨派人捉走你勞改,你就見唔到屋企人。”
當牆內官媒開始引導輿論,每個人都係度鬧,開始仲會反駁,到後來沈默。甚至因為IG有互關而開個新號。
这两天本来很悲观,看到许多墙内无耻的假新闻,罔顾事实,片面报道,煽动仇恨,那么多人还很相信,甚至看到极端者说就应该把暴徒送去新疆集中营。只能和身边互相理解的朋友抱团取暖。不知道有多少外界的人能在假新闻的围攻下保持清醒和思考。
一方面看着年轻人承受着各种不合理的暴力,另一方面还要看到国内媒体喊打喊杀、落井下石,而我距离你们只有几百公里,却什么都做不了,不能亲自上街、不能为你们做后勤、不能跟周围的亲友澄清真相、不能在任何群聊发声